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潜规则"演进的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潜规则是利益主体经过长期博弈形成的稳定的内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演化博弈分析表明,潜规则的扩散与初始条件有非常敏感的关系,同时,它一旦产生就有强烈的自加强趋势。要缩小或消灭潜规则,必须改进显规则,引进新的机制,改变潜规则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它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这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制,一是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晰监管主体、强化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监测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等;二是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立防火墙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疯狂的金矿     
张建春  熊颖 《新经济》2009,(10):60-65
在普遍而力量强大的“潜规则”笼罩下,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有可能铤而走险。每一次遵循“潜规则”而“成功”的交易,都是对整体经济环境的一次破坏。尤为可怕的是,这种破坏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随着既得利益者人数的扩大和默契加深,“潜规则”的“同化”力量会越来越强。对于一个正处于自我变革的新兴市场来说,这种效应,具有毁灭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交易费用下的"囚犯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囚犯难题”正确的启示不应该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有冲突、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可能无效率,而应该是:第一,有效的制度安排一定要构成纳什均衡。第二,制度很重要,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与其说“囚犯难题”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不如说它更多地揭示了制度经济学的精髓。传统分析犯了拿这个约束条件下的事去做那个约束条件下的标准或者参照的错误,完全忽视了正交易费用的约束。  相似文献   

5.
提高交易效率是解决"三农"问题之根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各家谈得多、谈得杂、谈得细。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进行分析,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弥补交易主体的缺失,扶植农民组织,清理交易环境,打破其他交易主体的市场垄断地位,提高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6.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约束”是制度安排。在对制度“约束”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打破“约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公司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因此,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股东和经营者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应当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聘用经营者来替他们负责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替股东的利益服务。但是经营者有其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很可能会导致背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出现所谓的“经理控制”,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经营者让他们的股…  相似文献   

8.
王肃 《当代经济》2007,(12S):42-43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证明,法律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强制制度,同时非正式的制度也制约着社会主体的行为。本文探讨了“合同农业”的非正式履行机制——自我履行机制。它是以信誉为基础、以文化传统及习俗作为约束方式的非正式制度,在“合同农业”的顺利运行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绿色生产力”是制度约束的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绿色生产力”与其他形态的生产力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约束条件不同。其他形态的生产力主要受“资源约束”和“技术约束”的限制 ,而绿色生产力主要受制度约束的限制。对“绿色制度约束”的分析表明 ,制度约束是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一制度要约束必须具有大尺度、大跨度和跨行政区的特点 ,建立这样的制度约束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道德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制度安排的供给相对不足,市场“交易费用”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快政府对制度安排的有效供给,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1.
<正>制度往往是对一种(或一套、一系列)安排或者规则的统称.土地制度的内含和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土地制度按其不同的内含,可以分为土地的财产权制度、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一)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可以简称为土地的产权制度.产权作为一种权力,产生于财产(property),财产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排他性的(exclusive)权力,“当个人拥有对另外的人特权去控制某一事物时,这就是财产权”,产权(property rights)的排他性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受到任何限制,它的作用是在人与人之间确定一个边界,以保证他们之间在互惠的条件下共存.“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一个工具,它的意义来自于这个事实:它能够帮助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易中形成一个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谁拥有产权,他人就允许他以某种方式行事”.按照科斯的观点,假如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对策成本——等于零,那么,产权的确立就是不必要的.由上可见,产权就是通过法律界定和维护人们对财产的权利,通过权利的给予和限制,保证人们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交易,或者说,降低经济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人的制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观对于一国制度的形成和实施有较大的影响.关系经济、等级制及缺乏民主与法治对中国人制度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非正式约束对正式约束的替代,权力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正式规则之外的潜规则及制度实施中的软政权现象,其共同的根源来自于权力没有受到制约.中国人的制度观与欧美国家民众的制度观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方面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信用经济,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但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各种失信行为仍相当普遍。制度是行为规则,它通过一系列行为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制度的作用是提供经济主体的信任:制度有两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4.
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低和财会队伍不稳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缺失或无效以及会计主体模糊对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构成现实的条件约束。目前推行的“村财乡管”体制虽然对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不可小觑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村级财务体制改革,应在明确村民的财务监督的主体地位基础上,建立健全以“三大制度”为支撑的村民监督制度体系、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和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的多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层次上推动持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组织与制度。经济制度变化应当考虑制度内容的“破”与“立”,宏观环境因素变化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经济制度机制变迁的规律和重要性说明经济制度的演变进程,市场与政府机制的分界标准,产权规则等制度硬件变迁的混合方式、相应的约束条件与政策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博弈规则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经济发展来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合作,而人们之间实现合作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从生产性的角度看,制度的功能就在于它通过协调机制、约束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克服了个体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促进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明晰制度变迁的逻辑,包括制度变迁的产生、过程、性质及类型。一方面,制度变迁是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反映,规则及整个规则体系依靠人类的生产和交换实践所形成的长期经验而发展;另一方面,新的制度安排因代理人的设计而产生,它们被清晰地制订在法规和条例之中,并通过一个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政治秩序来正式地执行。从具体的制度改革中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6.
干部提拔任用,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的不良现象,它传递的是一种庸俗的官场“潜规则”,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但是,好制度必须有好落实,想真正杜绝“打招呼”,就要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相似文献   

17.
"内部人控制"的容忍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功翔 《经济问题》2004,(11):62-64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正> 一、引言改革是一个社会发生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制度同其他物品一样,其替代、转换与交易活动也都存在着种种技术的和社会的约束条件。如果我们把制度最一般地描述为“契约”[汪丁丁,1992],那么,由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主体、经济行为都必须接受公平竞争法则的裁判,其外在的规制是法律体系,内在的约束机制是信用。信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经济起着积极的反作用,可以保证竞争规则的有效执行,并以信用管理手段,扩大供给与拉动需求。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它使交易活动顺利进行,减少交易成本并提高生产和交易的效率,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因此,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企业信用建设,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微商”即是通过“微信”朋友圈与“微信”公众平台等建立起来的一种商品营销方式,它在交易模式中悄悄兴起,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随着这种“微信”交易越来越普遍和广泛,问题也随之而来,包括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商家的承诺得不到兑现,“微商”缺少第三方的合法监管与审核导致交易矛盾时有发生,消费者无处维权等等.如何保障“微商”在公正合法的环境下正常地发展,政府与立法部门应该如何干预这种网络电子商务交易,以及当前对“微商”产品是否存在合理的约束法例是本文要探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