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贾伟 《经济师》2011,(3):6-8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亟需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增强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入对其研究,有助于我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逐步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建,我国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引领发展、自主创新促进发展、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如何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推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哪几个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1,(2):F0004-F0004
<正>2010年12月29日,"第六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成都市成华区、石家庄市桥东区、浙江省永康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国门商务区、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等单位参与论坛协办。论坛以"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推出了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赵弘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0~2011)》。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亟需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增强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入对其研究,有助于我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逐步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建,我国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引领发展、自主创新促进发展、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如何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推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哪几个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概念以来,总部经济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各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部经济是随着各大跨国公司总部在我国的迁入以及国内很多大公司总部的设立、迁移和集聚而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出现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城市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总部经济已经被很多大城市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中,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长春市应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及东北再振兴战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总结成功总部基地的发展规律及经验,对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3,(7)
总部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空间配置的思路框架,将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看作两个功能板块,推动这两个功能板块在不同空间上进行布局,进而实现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我国应加速总部经济发展,加速中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企业规模实力,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2012年9月"第八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作了题为《总部经济助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主题发言,本刊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总部经济"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文章利用空间理论和信息理论对"总部经济"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应更多地强调形成条件。在对形成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8.
《经济》2005,(8):46-49
据透露,总部基地的得名来自于2003年初的一次小型的学者座谈。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赵弘在描述当前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总部的生产力及总部迁移的经济内因时,所运用的“总部经济”这一概念顿时激发了许为平的灵感,“这正是我四年来苦苦深思的问题的最好概括名词。”许为平说,此前他一直在书籍和各种谈话中寻找灵感。早在1999年,许为平从英国留学归来开始“二次创业”时,他就一直在思考“选择什么作为第二个事业的起点。”许为平说,“若要跟上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对经济形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并在经济模式上进行创…  相似文献   

9.
刘威 《经济论坛》2006,(16):20-21
综合目前对总部经济的各种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在要素禀赋优势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包括跨国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将其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以及某一地区的企业总部与企业的加工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转移,实施集群布局,企业加工基地向土地成本低的区域聚集,形成一种新的经济空间组织结构,最终通过企业集聚效应产生外部经济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总部经济与中部经济崛起(一)总部经济是一种“三赢”的经济发展模式1.总部经济给企业带来收益。随着市场上产品与…  相似文献   

10.
陈静 《经贸实践》2006,(9):34-36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指在总部制定全球经营战略的框架下。从区域级层面上对区域内数个国家总公司的各项活动(生产、销售、物流、研究与开发活动、人才培养、融资)进行统筹管理和协调,并负责制定公司区域性经营战略的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力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于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也不断显现。中国日益受到跨国公司总部的青睐,“总部经济”现象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虚拟经济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虚拟经济是以价值独立化运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其产生的社会动因是社会经济目的的异化,主要载体是虚拟资本,作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应加以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贾丽艳 《经济师》2004,(12):75-76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肯定、推动以及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下 ,已成为强大的世界潮流。以加入WTO为标志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我国应对的策略应该是迎接挑战 ,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申贵根 《生产力研究》2001,(5):64-65,159
新经济本质上是建立在知识生产、分配、利用基础上的全球化的经济。其特征是知识要素在整个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知识将渗透到人类一切活动中去 ,是全方位的持续增长的经济。新经济崛起给中国经济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新经济 ,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发展信息产业要利用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 ,减少风险成本 ,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步伐。  相似文献   

14.
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聚集经济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城市和城市经济.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聚集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在具体分析聚集经济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说明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要闻浏览     
  相似文献   

16.
论范围经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亮 《当代财经》2005,(11):10-14
范围经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三者具有相容性,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共同基础。规模经济主要来自横向规模扩大带来的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扩展,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多元化是二者相容性的表现;集聚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深化,集群内企业横向规模扩大获得了规模经济,纵向规模收缩避免了规模不经济。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易明 《经济师》2002,(10):84-8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 ;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 ,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法规制度、推行绿色核算、开发绿色技术等措施来推动  相似文献   

18.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经济由于自身缺陷,难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使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而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引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但循环经济只是对市场经济“失灵”的补充,它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我国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建立起循环经济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两者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社会经济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mploys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to model the joint determination of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sectoral protection in an open federal economy. Polit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and policymakers as well as economic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analyzed.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onditional financial assistance on policy‐making in the aid‐receiving federal economy. We find that policy‐based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ends to reduce the extent of distor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olicy. However, if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strategic substitutes, state government induced policy distortions would increase, thereby detracting from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ditionality in reducing overall policy distortions in the recipient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