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美国、欧洲和El本等国家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情况,分析目前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征信体系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是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的经验,剖析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运行状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5年初,为不断扩大、充实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内容,总行提出了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的要求,近三年来,基层人民银行针对如何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除总行直接接入信用信息外,集中在地(市)的非银行信息,如公积金数据信息及电信信息陆续纳入了征信系统,但通过非银行信息采集实践我们也发现,随着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不断推进,采集范围的不断扩大,采集具体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日益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有效开展,亟待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苗挺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7,(10):63-64
本文比较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情况,对我国非银行信息采集面临的法律障碍、范围过广以及具体采集模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史晋  齐俊峰 《征信》2011,(3):72-73
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信用信息采集的重要内容受到关注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其采集的可持续性、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可以在采集、应用和管理之间达到成本和资源的经济性.分析当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与应用状况,认为非银行信用信息要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应用需要实现规模化的采集,同时,必须从采集初期就要特别...  相似文献   

6.
信用缺失是制约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非银行信息和个人信息尤为缺失,本文对非银行信息和个人信息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如何加快征信体系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沈燕 《西安金融》2007,(4):20-21
本文介绍了国外个人征信体系运作模式,分析了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开展征信体系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征信管理部门加大了非银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企业环保、法院诉讼、公积金缴存、注册会计师等非银行信息相继进入到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从各基层人民银行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实践来看,由于行业、部门在认识上的不一致和客观存在的许多制约因素,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全面的信用信息作为其基础保障,因此中央银行把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加强对非银行信息征集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力  张斌  沈艳红 《金融纵横》2007,(11):59-60
电信缴费信息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数据纳入全国征信基础数据库势在必行。本文对电信缴费信息纳入征信基础数据库开展了可行性研究,积极阐明软件研发思想和存在问题,以期在非银行信息采集上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中暂时没有全面集中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主要由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来完成。通过对电信、移动、联通、工商局、地税局等几家采集数据源部门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小微信息主体包括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要突破小微信息主体“融资难一发展难陷阱”,关键在于加快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服务于小微信息主体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信息主体特点的征信服务体系(即小微征信服务体系),以客观反映小微信息主体的信用风险状况,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小微征信体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性的非银行信息采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是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深刻剖析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运行状况,成为新形势下开展金融信用制度创新,使其更好服务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征信信息采集的广泛性与各部门信用数据封闭性的矛盾。目前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建设的全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不但要求做好个人结算账户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数据导人工作,同时,也要加快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主要包括社保、住房公积金、工商、税务、法院、公用事业交费等信用信息。由于我国没有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咨询、披露和评级的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15.
一、河池市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的存在问题 (一)征信法规不健全,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无法可依.当前,河池中支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责开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征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因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侵害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从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个人信息采集、使用等问题相关规定,结合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的现状,明确提出了规范我国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难点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自2006年在江西省率先采集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以来,先后采集了企业缴存公积金信息、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信息、企业环境违法处罚信息、个人和企业电信欠费信息等非银行信用信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困难重重,难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加快对非银行信用信息体系的建设.近期我们深入庆阳市公安、工商、税务、银行、技监、社保、建设、电力、电信等24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查。针对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中的难点,提出加快征信体系组织建设、建立征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强系统推广力度是做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问题1、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无法可依。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与《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责虽有一定联系,但毕竟没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征信法规加以明确,采集依据不够具体充分,不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侯冬松 《征信》2011,(1):42-45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目的与范围等不明确、更新不及时,个人信用查询授权不规范,被征信人参与信用信息处理权利不明,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征信主体和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因此,应制定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建立健全个人信息采集的有效管理制度,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使用、披露与保存应体现时消费者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