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经济》2014,(4):68-74
正今年2月,央行发布的《201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人民币存款环比减少了9402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543亿元。9402亿元银行存款去哪了?当各界还在分析存款去向之时,央行又公布了《2014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与1月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存款环比增加1.99万亿元。一切就在短短两个月间发生了。虽  相似文献   

2.
据央行目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末,M0、M1、M2分别同比增长30%、3.1%、12.4%;1月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80OO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由于市场此前普遍预期2012年货币政策将较2011年有所放松,  相似文献   

3.
王玉华 《经济师》1996,(6):38-38
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现象的透视王玉华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增长之快令人震惊。1995年底,居民当年个人储蓄总额达到9000亿元;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将近3万亿元;全国人均储蓄存款2400多元,比1978年的21.9元增长了110.8倍。现在银行的资金中,每...  相似文献   

4.
声音效应     
《时代经贸》2010,(3):47-47
1.39万亿元-央行: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 中国央行2月11日发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民银行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未,企业存款余额已达到103832亿元,较年初增加8052亿元,同比增加2564亿元。在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余额为67498亿元,定期为36334亿元。据调查,上半年我国企业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快速增长的经济造就了企业存款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好于预期,国内专家原来预测经济增长高限不过9.2%;瑞银集团(UBS)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预测中国2006年经济增长在9.1%左右。从今年的实际情况看,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0.3%。高增长必将带来高效…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2006,(2):1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去年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万亿元,增长24.5%,所有者权益增长首次超过货款、资产、存款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夏志琼 《经济世界》2001,(11):62-64
据央行统计资料表明:到今年8月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7.06万亿元,首次突破 7万亿元大关,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城乡的存款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83%。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不断回升,总量不断增加,稳定性逐步增强。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欲望不足,说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还存在一些障碍。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着分流储蓄呢? [传统的消费观念难以转变] 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在世界上长期名列前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02,(3)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 2 0 0 1年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1年我国企业存款稳步增长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加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 7.4万亿元 ,同比增长 1 4 .7% ,增长幅度比上年高6 .8个百分点。2 0 0 1年全年储蓄存款累计增加 9458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4481亿元。其中 :活期储蓄存款增加 41 4 4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478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 531 3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 40 0 3亿元。新增储蓄存款中 ,定期储蓄存款占 56 .1 % ,比上年末上升了2 9.8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居民储蓄余额达7.4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从近7万亿存款余额和1300亿外汇储备说起●石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截至1996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为6859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3852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3%和29....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农副产品,工业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为了调节市场,防止出现物价上涨,国家利用金融杠杆,于9月21日调高了各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将1500亿元可以用于放贷规模的资金装进了“铁笼子”。受此等多方影响,第三季度,各金融机构增加贷款6905亿元,比第二季度少增2823亿元。10月份贷款增势继续呈现减缓性增长,专家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削弱商业银行的长期放贷能力,减少社会资金的供给。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12月,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存款超过1万元,创造历史新高;今年2月中下旬央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在连续3个季度下降后,本季度更跌至历史新低。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率为1.25:1,  相似文献   

12.
一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企业存款同比少降;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加,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货币市场成交活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货币流动性增强 流通中现金(MO)月末余额1.70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366亿元,同比增长5.8%。春节前现金净投放3608亿元,创历年春节前净投放最高记录,春节后回笼形势良好,从1月24日到2月6日全国共回笼现金1802亿元,占节前现金投放量的50%。 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5.44万亿  相似文献   

13.
一、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 初步统计,2012年1.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43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2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401亿元,同比多增485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3亿元,同比多增64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79亿元,同比多增4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63亿元,同比多增2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22亿元,同比多增194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87亿元,同比多206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亿元,同比多64亿元。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02,(2):36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明显加快,2001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2001年全年储蓄存款累计增加了9458亿元,同比多增加4481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4144亿元,同比多增478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增加5313亿元,同比多增4003亿元。在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了56.1%,同比上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前情况下使用利率手段抑制流动性过剩,应慎之又慎。从中长期看,关键是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需求,才是解决流动性的根本之道。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3.4万亿元,贷款总额为22.3万亿元。存贷差达到11.1万亿元。2006年1月5日,央行宣布调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到9.5%的水平,这是6个月以来的第四次调整。  相似文献   

16.
吴世良 《经济师》1998,(11):79-79
一、人民币存款业务增幅较大,但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增幅回落截止6月末,太原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12.1亿元,比年初增加31.1亿元,增长6.5%,比上年同期多增9.5亿元,增幅达43.9%。1—6月份,各项存款环比增加额分别为-11.9亿元,3....  相似文献   

17.
1979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云南省居民储蓄存款均以超过33%的速度增长,到1991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110.26亿元,云南省达到152.3亿元,12年间人均存款增长近30倍,云南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占银行资金来源的比重1984年为19%,1991年高达  相似文献   

18.
数字与人     
《新经济》2011,(7):6-6
0.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为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今年以来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接实就是想低成本对冲外汇占款。今年前一季度外汇占款规模大致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这恰恰和一季度上调准备金率冻结银行资金规模相等。5月份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3700亿,估计也和4月份外汇占款增幅相等。  相似文献   

19.
在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企业存款为什么大量增长●杜德清根据日前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到1996年末我国企业存款余额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22450.2亿元,比1995年增加5026.3亿元。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存款为什么大量增加呢?一是来源于银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的对公存款发生了很多方面的变化。当前,突出表现是:存量滑坡,如某银行1990年对公存款余额为35468万元,比1989年减少498万元,比1988年减少631万元;管理弱化。一是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一般号召多,落实措施少。二是管理脱节。由于缺乏协调管理,资金组织部门不问贷款,信贷部门不管存款,会计部门只管结算,对公存款管理不能协调进行。三是管理人员素质差,人员配备不少,但收效甚微;指导思想上轻视对公存款。一是认为对公存款稳定性差,大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