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易费用经济学是指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单位来解释企业、组织及其制度的形成、存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经济学学说。然而,交易费用经济学概念混乱,悖论多多;同时存在许多现实与历史的逻辑问题。所谓的范式革命也终不过是对效率概念的狭隘理解,更多的是交易费用经济学家自言自语。严重误导了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世纪70年代企业理论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理论研究始终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随着科斯.威廉姆森等人对交易费用理论的不断探索,应用交易费用理论理解企业的本质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能力理论主要观点,得出能力理论研究缺乏对核心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的深入思考。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迅速把握交易、并能以较低的交易费用进行交易的能力。提出从建立科学的企业家更换机制、培育与时俱进的主导思维、建立开放式的组织结构三个层次降低企业所面临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由企业和市场二层次分析框架提升为市场、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的三层次制度分析框架.交易费用理论证明了中间性组织的存在,并证明了中间性组织的存在能够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使投资最有效率.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5.
"公司+农户"型是最常见的产业组织之一,却存在着解体的隐患.本文首先从交易成本入手,在解释了交易费用的涵义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力图从交易费用理论和组织成本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组织存在解体隐患的原因,进而为其完善、稳定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科斯提出、威廉姆森等学者逐渐完善的一门经济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从而使经济学研究更加接近实际。另外,交易费用理论还为许多其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为考察制度成本奠定了基础。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宏观领域研究和资产专用性等方面给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俊慧  李戈 《全国商情》2008,(10):40-41
本文把交易费用理论中的成本、交易类型、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不确定性等概念具体地应用于对外包行为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是外包行为涉及最重要的交易费用.而交易的维度,包括交易频率、产品或服务的复杂性以及资产专用性,决定了外包的交易费用高低,及外包活动所要选择的合约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为什么建立企业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和评论.根据交易费用框架,企业在本质上产生于对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在此基础上,企业可能产生于激励与保险的权衡,或者对社会最优专用性投资的鼓励,也可能产生于隐藏某些要素相关信息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Williamson融会贯通了经济学、 法学与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之众长,创造性地发展了由Coase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诸范式,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他通过引入资产专用性等概念刻画交易费用的契约特性,且使之成为一个可量化的实证概念,引领并有力推动着新制度经济学迅速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Williamson融经济学与法学对契约理论的研究成果于一炉,根据交易费用的不同影响要素对契约类别、治理结构或组织形式做出了精细的区分,从而形成由其首创的分立结构选择分析法.同时他从企业边界与其治理结构等方面改造并完善了Coase构建的现代企业理论.尽管其理论存在诸多瑕疵,并受到包括Coase在内的其他学者诘难,但犹未能遮蔽其思想的精深伟大之处,且对后世经济学或其他跨领域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有股为什么不能通过证券市场减持?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结论是因为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高昂交易费用,阻碍了证券市场对产权(资源)进行有效率的配置。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必须加强证券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