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融学科就其内容而言,至少包括理论、历史和业务三个板块:现行金融学科建设中主要存在着理论研究较少,对策研究偏多;学科建设相对落后,“术”有余而“学”不足等问题。加强金融学科建设宜从三方面入手:引进、吸收国外金融理论;立足本土,深入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金融现实问题并上升到学理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金融史和金融学说史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洪老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考察中国百年金融的历史,应该怎样科学划分各阶段? 洪葭管:研究中国百年金融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近代金融,一个是现代金融.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个重大事件,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划分就是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迈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1998,(12):65-65
翻开中国人民银行50年的光辉历史,中国金融出版事业同其他各项金融事业一样,有其闪光的一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几番春雨的沐浴,中国金融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充满勃勃生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56年成立,“文革”期间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  相似文献   

4.
李瑶 《青海金融》2010,(10):37-39
农村合作金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日趋规范和完善,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对推进海东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三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围绕金融对外开放问题展开研究,共分四个层次:首先,对金融对外开放的世界潮流进行经济学分析,为下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全面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在现实国情制约条件下处理金融对外开放问题,提供世界范围的蓝本;再次,回顾和评价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为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实证材料;最后,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动金融文化建设,树立金融业核心价值体系,弘扬金融业的服务精神是金融现代化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也是金融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金融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有它的独立性、延展性和扩张性。金融核心价值既是金融业一切活动的基本底线,也是金融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金融的核心价值体系要贯穿社会观点和历史观点,不能局限于金融本身,特别不能以金融自身利益至上。金融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包含诚信、责任、效率、普惠四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家》2016,(2):131-13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是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要掌握社会发展的"大道",必须首先研究蕴含着社会发展"大道"的历史。学一点金融史,了解史学,把握规律,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经验,对于做好现代金融经济工作很有裨益。为此,《中国金融家》特推出一组关于简明金融史的报道,本期以《从先秦到晚清—货币篇》作为开篇,接下诸篇将陆续分期刊载面世。  相似文献   

8.
郑锦亚 《时代金融》2014,(29):38+41
信用衍生品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性质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在市场完备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现实情况下信用衍生产品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及其市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缺陷,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用衍生品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性质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在市场完备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现实情况下信用衍生产品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及其市场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缺陷,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金融事业走过了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反思。本文分别从金融地位、金融体制、金融发展方式、金融发展战略、金融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金融改革发展30年的经验,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刊登此文有助于从历史和全面的角度回顾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为推动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时空坐标。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适的历史机遇,而且也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如何有效地开发金融档案资源,服务金融改革发展,支持西部大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半的建设,沿边9州市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并在全国或全省首创独具云南特色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跨境金融支付服务业务创新、货币兑换业务创新、"三农"金融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跨境保险创新等金融创新。通过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研究,对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推动云南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银行是在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是以金融产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金融产品是特殊商品,是由金融业创造提供并能满足人们某种欲望与需求的各种金融工具与服务。金融产品开发就是农业银行进行的研究设计、创造营销和收效的全过程。与其他企业一样,农业银行从事经营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从中获利。这一目标必须要通过提供令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金融的属性     
<正>从人类社会有金融活动到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金融已由简单的融资工具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形态、性质、功能经历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同任何事物一样,金融活动也是基于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一系列变革和危机后逐步完善,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经济、文化、历史和制度的烙印,具有自然、文化以及社会等多重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金融思想很丰富,在谈到金融问题时,邓小平强调金融应为经济服务,认为金融必须改革,金融工作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要求金融工作注意借鉴外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一国金融开放的先决条件。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国内微观、宏观金融自由化不足的情况下,贸然的金融开放与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开放的角度,具体考察了我国金融的现实条件,并按开放的要求粗线条地给出了中国未来微观、宏观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云南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社会各界反映热烈,普遍给予高度评价。该方案将西双版纳州列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使西双版纳金融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本文结合西双版纳实际,就如何抢抓机遇,以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与老挝、缅甸、泰国更紧密的跨境金融合作,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提出了探索性的见解,现编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金融》2022,(5):F0003-F000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金融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发挥了重要的金融作用。红色金融史富含红色精神和金融规律的双重滋养,是我国金融从业者学习研究专业问题最宝贵的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19.
《金融经济》杂志是由湖南省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主管,面向国内国际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国内统一刊号:CN43-1156/F。自1982年创刊以来,先后获评中国金融优秀期刊、湖南十佳社科期刊等。为更好地服务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促进经济金融理论及现实问题研究,《金融经济》杂志从2020年起,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开设专家观点、学术探讨、专题研究、区域金融等栏目,定位于经济金融理论研究的高端平台,致力于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刊物。  相似文献   

20.
汪占熬  陈小倩 《武汉金融》2012,(8):16-17,28
温州金融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于我国地方金融改革深化,以及宏观层面的金融改革与开放进程均具备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有着较好的现实研究基础。本文剖析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政策方案,总结了当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先易后难、制度先行的原则展开金融改革,在控制整体系统风险的情况下允许试错存在,以及金融改革注意与本地经济优势相结合,引导金融改革方向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避免产业空心化是此次温州金融改革带来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