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梅群  夏靖 《上海金融》2005,(10):57-59
当前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库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控管理,实现国库业务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全面防范和控制国库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国库会计工作的新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一)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1.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2.高风险业务将考验国库人员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现行的县域资金清算及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使国库资金风险前移,交换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库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包括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从相对间接、相对封闭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直达快通的、开放式的资金清算体系。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被推到资金清算的前台,处在资金风险的关口,国库资金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运行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使国库在拥有了大额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极大地缩短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提高国库资金的运行效率的同时,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加。为此,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已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国库资金清算更加快捷、灵活、多样,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7.
随着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国库作为直接参与者参加支付系统,使国库资金清算从单一、间接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部门步入了银行支付清算业务前台,也使得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由相对间接、封闭演变为直接、开放,风险陡增.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国库资金清算业务摆脱了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了资金汇划环节,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支付系统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国库会计核算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国库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财政、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民银行不断强化经理国库职能,提高国库服务水平,以建设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契机,不断开发、改进、升级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并成功切换上线了国库内部往来系统,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库资金支付系统。随着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清算方式的不断完善,形成了独立、快捷、多渠道的资金汇划方式,  相似文献   

10.
财税体制建设是引导投资导向、强化宏观调控机制的关键,也就形成了目前国库业务迅速发展的局面。随着国库部门直接纳入支付清算系统,其清算方式由原来的行库往来业务清算发展到现在的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和行库往来四种方式;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部分地方实行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等。以上种种措施在拓宽国库资金的汇划渠道,提高国库业务核算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风险,使之风险点增多,风险隐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库TCBS、TMIS、TIPS等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二代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国库核算模式由原来的国库内部往来转变为支付系统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国库部门走向资金清算的前台,清算方式的改变造成国库风险点前移。一方面加速了国库资金汇划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国库核算方式的转变对业务操作方式、各岗位职责、CA个人证书、重要空白凭证等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国库事后监督是运用资料及时对处理过的业务是否符合金融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再监督的过程.具体来说,国库事后监督是确保国库各项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防范化解国库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国库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开通了内部往来,参与大额支付系统后,国库直接处在资金清算的第一线,除了承袭原有的国库风险外,又承担了资金清算的风险,风险点增加了,风险问题就更加突出,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势在必行,但目前基层国库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消弱了抵御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全国地市以上国库全面加入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县支库和中心支库问开通内部往来,建立了以支付清算系统为核心、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为补充、相对独立的国库资金汇划清算体系;国库拥有独立的资金汇划渠道和结算方式,减少了国库资金清算环节,加快了国库资金的汇划报解速度。同时,国库部门依托支付清算系统平台,在办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挖掘潜能,逐步扩大国库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央行职能的转变和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推广使用《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以下简称新系统)以来,国库资金清算从单一、间接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  相似文献   

15.
魏丽婷 《浙江金融》2007,(11):40-40,1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国库工作向多面化、综合化发展。国库资金清算渠道拓展为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多渠道并存的资金清算模式,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由相对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国库会计核算系统(4.0版)运行,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摆脱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国库核算手段和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一)支拔凭证管理的风险。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使国库资金的汇划渠道更加顺畅,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大。支付系统开通后,国库部门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等方式划拔资金,而预算拔款凭证作为财政部门在国库部门拔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一是既未列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又没有象支票有防伪和使用有效期限,对其保管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二是财政部门填制预算拔款凭证时,只在第一联加盖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  相似文献   

18.
刘伟  薛辉 《黑龙江金融》2005,(11):75-75
一、目前县级国库资金风险或潜在风险的 成因 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的改变使资 金风险点前移。仅就县级国库而言,国库资金清 算和汇划“废除”了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 式,启用了“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 两种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从此,国库部门 便处于资金清算和汇划的最前沿,其直接参与 同城清算以及与管辖国库之间的预算资金收人 或拨付业务、国库“印、押、证”的管理、处理暂收 暂付、查询查复等重要会计事项业务,无疑增加 了业务风险隐患。突出地体现在挂账、解挂账、 异地拨款和查询查复等业务操作上。  相似文献   

19.
郭新红 《新疆金融》2006,(10):36-37
随着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的推行,国库资金直接参加全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清算,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等各项业务已由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统转换为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同时也使国库部门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的前沿,国库资金风险系数增大,风险环节增加,管理难度相应加大。国库资金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国库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到位或检查力度不够,而使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因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道德水准低或不按规定办理业务,导致工作失误或故意使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层国库业务的主要风险1.现代化支付系统加大财政库款支拨风险。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使国库部门资金汇划渠道更加顺畅,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大。支付系统开通后,国库部门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内部往来等方式划拨资金,而预算拨款作为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支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其管理方式却没有任何改变,既未列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又没有像支票那样规定使用期限。财政部门在填制预算拨款凭证时,只在付款联加盖国库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拨款凭证的收款联和收款通知在传递过程中极易被替换,形成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