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宋代的人物画题材多样,如佛教画、肖像画、工笔重着色人物画、经史题材画、风俗画、减笔人物画等等.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之广泛,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它运用多彩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宋代人物画的成熟和完备,进一步说明了宋代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中大量装饰语汇的运用,体现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特色,它极大地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面貌。如此,对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语汇的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笔人物画已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其所起到的装饰作用由来以久,历史渊源颇深。装饰性是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特点突出,魅力无穷,能够巧妙地对东方艺术与大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进行处理,通过线条、构图以及色彩和人物造型方面实现其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一般称为"工笔重彩人物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笔工整细致、色彩浓重艳丽的人物画。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在总体上倾向于表现性与装饰性,无论是"五彩彰施"还是"随类赋彩",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设色可以说是一种主观的"心象之色"。文章主要从其中国画颜料本身所带来的的色彩视觉效果入手,通过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传达的表现性、色彩配置的结构性探索其意义非凡的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5.
词汇的内涵意义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者要获得词汇内涵意义的正确理解,必须充分理解影响词汇内涵意义的文化、个人和语境三个要素,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经历,充分结合语境,加强对词汇内涵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语言语境不仅制约着词汇意义的判断,并且为阅读中的生词辨义提供语境线索;情景语境则为词汇的灵活运用提供具体的交际环境;文化语境则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和选择。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同时还要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理解和把握语言深层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达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语篇。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几年各类中国画大展工笔画制作成风的现象及其流行趋势,文章探析"制作性"强而"创作性"不强的背景、成因及问题,指出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含有个性"做"的成分是由工笔画创作的特点决定的。但如何做得恰当,做得有灵韵,有中国画的丰富内涵、境界与格调,还需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传承不是目的,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种艺术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大家庭中的珍贵资源。对于当代动漫设计来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养料,无论其设计技术如何高深,设计手段如何先进.往往是承栽了传统文化内蕴的动漫作品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这就是说,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当代动漫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当代动漫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融入并使用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华,才能够真正拓展当代动漫设计的创作空间,提高动漫设计的质量,从而让动漫作品更具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语境对翻译翻译具有重要作用。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容易让译者忽视。在诗歌翻译中应注意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带有强烈民族文化烙印的古彩瓷,以其浓郁的东方气息,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瑰丽奇葩。它独具魅力的绘画艺术语言,在中国古陶瓷艺术史册中写下了一页不可磨灭的篇章,深值后人研究和探讨。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因素对古彩瓷绘画装饰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其装饰语言借鉴吸收了同期的中国画、版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装饰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不同画马题材的象征意义;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剖析传统中国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马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发现“马”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马”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统油画在崇尚科学的理性思想下,由于更注重事物的模仿,抽象性语言的发掘还处在自发期,然而,在追求“真实性”的背后仍然潜藏着语言的抽象性,这种潜在的抽象性语言为现代油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通过对传统油画中抽象性语言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西方油画的发展脉络,并为当下具象油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象油画语言重要语汇要素的“光”,在西方油画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油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传达出不同的“语义”,从崇尚科学真实的“再现之光”到标榜个体意识“内在需要”的“心灵之光”,体现了西方油画由“客观”追求到“主观”彰显的转变轨迹,这种轨迹的梳理使我们认识到油画语言从自发抽象到自觉抽象的演变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绘画语言的日益抽象化导致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外观设计采用合作、借力的发展方式缺乏民族文化元素。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物质和意识形式上的中国元素,使其成为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市场化的营销手段,走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汽车设计自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线条是最简练、概括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历代名家的绘画艺术,无不以各种线条的变幻组合和扩展延续而构成。从中原汉墓壁画线描图绘来看中国画线条不但有非凡的表现力,而且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讲究闲淡的力度、速度以及情感的表达。其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意念、思想、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具象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许多共同的表征,在中国发展有其适宜的土壤,因此,对于中国具象表现主义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谋求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将西方的“表现”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进行融合,取得了不俗的建树。  相似文献   

18.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社会政治大变动时期。由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风尚与观念的改变。主体意识觉醒的思潮体现在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此时,景德镇的民窑和陶瓷绘画艺术发展到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文章通过这个时期景德镇民窑的兴衰来探讨民窑是如何推动陶瓷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点:追求艺术的转体之妙,借画创生诗意和衍生为别具意义的独特创造。在题画诗研究方面提出中西题画诗的比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