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晚期,秦王政为统一中国,于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起,发动了并吞韩、魏、楚、赵、燕、齐六国的大规模战争。到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秦王政自以为功过五帝,从此自称为“始皇帝”,并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注1)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中,很自然必须大力加强交通和通信工作。但秦代邮驿究竟发展情况如何,过去还没有看到明确详细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汉代邮驿交通,不仅国内“每三十里置驿”,而且还和朝鲜、日本、伊朗、罗马等国打通联系。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在汉代打通与西域各国关系后,就“立屯田于膏腴之地,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足见汉代邮驿交通范围已相当广阔。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改建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为西汉,公元25年至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统计的历史沿革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公元前2,140年)就有了国情国力的统计,如:当时中国分为九州,人口有1,355万。公元前2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4.
楚子乘职会师于临品公元前611年,《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着一个“楚子乘阳会师于临品”关于利用邮车蒙骗敌人的故事。原先,楚国、庸国本系联盟国,因为楚国遭受荒年大灾,同时又被几个邻国乘机入侵,庸国便背盟举兵叛楚。眼看敌军兵临楚都申息城下,楚人便想迁都阪高。有个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就制定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这就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有关计量的法令。古时的“度量衡”管的是“尺、斗、称”。“度量衡”—词—直延续使用到解放前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量的范畴越来越宽,涉及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因此,1954年成立国家专门机构时,认为“度量衡”已  相似文献   

6.
邮亭的来历     
“风透重裘寒不耐,邮亭驻节候天明”,是明代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于谦,为古代设在沿途、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邮亭”写的两句诗。我国早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便建立了完善的邮驿系统。据近年出土的云梦秦简可知:“十里一亭”,就是在要道上隔十里就设一亭(驿站),亭长隶属县令之下,兼有告警、捕盗等职责;亭长下辖啬夫,求盗等驿吏。武安君自起白刎之处杜邮,即为杜邮亭,距咸阳西门十里。同时,驰道从咸阳伸向四面八方,“十里一亭”的制度也推广到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邮驿,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我们伟大祖国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邮驿通信组织已具相当规模,从孔子的“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即可见一斑。秦代相沿,称邮驿为“邮”。据清《高邮州志》记载,今之江苏省高邮县“秦属九江郡,始筑台,置邮亭,称秦邮以此。”历经沧桑数千年,历代建制虽有县、州、路、府之别,而高邮之名,沿袭至今。全国以“邮”字命名  相似文献   

8.
解晓安撰写的《关于探索我国主要电信网改造的设想》系列文章之二(2001)年2╱3期,漏排了“全球、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1989—1999年电话用户线数量分配比例统计曲线”7幅图;之三(2001年4期)漏排了“全球、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1995—1999年网络用户线数量分配比例统计曲线”7幅图。特予补正,并向作者、读者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9.
根据《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办理储蓄业务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帐簿必须根据记帐凭证记载,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二)记帐必须使用蓝黑墨水。复写凭证可用圆珠笔及双面复写纸复写,红色墨水只用于划线和冲帐。(三)各种帐页(卡)过页、翻页时,必须将“帐号”、“户名”及“凭印鉴支取”等逐一填盖清楚。登完一页结转下页时,要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填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分别在摘要栏内注明“转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子部“95”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在移动通信方面主要重点支持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无线寻呼机的规模生产;科研开发的重点是数字移动通信。预测“95”末期(2000年)移动交换设备产量达150—200万线。移动通信设备(蜂窝、集群、寻呼、无绳)达500—700万部。  相似文献   

11.
热点报道     
“全国电信网滚动规划(1999—2003年)”通过评审 日前,科技司主持召开了由规划研究院完成的《全国电信网滚动规划(1999—2003年)》课题评审会,参加评审的有科技司、计划建设司、电信总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  相似文献   

