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韩等亚洲邻国人民和日本国内各界主持正义人士的强烈反对,在一片抗议之声中,执意前往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进行参拜,这是1996年7月桥本龙太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以来,时隔5年后现职首相首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纯一郎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3.
小泉东盟五国之行与"小泉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日本与东盟经济环境发生新变化、面临新课题以及日本通商政策和集团化战略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小泉东盟五国之行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的新理念和“小泉构想”。小泉构想虽然受到了东盟各国的欢迎,但也有不和谐的弦外之音。由于小泉构想的空洞性和暧昧性,再加上日本国内农业自由化的掣肘,如何实现小泉构想,乃是日本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泉政权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小泉剧场”却不会因小泉的离去而冷清,“小泉剧场”正在新上演“安倍剧”,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日本剧”。安倍政权将在多大程度上维持、何种程度上抛弃“小泉政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安倍政权在亚洲外交方面进行怎样的策略安排,也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短期看,安倍将奉行一种“暧昧性的战略”,采取避重就轻的过渡性方针。 相似文献
5.
日本这些年换首相换上了瘾,在10年里走马灯似地换了10位首相,可是日本的政治照样死气沉沉,经济依然萎靡不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急剧下降。4月18日,在内政、外交事务上屡屡失言的森喜朗正式辞职,6大后,前厚生相小泉纯一郎击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当选为日本自民党第20任党总裁。对于小泉说的恢复经济和巩固日美关系等施政策略,我们一点也不惊讶,因为这是日本一贯的政策。但是,他关于修改宪法、参拜靖国神社等右翼言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首相小泉纯一郎为日本经济重建确立的政策目标近来成为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小泉内阁驾驭经济的能力,日本国民抱有很高的期待,国际社会亦寄予愿望。但日本经济面临的难题很多:国家财政濒临崩溃,不良债权痼疾难除,国内需求依旧疲软,国际环境每况愈下。新内阁强调进行“断然的改革”,但改革措施能否使日本经济真正走上自律性恢复的轨道,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小泉改革"使日本经济步入自律性复苏轨道,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升,基本摆脱了萧条局面。但仍存在经济发展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人口减少、老龄化以及规制太多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俄罗斯外交曲线与外交变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外交有确定的內容,那就是普京执政后对与独联体和欧洲外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对与美、中保持稳定关系的明确意识和自觉以利益作为俄罗斯外交取舍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外交方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立国十多年,呈现了由西向东、以东制西、东西平衡和相互制约的运作曲线。俄罗斯外交变数反映俄罗斯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矛盾态势,它由外部环境引起,由内部利益所驱使,发生范围广且频率高,给中俄合作带来局部干扰,但一般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10.
小泉财政.税制改革,虽经长时、多方议论,但实效甚微。其症结在于财源拮据,分配难取平衡。牺牲景气的改革,本来就如缘木求鱼。目前,日本景气已然恢复,但愿小泉财政.税制改革,推而及于整个经济改革,能出现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小泉执政之初,日本经济发展状态低迷:GDP增长率长期停滞不前并趋降,存在大量不良债权和财政赤字等。小泉执政后,陆续出台了“反通缩对策”、“三位一体”财政改革和邮政民营化等一系列经济对策来刺激经济景气,健全经济结构和优化投资环境。“小泉改革”使日本经济步入自律性复苏轨道,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升,基本摆脱了萧条局面。但不可否认,小泉执政时期仍存在经济发展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人口减少、老龄化以及规制太多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外交的革命性变革。虚拟外交和网络外交越来越成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外交样式。网络外交由于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外交成为新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根据政府角色差异和信息网络的社会属性区分,网络外交具有虚拟外交、在线网络外交和社交网络外交三种实现形式。其中,虚拟外交是最初级的网络外交,是现代外交的网络版,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现代外交。在线网络外交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外交,委托以非政府组织身份和面貌出现的独立网站和网络公司从事的外交。社会网络外交是迄今为止最发达和最成熟的网络外交。尽管网络外交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但它以其强大的外交动员力和外交效率,推动着现代外交在价值原则、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总体性变革。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外交越来越成为未来最具冲击力的新兴外交形式。中国在外交运行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进网络化和虚拟化,这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规范性力量欧洲”与欧盟对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民事力量欧洲和军事力量欧洲,欧洲人在21世纪初提出了规范性力量欧洲的概念,将它作为欧盟的身份及其在国际事务中角色的新定位。规范性力量欧洲是欧洲人对他们的先哲提出的政治价值观的继承以及他们在欧洲一体化实践中新观念的总结,同时也打上了欧洲历史和现实政治文化语境的烙印。通过分析欧盟对华人权外交及其成员国的价值观外交,作者认为,欧洲规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欧盟以自己认定的方式将其向世界推广,将欧洲规范、欧洲价值观等同于所谓普世规范、普世价值而强加于人,这在理论上是不合逻辑的,在实践上是难以行得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产生了中国英语,日益重要的公共外交推进了中国英语的发展。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分析适应公共外交时代需要的三种中国英语的类型及翻译要求,并展望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现实因素也影响着两国运用经济外交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有力措施。经过多年实践,中国的经济外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促进总体外交的发展以及推进国家各项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外交中成功的案例之一,它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外交的特点,而且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与日本外交的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东北亚和谐区域,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区域合作的必由之路。如何构建东北亚区域政治与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成为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重大的现实课题。对于日本来说,在确保日美同盟轴心地位的同时,追求政治与外交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是必须选择的政治现实。如何解决“国际协调(合作)”的非平衡性问题,避免过分注重美国和轻视东亚邻国是今后日本东北亚外交难以逾越的难题。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地区政治互信与互赖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外交在若干转折性剧变中存在着一个有关身份定位的核心问题,即面临鸦片战争后的特殊时空情境中国应该如何处理与现代国际体系的关系。维护国家自主性是中国外交的根本战略目标,融入是国家维护其自主性的最好战略。因而,实现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构成了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将国家置于全球相互依赖背景下考察时,试图将合作、责任内涵引入自主性概念之中,并指出,由于相同的历史条件与现实任务,这一核心问题也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探索这一问题具有广泛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外重视能源节约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日益紧张,但能源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十分重视能源节约,不少国家有许多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以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强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节能法制建设、广泛开展节能教育等六方面展开工作,提高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