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榜理由:勇担社会责任 近日,跨国公司伊顿公司日前荣获了“2008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奖项,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已荣获六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奖项。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社会责任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定义,由此影响到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本文回避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分歧产生的瓶颈制约,将研究焦点锁定在跨国公司本身特质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影响。在文献评述基础上和明确现实需求与背景下,沿循“跨国化梯度”这一反映跨国公司与一般企业本质差异的维度,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通过空间细分方法构建由跨国公司母国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及跨国公司国际层面的社会责任组成的新的概念框架。新的概念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目的在于揭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各个不同概念、研究点及研究视角之间的关系结构,推进对整个概念框架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对跨国公司供应链社会责任内涵进行了界定,随后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强化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并指出,当前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供应链环节的污染转移,供应链责任管理形式化,供应链关系失衡,“验厂”结果失真以及我国缺乏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系统规制等五个方面。针对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对策建议;约束跨国公司的超强市场力量,建立良好、平衡的供应链关系;发挥供应商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积极作用;完善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达国家,90年代逐渐被各大跨国公司提升至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高度,这些公司纷纷成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建设的部门和机构,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浪潮在跨国公司继而在全球展开。作为加工贸易出口大国,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源起及其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的对策。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概念和源起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达国家,90年代逐渐被各大跨国公司提升至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高度,这些公司纷纷成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建设的部门和机构,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浪潮在跨国公司继而在全球展开。作为加工贸易出口大国,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源起及其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的 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张,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实力乃至超强的政治经济权力。多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而且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先进的理念。但据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的《2006跨国公司中国报告》称,部分跨国公司进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主要有两种理论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因各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决定了其在东道国,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一些特殊的社会责任。目前民间社会团体、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对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刻。如果社会责任标准有更多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以及加强对社会责任标准的执行监督,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社会责任问题也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甄别认识误区的基础上,从国际社会协作、跨国公司自律、东道国制度约束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制定和优化约束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行为准则,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东道国政府制度、道德约束等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对规范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此浪潮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机构到各国政府、跨国公司,都纷纷加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来。文章从国际机构、各国政府、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四个不同视野探讨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的事项如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等正受到全球不同群体的日益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强调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亦在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企业责任是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全面的责任体系. 最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公司强化企业责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强化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内的企业全面责任,到强化合规反腐的企业全球责任,全球公司的责任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全球企业界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叶军  林鹏  黑仲玮  田文静  李墨  童哲 《改革与战略》2010,26(8):144-147,171
目前国内各类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多是采取企业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政府评价等方式推进。从实施效果看,政府评价具有一定公信度,但由于主要是对优秀企业的表彰,调查的全面性不够;而企业及同行间的评价,受到维护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行业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有所削弱。文章选取公众这一独特视角,从民众对CSR内涵的理解、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行为的关注和满意度、对国内CSR缺失诱因的态度,以及对未来我国CSR推动力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期望依托调查内容覆盖面的扩展,进一步提升调查的公正性,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私”化的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朱励 《特区经济》2008,(7):130-131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私"化的贸易壁垒,具有劳工权益保护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对跨国公司的强烈依附性,跨国公司通过要求供应商提高劳工标准而转嫁社会责任,导致供应商生产成本增加,出口国因丧失其劳工比较优势而出口量减少。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壁垒与劳工壁垒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是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代翻版。我国应:一方面,逐步改善劳工待遇;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过程,坚决拒绝在现阶段采取与发达国家完全一致的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13.
李梅  田佳 《特区经济》2009,(10):110-112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成为全球性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视为一种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作为服务大众、经营信用、传导政策、调配资源的商业银行也应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在信息披露尤其是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框架和评估标准的差异分析,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Some analysts suggest that corporate-driv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s offer a new, and potentially bright, prospect of addressing global poverty and underdevelopment effectively. There is a growing academic literature that examines this proposition critically, often rehearsing debates about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however, the most useful question to ask is not whethe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itiatives will succeed in fulfilling the promises made by their proponents but rather what the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ten unintended – might be of expecting business corporations to become significant engines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current debates about CSR, and the emerging CSR discourse and apparatus, as a prelude to asking ‘What does CSR do?’.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以来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综述研究,对我国学者站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前沿和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日本和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且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时期,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更具有借鉴意义。日本理论界是如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有哪些前沿问题,实务界是如何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等等,都是需要从日本现存理论文献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和梳理的。本研究是在尽可能掌握日本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日本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所做的综述研究,以期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日本企业社会责任起到铺垫作用,更好地借鉴日本经验以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叶明海  王吟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99-101
近几年来屡次发生的召回事件,再度暴露了缺陷产品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重大伤害,也对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指出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对跨国公司的最本质要求就是以低碳技术承担环境责任。研究表明,在寡头垄断市场,不论是在一国封闭市场还是在多国开放市场,只要总收入价格弹性大于总成本价格弹性,跨国公司就能从投资低碳技术、承担环境责任中获益。具体机制是:跨国公司投资低碳技术,以无污染的方式生产,需求量可能下降,但世界市场价格上升,总收入提高、利润率上升、竞争力增加。  相似文献   

18.
花拥军  王冰  李庆 《南方经济》2020,39(11):116-131
综合运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长、短期社会责任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在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时,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论证了不同政策不确定程度下的效应表现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具备"累积效应",长期社会责任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强于短期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也具备"保险效应",会显著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融资约束的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累积效应"仍然存在,且会因长期社会责任"保险效应"加强而得到强化。不同产权性质下: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较小,且"双效应"更稳定;而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受经济政策冲击更大。研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呼吁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值得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motives of executive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abo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ir business. We distinguish three motives: one extrinsic (financial) and two intrinsic (ethical and altruistic) motives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motive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by means of a sample of 473 executives.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social aspects of CSR, executiv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driven by intrinsic motives than by the extrinsic motive. But also for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CSR intrinsic motives provide stronger stimulus than the extrinsic motive.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examines the causal effect of corrup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 the Chinese context. Using China’s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we employ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design to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substantially improves CSR performance. (2) Plausible mechanisms are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analyst coverage, where financial slacks and analyst coverage of affected firms increase after the campaign. (3) Th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exhibit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SR in firms with better governance and domestic firms. Overall,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anti-corruption on CSR and provide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s to enhance CS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