12.
1874年10月9日,万国邮政联盟的前身——邮政总联盟宣告成立。为了广泛宣传邮政的重要作用,万国邮政联盟决定从1970年起把每年的10月9日定为世界邮政日。1988——1990年世界邮政日的主题是“邮政永远存在,遍布各地”。这个主题充分反映了邮政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无限生命力,并以其遍布各地的广泛性,揭示了邮政为社会服务的根本宗旨。邮政通信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既是人们相互联系的桥粱和纽带,又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邮政,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记录了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在先秦的典籍中,也有“烽燧大鼓”、“置邮传命”等记载。邮驿制度在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近代邮政出现后,才结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非典”袭击了中国大地。从2002年11月26日在我国广东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人,到2003年6月11日北京诊断最后一例“非典”病人,半年内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非典”病人5327例,死亡349例。世界上还有33个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了“非典”病人,总共报告病人8340例。2000年5月4日,一封主题为“Iloveyou”的电子邮件突然出现在众人的电脑上,它就是赫赫有名的“爱虫”(LoveBug)病毒邮件。它自动将病毒寄至本地电脑通讯簿上每一个电子邮件地址,还可以进入网络聊天室中。仅仅两个小时,它迅速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4.
赵莹 《当代通信》2003,(6):53-53
信息产业部以“信部科[2002]595号”文发布了“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IP中继媒体网关”、“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ATM中继媒体网关”、“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综合接入媒体网关”、“数字用户线(XDSL)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基于移动环境的电子商务应用层协议(非购物型)”、“ATM交换设备测试方法”、“光纤模拟传输用光发射组件技术条件”七项通信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谷和启 《当代通信》2003,(13):17-20
一、智能网的概念 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IN)的概念是美国于1984年提出的,智能网的定义中并没有人们通常理解的“智能”含义,它仅仅是一种“业务网”。目的是提高通信网开发业务的能力。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邮政通信网理论研究 我国邮政通信网的改进和若干理论误区的影响 ………………………………………………………(27——1) 关于邮政通信网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兼答魏铮 等同志…………………………………………(30—1) =、邮委委员“科技兴邮”笔谈会 “科技兴邮”势在必行…………………………… (28_1) 依靠科技发展邮政………………………………(28—1) 用现代科技促邮政发展………………………… (28—2) 邮政通信与科学技术……………………………… (28—3) 增加科技含量加速l鞯政发展…………………… (28—3) 为邮政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肖定才同志在1989年《现代邮政》第二期,发表的题为《邮政差错率适用休哈特P控制图》一文,与我商榷,对我在1987年编写的《邮政通信企业现代化管理基础知识问答》一书中,提出的把休哈特管理图(即控制图)用于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会出现“虚发警报”、“有警不告”两个问题和为什么休哈特P图对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会出现“虚发警报”和“有警不告”的三点理由提出异议,并冠以我举出不适  相似文献   

18.
回顾邮政史,公元前1400年殷、商甲骨文就有了明确的关于通信活动的文字记载。我国古代邮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唐等各个朝代都设有邮驿,主要传递官方书信,明代初年有了民信局和侨批局,方便了人民的信息交流。中国近代邮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890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国家邮政——大清邮政,  相似文献   

19.
我国邮攻发行报刊,一般认为是解放后开始的。最近,从贵州邮政英文资料中发现,清宣统二年十一月一日(1910年12月2日)起,贵阳邮局曾一度发行过“贵州公报”。1910年12月2日,大清邮政贵阳邮局署邮务总办杜达(英籍印度人)向北京邮政总巡察帛黎(法国人)写了一份报告,附有与“贵州公报”签订的发行合同(英文本),及“贵州公报”样张,该报每天出版1000份,其中500—600份自宣统二年十一月一日起交由贵阳邮局在本地发行,发行承包费用为每月公估银5两(票银),发行量增至1000份时,发行承包费增为8两。邮局要求报纸宣传邮政业务以增加邮政收入,报社同意在第一版标明该报在贵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报刊出版、发行的历史沿革中国的报刊出版发行有着悠久历史,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唐(公元618年到907年)时代,中央政府办的《邸报》由驿站寄递;明代(公元1368年到1644年)万历年间的《京报》,由民间设立的报房发行。近代中国报刊的出版和发行一般由报社、出版社自己经营,或委托派报业和书店发行,其中一部分则通过邮政渠道作新闻纸类、刷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