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雅芬 《民营科技》2009,(3):137-137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了推广使用,但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早期结构性损坏的问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内容和方法,以取得确定维修对策和加铺层设计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水泥混凝土的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过程的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艺彰 《民营科技》2009,(6):144-144
水泥混凝土路一般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好、耐高温、耐磨耗以及养护费用少等优点,从而作为一种高级路面结构形式应用较为广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成本高,养生时间长,维修期间交通干扰严重,一旦损坏难于修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裂缝的维修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朴顺子 《民营科技》2008,(4):174-175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了推广使用,但使用中出现了早期结构性损坏的问题。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内容和方法,以取得确定维修对策和加铺层设计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水泥混凝土的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过程的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较高的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和较低的变形能力及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均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如车辙等)等特点.路面早期损坏引起的病害,使水泥混凝土道路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谭卓升 《民营科技》2008,(10):172-17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变坏,以至出现各种类型的损坏现象。通过对现阶段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破损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防治与维修的方法。使其恢复路面原有的功能,使城市的道路景观更美丽。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路基的质量问题和结构层损坏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缩缝、胀缝、施工缝等各种接缝将砼板面分割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单元,接缝处的施工工艺成为整个施工工艺中重要的一环。重点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需要特殊处理的原因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路基的质量问题和结构层损坏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缩缝、胀缝、施工缝等各种接缝将砼板面分割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单元,接缝处的施工工艺成为整个施工工艺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需要特殊处理的原因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安华 《民营科技》2013,(5):126-126
水泥混凝土应用于路面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及行车荷载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损坏。现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模式结构组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也蒸蒸日上。在我国的公路路面中大多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耐久度强的特点,所以在我国的公路建设过程中倍受青睐,并且在今后将会更广泛的运用到不同等级的公路建设施工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路面也会出现一些损坏,其中以路面出现断板的现象最为严重,也最具代表性。现就水泥路面出现断板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析,并且总结出了一些相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路基的质量问题和结构层损坏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缩缝、胀缝、施工缝等各种接缝将砼板面分割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单元,接缝处的施工工艺成为整个施工工艺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需要特殊处理的原因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淑芹 《民营科技》2014,(9):178-178
由于施工质量、气候条件,以及随着重载货运车辆的快速增长,使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断板、局部沉陷等结构性的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一直影响和困扰水泥路面的使用和发展。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理,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东 《河北企业》2010,(6):79-79
<正>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夜间行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后修复困难成为限制水泥混凝土路面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应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路面破坏的原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伤断裂的产生、扩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指  相似文献   

15.
龙杰 《民营科技》2011,(9):273-273
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成倍增长,重车、超重车的超常行驶,使路面出现大面积损坏,严重影响道路行使安全,其使用性能将迅速下降。通过对这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调查分析,出现混凝土板损坏原因和病因主要原因是:设计、施工及管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日益增长,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损坏越来越重,路面平整度已无法满足高速公路行车舒适性的高标准。“白改黑”改造技术就是在原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础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使原来的混凝土刚性路面变为沥青柔性路面。文章介绍了上三高速公路沿线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技术的成功应用,总结了施工要点并对其相关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道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用于二、三级公路上,设计强度较低,这些路面在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几年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因为施工、养护等原因,加之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现有路面的修补任务也越来越重.对于如何修补破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越来越成为现阶段路面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道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用于二、三级公路上,设计强度较低,这些路面在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几年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因为施工、养护等原因,加之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现有路面的修补任务也越来越重。对于如何修补破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越来越成为现阶段路面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程效杰  李铁民 《民营科技》2009,(10):208-208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本文针对在汽车轴载重型化,连续荷载作用下造成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的情况,分析水泥混凝±路面严重病害的原因,针对板底脱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的目的,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