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也应运而生,把知识和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管理也逐渐提上议程.而隐性知识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项目团队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单元,所以有必要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考虑.本文通过研究影响隐性知识在项目团中转移效率的因素,并根据经济学知识创建了相关的模型,提出如何才能提高隐性知识在团队中的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
知识获取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创新的效率与成败。本文在分析已有知识获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而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获取特点,从知识的识别和转化、知识的转移和共享、知识的流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知识获取的路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知识获取效率的同时加快其技术创新步伐,以达到最大化组织价值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效应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位置、发展速度和信息交流,促进集群内经济主体的合作;从契约角度来看,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契约缺口问题;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萌芽阶段向初级阶段发展,并保证产业群由初级阶段进化到高级阶段;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和创造;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集体学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效率;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更加迅速;激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人才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变革性影响,然而数字规制政策作为解决数字要素外部性问题的政策工具,是否能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值得探究。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规制政策的外部性治理与数字转移成本效能,从数字要素投入与中间品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其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创新效率效应与中间品效应双重驱动机制,提出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理论假说;然后采用1989—2017年41个国家的跨国跨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数字要素的外部性治理,其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驱动效应有效弥补了数字转移成本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抑制效应,最终显著促进了各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跨国与跨行业双重差异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通过“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双重机制,破除企业数字要素投入障碍与合同中数据条款的非完全性问题,有效解决数字投入依赖度更高、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的市场不完全问题,从增进创新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层面提升了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成为驱动这些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渠道。本文结论为数字规制政策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内的知识转移及技术创新能力积累的相关问题。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联盟的核心环节和中心任务。联盟意图以及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联盟内部知识转移成效,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并就联盟机制的完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管激励契约对技术创新的显著影响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普遍关注,但以往研究多以显性激励为主。控制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管隐性激励契约,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应从非线性视角出发对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进行重新审视。本文基于创新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高管控制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三个维度构成;控制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当达到极值之前,控制权激励以积极性为主导从而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具有促进效应,但超过此极值,控制权激励的消极性逐渐凸显,转而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因此,保持适度的控制权激励力度、并对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进行合理配置是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测控装备传统的传帮带知识传承体系难以适应知识碎片化、人员流动化等新情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测控装备管理的隐性知识挖掘的方法。该方法将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应用到测控装备管理中,通过测控装备知识库的建立、隐性知识的获取及隐性知识的验证、结构化及知识库的维护及扩充等隐性知识挖掘流程的建立,有效改进测控装备的知识管理水平,提高测控装备知识传承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缔约能力不平等的问题尤其突出,契约自由法则受到威胁。国家有必要以立法方式适当干预交易双方的缔约能力,给强势的一方(电子商务经营者)施加更多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企业技术能力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是一个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别阐明技术后进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改进阶段和技术创造阶段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石油企业研发的最终目的,但由于石油科技成果存在内涵复杂、可表达性差等障碍,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移.为此,国外大型石油企业采用了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的商业化,主要方式包括:对技术创新活动采用了从研发到应用的一体化组织,技术管理涵盖从前期研究到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技术的商品化成为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和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技术研发,公司内部科研人员与生产等其他部门人员定期轮岗,利用内部网络、各种技术交流和培训等方式及时交流与共享技术发展与推广应用信息.实践表明,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与生产的直接联系,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物化型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已成为承载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过程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FDI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利用FDI技术溢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随着新型号的不断研制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技术创新课题呈现逐渐增多趋势。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原有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主要是基于纸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不透明、效率低,尤其是在人员变动过程中易造成项目的管理脱节;知识共享和研发成果展示严重不足,阻碍了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工作,急需建立一个技术创新管理、知识汇集和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管理研究重心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全球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影响。指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心必须进行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局部隐性知识向全球化显性知识转移,从微观知识向全球化宏观知识转移,从描述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转移,同时指出了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设计的创新产品研发契约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产品市场中低碳环保的产品设计受到消费者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生产者和研发方之间的研发合作契约机制,激励研发方在设计中提高零部件的绿色度,从而为企业供应链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在研发方绿色研发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的不同情景下,生产者作为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设计了包含版权支付和版权收益分成两个契约条款的激励机制。研究比较发现,当研发方的绿色研发能力为低水平的概率超过一定比值时,采用不对称信息下的版权甄别契约组合比对称信息下的单一契约更有效,这时生产商和供应链整体能获得更多利润;反之,采用单一契约效果更好。同时,契约激励机制使低碳研发能力水平高的研发方在甄别契约中获得更多利润,而低水平研发方只获得保留利润。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将心理契约与知识员工的管理相结合,成为学术界研究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建立了知识员工心理契约人口学差异理论模型,并通过对621份知识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性别、工作年限和技术职称对知识员工关系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感知有显著影响;换单位次数对知识员工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感知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有知识管理理论,以研发团队内部员工之间知识转移为研究重点,提出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通过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SEM)的分析方法,对该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订.揭示了知识接受方、知识提供方、人际关系、知识特征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以及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容忽视.本文采用DEA方法对我国1996~2008年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首先将技术投入产出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技术来源特点,设定不同的效率测算起点,并对各省份历年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成果生成效率波动不大,而技术成果转化效串有下降的趋势;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时代知识企业人才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企业理论讨论企业性质一般都是根基于传统经济形态展开的,到了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了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的经济资源,而隐性知识具有功能上的专用性、运用上的主动性、转变为显性知识和产权固化的困难性、计量定价的艰巨性和交易不易,决定了通过缔结长期契约运用隐性的经济性,据此我们发展了传统的企业理论,并且依据发展后的企业理论探讨了新经济时代知识企业如何确定拥有特定隐性知识的人才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技术转移可以成为不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各个创新主体都参与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应审时度势,确立国家技术转移战略.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岗位轮换与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岗位轮换是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人力资源专家看来,在组织中采用岗位轮换制,主要是将它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单位了解员工的能力、调整工作环境以及消除员工工作枯燥感的手段,对于岗位轮换在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作用则少有关注。对于岗位轮换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