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刊撷英     
《财经界》2002,(1)
自从欧元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出解释它疲软的理论。然而他们的理论一个接着一个都破产了。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的GDP增长快于欧洲导致欧元疲软是必然而合理的。但是自从200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有预两表明2002年欧洲经济的增长都会快于美国。还有人(比如格林斯潘)认为是因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欧洲。他们是用GDP除以劳动  相似文献   

2.
一、人力资本出资的经济学分析(一)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思想肇端于17世纪70年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学界普遍采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概念,即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增值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质:  相似文献   

3.
珍妮 《WTO经济导刊》2008,(12):93-93
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高盛集团美国首席经济学家扬·哈特尤斯(Jan Hatzius),摩根大通银行高级副总裁汤姆·布劳克(Tom Block),摩根大通银行全球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部执行主任戴维·亨斯利(DavidHensley)以及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副总裁弗拉德米尔·韦宁(Vladimir Werning),他们对美国金融危机的今后走势作出了分析判断,同时不约而同地认为,美金融危机后全球实体经济将全面衰退。  相似文献   

4.
拜尔和米恩斯60年前的“股份制社会主义”胡义成“股份制社会主义”理论的明确首倡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拜尔和米恩斯。他们的理论主要受到凡勃伦学说的影响。1933年,他们合作发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这是在股份制研究中至今被人们经常提到的一本很有份量的...  相似文献   

5.
明斯基时刻是指海曼·明斯基(美国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时刻。  相似文献   

6.
中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据此预测它必将从美国手里夺走世界第一的位置。野村证券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尔预言:到2050年,中国经济将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而美国经济所占比例将缩减至微不足道的14%。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W·里昂惕夫运用他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上世纪50年代初采用美国的官方统计数据,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两度验证的结果都表明,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商品流向同历来被学术界奉为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明显地相互矛盾,这样的验证结果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加以解释与说明,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或"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相似文献   

8.
隐性失业是隐蔽失业的简称,也叫在职失业。这一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J·罗宾逊针对发达国家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其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生产率,因而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这一现象而首先提出来的。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  相似文献   

9.
杨越 《中国市场》2001,(12):20-21
瑞典皇家科学院最近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利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对市场经济进行的研究.消息传来,引起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就三位国外经济学家获奖本身的意义及给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我国以何种启示等相关问题,本刊记者对专攻西方经济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小民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与标准〔美〕谢里·M·斯蒂芬森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原产地规则令有些国家讨厌,而对另一些国家来说,则是实行某种贸易政策的有用工具。外行把它看作是商人、法律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行话,进出口商把它看作是达到商业目的道路上的障碍,经济学家把它看作是...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籍经济学家凡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得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即经济政策的时间连续性和经济周期的内在动因”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于是媒体开始否认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学者,认为他们不但称不上是经济学家,并且是在打着经济学家的牌子招摇撞骗。但事实上,真正招摇撞骗的是那些自认为有资格评论别人称不上经济学家的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崔晨曦 《商》2014,(6):53-53
美国的简·亚当斯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美国学者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分析,引申出对美国社会工作发展背景的辨析,并从不同侧面讨论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实行贸易保护还是自由放任一直是学界争论焦点。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在100多年前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分析李斯特贸易理论,客观评价理论可取和不足之处,并得出贸易保护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要保障,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不能丢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率先提出博弈论后,该理论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诸领域,主要用以对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相互冲突的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非合作博弈便是该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决策模型,它是指博弈中参与者之间无法通过协商达成某种形式的用以约束彼此行为的协议,而导致既非参与者也非社会所需要的结果。此模型亦称“囚犯博弈”或“囚犯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6.
夏颖 《华商》2008,(15):1-1
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H-O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到与H-O理论相反的结论,即里昂惕夫之谜。如同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家们魂牵梦绕的圣地一样,经济学家们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垂青热情不减,很多学者都从里昂惕夫那里得到了灵感,发展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17.
第五次长波与美国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波理论的历史审视 在经过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世界经济波动增长的客观现实,对周期为 50年左右的长波理论也日益认同. 1925年,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首次系统地提出了长波理论,并将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约为 20- 30年;后经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肯定和宣扬, 20世纪 70年代之后长波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经过克·弗利曼、格·门施、冯·丹因、罗斯托和曼德尔等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完善,长波理论已经成为阐释世界经济长期波动演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移升级和世界经济重心空间变化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学家兼政治学家阿尔伯特·奥托·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70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小书,叫做《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从分析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些事实入手,提出了—个饶有兴味的论断:当用户对企业不满、或选民对国家政策产生抵触的时候,他们存在三种选择。他们可以离开(exit),可以表达自己的抱怨(voice),也可以保持沉默、继续忠诚于企业和组织(loyalty)。  相似文献   

19.
王吉绯 《三联竞争力》2007,68(11):62-63
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又一次颁给了信息经济学。三名美国经济学家创立和发展的“机制设计理论”,来源于信息经济学,实际上是博弈论在资源配置问题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创新”理论:涵义与特点张胜纪目前,"创新"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为人们熟悉和引用。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创新"理论的内涵加以介绍,以正误区。"创新"理论(InnovationTheory)的创立者是美国籍奥地利人,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约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