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个体的宗教心理是一种神话体验。作为历代祖先们的心理沉积物 ,宗教心理随着人的身心的逐渐展开和成长而逐渐地表现自身 ,这一过程就是宗教的个体发生过程。个人的宗教信仰的内容虽有可能不同 ,但其表现的个人宗教意识的成长之路却是一致的。从生身之父到作为统治者的“伟大的父亲” ,再到作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的上帝 ,再到 (斯宾诺莎和爱因斯坦 )将神秘的自然实存奉为上帝 ,这是神的概念的逻辑演生之路 ,也是人面对世界时主客体关系不断演进的轨迹。沿着这条路 ,宗教与科学会逐步消除隔阂而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生活最抽象最集中的反映就是人们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同其他意识形态相比二者有很多的关联之处,本文通过对通过三个部分来探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试图理清宗教与哲学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大学中,宗教仍然履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职能,许多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均出自宗教,以至美国许多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把思想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著名的净空法师也常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讲学,他用佛学的理念教化人生,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曾到北京师范大学参访,并对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儿女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学生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4.
孟凡岭 《民营科技》2013,(2):156-156,271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宗教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披着宗教外衣,利用宗教权利通过各种非法活动,妄图实现侵蚀人民思想的目的。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高校的消极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宗教旅游古已有之,且至今仍在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席位。然而,宗教旅游的发展无论如何离不开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可以说,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宗教旅游的发展进程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宗教旅游,一要重视开发和重现宗教文化资源;二要为宗教旅游发展找出切实可行之路。本文在对丹东宗教旅游资源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丹东宗教旅游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意在通过探讨能够对丹东的宗教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心理以及道德都一定的关系并且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发生一定的作用,并且宗教的这种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用历史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宗教的这种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一种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十分密切。宗教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宗教教义纯洁传播的有效渠道。本文对哈尔滨市天恒山卧龙寺的宗教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旨在提升哈尔滨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一种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十分密切。宗教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宗教教义纯洁传播的有效渠道。本文对哈尔滨市天恒山卧龙寺的宗教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旨在提升哈尔滨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涛 《管理观察》2020,(3):163-165
作为历史和现实客观存在的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当认清新时代宗教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正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拓展路径方法,消除宗教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切实担当起、落实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是一门思想韵意丰富的学科,其中就包括宗教思想,而且宗教存在于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必然性。论文将浅显地就其儿童文学和宗教两者的联系,具体就宗教思想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社会必然性,思想必然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王伟年  王瑛 《企业经济》2003,(12):175-176
将宗教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刚开始,主要成果体现在香格里拉藏传佛教景区的生态开发与旅游研究上,被取名为“宗教生态旅游”(侯冲,1999;潘发生、杨桂红,2000)。可把宗教生态旅游理解为在宗教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所开展的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的,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坚持自然和人工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以满足人类宗教旅游需求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宗教旅游的生态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优美环境和神圣肃穆的氛围,旅游主体的虔诚心理和主动接受。在人类诸多宗教中,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于其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宗教影响无处不在,但由于个体心性及境遇不同,致使宗教情结在他们的作品中具有不同的印痕,许地山是其中一位重要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因此,本文将从宗教文化视角这一切入点出发,分析、评价许地山如何把其深厚的宗教底蕴渗透到文学创作中来,并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弘扬人格精神和宗教的拯救意识。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宗教问题较为复杂,涉及面广,其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和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当前,各种宗教在农村呈蔓延的趋势,宗教活动较之以往活跃,农村宗教产生不和谐因素,但同时这些不和谐因素具有其深沉的成因.对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宗教信仰,做好各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创建好各方面的和谐,协调好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阐述泰国北部少数民族和他们的宗教以及宗教舞蹈,剖析了宗教和宗教舞蹈艺术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辨证关系,以及促成两者审美价值的实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任何一种宗教都存在宗教资产作为其载体。宗教资产不但具备普通非营利资  相似文献   

16.
每当提及船,人们不禁联想到江河、大海;联想到远离大陆、祖国;与风浪抗衡,与陋习斗争,与海盗战斗……。是的,联想到上海水产集团近百艘渔轮常年累月劈波斩浪于国门以外的世界三大洋,如何使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进程中,从来不缺乏宗教元素。不管是诸子百家,或是外来宗教的传入等,都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社会的慈善转型,切入的角度正是上述所提到的,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而当今却被忽视的宗教慈善。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文献方面的回顾综述。一方面,本文将从时间跨度上,对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变迁进行回顾;另一方面,本文将对有关现代社会慈善中宗教元素不断融入的文献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8.
《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1月国务院公布实施后历经13年,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订,宣布2018年2月1日施行。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在贯彻落实新《条例》中乡村宗教行为时空演化具有一定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宗教行为与表演互融,商业化比较浓厚;大规模聚集人员减少,宗教场所矛盾纠纷不多;神话与巫术互动,内容形式风格独特;宗教场所旅游化增强,时空功能发生转换。这些行为主要与人们文化程度、民族、梦境、疫情、网络、身边人物、习俗、动机及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发展宗教旅游是促进西部旅游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西部发展宗教旅游的资源优势、客源优势、政策优势,然后找出了西部宗教旅游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多元化宗教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西部各区域合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哲学提供怀疑,宗教提供信仰.但若绝对排除信仰,哲学就没有基石,变得虚无;而绝对排除怀疑,宗教就没有生命,变得轻信.但是哲学和宗教又有其不同,本文从哲学和宗教的定义,超越观念的不同,哲学是现实关怀,宗教是终极关怀等方面来阐述了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