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实质及客观必然性与紧迫性,指出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论证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中部崛起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改革是根据当前整体宏观经济状况提出来的以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供给端以满足需求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虽然这些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和东部地区发展比较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近些年表现出经济增长乏力,动力不强、速度放缓等现象,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阻.所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湖北省县域经济为例,研究分析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明确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河南虽然在中部六省中GDP总量达到1.9万亿人民币,但距国家对中部崛起的期望仍相差甚远。十二五是河南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中部崛起,为实现国家对河南的殷切希望,有必要对河南十二五经济发展前景作深入的分析,为中原振兴,为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一个FDI、人力资本与河南省内生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FDI、人力资本与中部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和西部在先天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植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相比较而言中部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上逐渐成落后趋势,以至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被认为是发展中部经济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就中部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关系。针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非均衡性关系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碰到的有关现实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省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种差异不仅为人们在观察中所感受,而且在实际数据的计量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岭回归估计方法,分别在湖北省、安徽省以及中部(六省)三个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比较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三个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东部地区,物流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经济增长也对物流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而在中部和西部,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提高中西部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技术将是中国未来中西部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技术效率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而来,反映了投入与产出关系的问题,而技术效率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以河北省11地市的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1995~2010年间技术效率变动情况,并对技术效率从时间上和地区分布上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增长2.1%,其中,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年均增长2.4%,而技术效率拖累区域经济的增长,年均增长为-0.3%,规模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变动的主因,反映了河北省地区仍处在粗放式发展的阶段.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暴露出的问题,对河北省城市的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河南省经济增长创造了高速度,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却越来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及各个地级市实际情况,详细阐述河南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区位因素、资源禀赋、政府效率和政策倾向等几个方面,最后针对所提出的问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出了大郑州、分区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吸收和利用外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部地区存在的"技术缺口"和"管理缺口",有利于中部地区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盲目的引进外资和利用国际直接投资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中部崛起"引进外资的瓶颈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戚威  李海东 《价值工程》2007,26(10):10-13
回顾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相关理论,引入灰色关联度方法,将其应用于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因分析;并以中部地区的S县为例,分析了影响该县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其结果符合S县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方法对于中部地区其它县域分析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入新世纪以后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又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适度经济增长转变;而转向适度经济增长,则必须突破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朱汉民  彭义 《物流科技》2005,28(2):8-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制造业物流外包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造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武汉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市做出建设华中物流中心的规划,将对武汉制造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尚扬 《物流科技》2021,(2):62-65
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商业活动的客观限制,拓展了发展空间。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企业原有的界限和商业活动边界,降低了企业的活动成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模式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极大地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提高消费者剩余。作为电子商务活动中产品实体完成交易的实现者的快递行业,其发展状况却不甚理想,落后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水平,这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确定影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不同因素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对电子商务行业及快递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OpenStreetMap公路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从规模效益、距离效益、空间联系效益3个方面对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紧凑度高,平均可达性最好,内部联系强度大,空间凝聚力强;长株潭城市群在人口及经济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中等联系层面网络趋于完善,一体化程度高,但空间可达性差;环鄱阳湖城市群综合竞争能力弱,空间联系松散且较弱,但空间可达性较好。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可以从重构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加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梯度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和促进产业生态绿色发展等方面寻找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手段之一。物流成为企业继降低物资消耗、节约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它在提高社会专业化程度、节约成本支出、减少环境负荷等所表现出的强大优势,最终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国未来物流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顺利度过最窄环境通道时期。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流量经济集聚扩散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流量经济效应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而流量经济的集聚扩散效应又是区域极化和均衡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流量经济的集聚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结合国内外关于流量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方向,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流量经济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流量经济的集聚扩散效应非常显著,并主要集中在浙东北地区;工业集聚和扩散能够非常显著地促进各种要素流的发展,流量经济和工业集聚扩散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关系;从流量经济的效果来看,流量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从宁波、慈溪和余姚等市县的发展情况来看,流量经济不仅提高了这些市县的经济水平,而且促进了它们趋于均衡发展的态势。因此,积极发展流量经济对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快皖江城市带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江城镇带是我国中部地区四大重要城镇群之一,是联系东部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安徽省近年来发展最快地区.该地带已形成铁路、水运、公路综合运输走廊,具有多方面的发展条件与优势.应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原则,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优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2005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讨论的重点话题和主题。“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方式、理念的进步与完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在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目标虽明确,道路却艰难。正视不和谐才能建设和谐。因此,我们应通过经济的“绿色发展”解决不和谐因素,置社会的和谐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基础之上。为此,本文分析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进而分析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继之解释何为经济的“绿色发展”?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解决现实中的不和谐因素,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20.
对发展济南市楼宇经济的几点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李娜  刘芳 《价值工程》2007,26(5):40-42
楼宇经济是以城市商务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楼宇经济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发展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