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灵魂是文化,支撑是科技,属性是产业。从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来看,应建立一个科学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主线,形成一个特色化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思路,凸显一个可持续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无论从大的经济环境,还是从设计本身,都可以确定其产业化的必然性。但设计产业化有待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12,(1):11-12
本市文创业2011年总收入预计超9000亿元 据透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总收入预计突破90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时期,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_3%,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7.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现价增速13.9%。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7442.3亿元。  相似文献   

3.
徐钢 《重庆经济》2006,(10):26-28
一、发展创意产业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创意产业不仅涵盖文化产业,还囊括工业设计、建筑外观、包装理念、形象标识、新材料、软件等众多学科,涉及体育、教育、工业、服务等众多领域,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延伸性,对于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西湖区依托辖区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数字娱乐、教育培训、现代传媒、工业设计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打造"全省文创产业第一区"的目标。2011年,西湖区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61.67亿元,同比增长25.41%,高于全区GDP增速1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位居全省前列。从优势产业看,西湖区在设计服务业、教育培训业、现代传媒业已经形成竞争力极强的产业链规模,2011年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已超90亿元。目前西湖区拥有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大市级创意园,黄龙体育文化创意园等六大区级创意园,天目琴行等五大镇街文创点。这些创意产业园区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北京,经过近十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点、服务业第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74.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406.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9.7%提高到12.3%。 但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并非一路上行,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后,增幅曲线掉头向下后便再无回弹,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GDP增速跌至前所未有的两位数以下,201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幅仅有7.5%,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6.
汤平 《首都经济》2009,(5):28-29
世界经济危机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表现不俗。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12%。今年,文化创意产业提出更高的增长目标。记者从北京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轨迹中找到了信心。  相似文献   

7.
龙夫 《上海国资》2009,(4):31-31
作为1933老场坊、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幸福码头这四个颇具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园区的操盘手,上汽资产运营公司总经理张国新对创意产业园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诸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高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当中国人刚刚冲破传统束缚的时候,“创意”这个词带着特有的光芒,始料未及地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冲撞着人们的头脑。“创意产业”(Creativelndustry)、“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这些新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与文化产业有关的话题和文章中。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 也就是在这个月,投资20亿元的新加坡创意产业园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破土动工,这个由新加坡负责管理的创意产业同,将聚集创意类企业、工作室300~400家,从业人员逾1万人,年产值达20亿元; 2008北京奥运会,将北京从一个政治中心转变成为一个以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和集聚现代创意能量的全新城市,这一改变,为中国城市价值定义划上新时代的意义; 上海通过创意产业率先打造2010年世博会,力图使上海成为一座令世界叫好又叫座的海上大舞台; 现如今,我国的高新区已步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新阶段。创造高层次、高增值、强辐射的知识服务新兴产业,已成为高新区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美好未来的高端目标,而创意产业将是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选择。 如何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实现高新区的二次腾飞?本刊以“创意”为题,从理论、政策、案例等角度全方位展示有关“创意”的话题,以期带给您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赵敏 《杭州研究》2006,(3):2-4,10
本世纪初,京杭大运河边,处于停产状态的杭州蓝孔雀化纤厂厂房空寂无声、杂草丛生,一副衰败的景象。然而到了2002年,破旧厂房被赋予一个时尚的新名字:LOFT49,开始对外出租,低廉的房租和巨大的空间吸引了一大批设计师和艺术家人驻。LOFT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现已逐步演变为利用工业旧厂房和旧仓库开阔、宽敞的空间,来打造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到2005年底,这片近万平方米的旧厂房已经汇聚了杭州22家创意企业,涉及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商业摄影、雕塑、绘画等多个创意领域。如今,这个被称为“LOFT49”的地方,昔日工业文明的象征,已摇身变为创意产业的载体,正在成为杭州这座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充满魅力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打造“创意城市”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突出,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也给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北京要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三个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当现代农业遇到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便应运而生了。农耕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是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主要基础。农业创意产业有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富含创意、文化附加值高.与三产高度结合等特征。本文还以北京“紫海香堤”农业创意产业模式为案例进行了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冯洁 《浙江经济》2008,(9):44-45
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十七大报告中。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诸多要素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形式和有效载体。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产业,投融资难仍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遭遇的最大瓶颈,搭建创意企业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可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朝阳区新闻发布会上,国内规模最大文化传媒企业总部后台基地——北京宇达创意中心宣布落户朝阳,届时将吸引100余家传媒品牌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传媒走廊已开始阔步启程。  相似文献   

14.
关宇 《首都经济》2008,(2):48-50
文化创意产业是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理念.是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产业,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达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各有蹊径,但共同的规律是政府提供了发展环境并以政策来驱动,这也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法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冯洁  何棉男 《浙江经济》2007,(21):27-29
创意产业有着包罗万象的内涵和外延,它可以是动漫、影视、游戏,也可以是工业设计,甚至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娱乐。在浙江这个经济大省,杭州无疑是发展这一新兴产业的最佳境地。2005年6月,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成功举办,与之同步,一批创意产业园区也浮出水面:Loft49、A8艺术公社、“西湖创意谷”……当这些“创意”代名词在杭城勃兴之时,追求生活品质的杭州人是否也适时地将“创意”消费纳入了日常生活?近日,本刊对杭城市民展开了一次抽样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赵方忠 《首都经济》2008,(10):34-36
2008年9月3日.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正式批准。这也是继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之后,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高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7.
如学者所言:来自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力量让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步入了快车道。从北京确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发展战略,到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设立专项基金进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找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以集聚形势培育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集聚区这一形势也正在被社会各届重视和认可。“集聚区是谁评定的?是怎么评出来的?评选的过程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对集聚区的评定如何体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赵毅 《首都经济》2007,(4):89-90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环.对于北京的经济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中.影视产业是创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无疑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30日举办的“2009北京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上,总投资3000万元的顺义区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DRC(设计资源协作)这一北京市科委结合首都资源特点及功能定位提出的工作理念,由西城辐射至顺义,并将在顺义实现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最终打造成为北京工业设计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06年北京市认定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来,集聚区就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推手,集聚区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微观的产业环境,而且国家的政策措施也大都通过集聚区的传导而发生实际效用。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大致经历了高新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