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下,清华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智能多功能酶——MBP(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肝素酶。经过半年的中试,该项目课题组已稳定制备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平均分子量在2000~3000的超低分子量肝素。酶催化是构建绿色化学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中国用作防治血栓的生化药物——低分子量肝素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因此该项研究社会意义重大。据介绍,研究小组利用生物化工技术,建立了生产高效智能多功能MBP融合肝素酶的新工艺。他们首先在酶中加入荧光蛋白信号,可以快速追踪;其次在酶中加入容易分离的MBP蛋白,这样实验得到的肝素酶只需进行一步分离就能达到95%的高纯度。  相似文献   

2.
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能力,能降解木质素和腐殖质等,在染料降解及脱色、生物漂白与制浆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高产漆酶的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命名为Irpex lacteus TY-3。文章对菌株TY-3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漆酶酶活最适温度为35℃,热稳定性在20~30℃条件下最好;最适pH值为2.5,在2.0~3.0之间维持着较高的酶活,但pH值超过3.0后酶活急剧下降;Co^(2+)、Mg^(2+)、Zn^(2+)、Cu^(2+)、Ag^(+)金属离子对漆酶与ABTS反应有激活作用,其中Co^(2+)、Mg^(2+)作用最明显,而Fe^(2+)对漆酶和底物ABTS反应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漆酶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库,为漆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酶在超临界流体中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酶及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及酶的反应介质,对酶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催化作用和影响酶的稳定性因素,如反应流体、系统含水量、温度和压力、传质、夹带剂、载体等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超临界酶催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抑制胃酸分泌最强的药物,其特点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细胞中氢离子一钾离子一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改性的壳聚糖为载体,共价法偶联胰蛋白酶,制成抑酶肽亲和吸附剂,将其直接亲和层析牛肺提取液,分离、纯化高比活力的抑酶肽。抑酶肽抑制比活力为71 428 BAEE.mg-1,酶活性回收率为62.5%。该方法质量稳定,成本较低,吸附剂机械强度高,抗污染能力较强,非特异性吸附较小,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适于应用。  相似文献   

6.
苯酚废水对水生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催化降解废水中该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Fe_3O_4纳米粒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混合、共沉淀、交联的方法,制备磁性辣根过氧化物酶交联酶聚集体(HRP-CLEAs),并对磁性HRP-CLEAs的催化性能和处理苯酚废水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先酶后染整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纯棉织物经过生物酶整理,可以:1)去除织物表面绒毛;2)减少起毛起球趋势,改善织物的亲水性;3)改善织物手感,使之光洁柔软、滑糯;4)改善织物悬垂性;5)改善织物对染料的亲和性、得色量、均匀性和光泽。处理的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性,在现在环境形势极度恶化的情况下,使用纺织专用酶进行生产的厂家越来越多,工序的排列也不同,我们在试验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酶整理在工艺流程中的排列先后,对最终的整理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先酶后染工艺流程更为合理,可有效地提高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非水相体系酶催化反应属于酶催化研究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情况下,非水相溶剂的加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底物溶解度,以及降低水相中的其它物质反应,这样一来,便可以集中催化效能于核心物质之上,进而将生物催化过程的总体催化效率提升上来。本文就非水相体系酶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TTI)通常利用酶和底物水解致使pH值发生改变,配合pH指示剂,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或者是酶直接催化底物发生有颜色变化的反应,从而实现对食品品质变化的检测。酶型TTI具有稳定性强、成本较低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已成为时间温度指示器研究领域的焦点。本文对目前研究与应用领域的酶型TTI进行了分类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DMA精练酶在牛仔经纱前处理中对各项指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DMA煮练的牛仔经纱具有白度高、毛效好、强力损失小、工艺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玩具世界》2008,(2):61-61
聚丙烯等通用塑料因普遍存在抗冲击性能差的缺点而限制了其应用,如今我国科研人员采用辐射化学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缺陷,让通用塑料也具有高性能。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历经4年攻关,在共混高聚物相态结构辐射稳定化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攻克了高聚物稳定化的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高聚物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这一技术为辐射加工改性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奠定了基础,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测定方法一酶抑制法.结果通过对五种添加农药的蔬菜测定,其回收率为85%~105%,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酶抑制法可以用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2004,(1):227-227
苎麻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散热性,穿着舒适凉爽。但作内衣穿着时.由于产生刺痒感.从而使它的应用范围、服用性能等方面受到限制。四川成都纺织学院研究利用酶洗,结合砂洗可使织物手感柔软.使其刺痒感得到改善。利用纤维素酶及结合砂洗剂处理苎麻织物.能消除织物表面曝露的纱线头,使织物表面光滑。因为酶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一种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多数游离酶经固定化处理后,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能适应实际工业应用中的多次循环利用,且方便下游产物的分离纯化,其经济效益较高。现就几种主要的固定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脱胶煮炼SKD—305在苎麻脱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纺织经济》2004,(1):101-103
苎麻传统化学脱胶废水污染环境、强烈的化学作用影响纤维的综合品质不利于“绿色产品”的“绿色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脱胶煮炼酶SKD_—305应用于安徽省旌德麻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试样结果表明,脱胶煮炼酶SKD_—305应用于苎麻脱胶在用酸量、用碱量、用水量相应减少的平缓温和条件下.可以完成脱胶任务使精干麻获得优良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有机磷农药的种类和毒性、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种类、降解菌的获得、降解机理以及有机磷降解酶的应用6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光光度计建立一种简便检测β D 半乳糖苷酶(GAL)活性的方法。酶反应条件研究表明,在总体积为1mL的0.1mol/L柠檬酸反应缓冲体系(pH值为4.5)中含0.8μmol的底物邻硝基苯β D 吡喃半乳糖(ONPG),含相当于2mg左右蛋白质的酶提取液,37℃孵育30min后用0.5mol/L碳酸钠1mL终止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05nm波长测定的吸光度值最能反映该酶活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在3.92%~4.89%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3.8%,均小于5%;在所检测该酶质量浓度范围(1~2.5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当反应体系的蛋白含量低于0.5mg/mL时,酶活性不能被检出;每组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说明在所检测浓度范围内回收良好。因此,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等特点,适合一般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1、前言 纤维素纤维织物经酶洗后,其外观和手感获得较大改善。表现为织物纹路清晰,达到不烧毛而胜于烧毛的光洁程度;触摸起来有一种轻薄感,获得永久性的柔软手感;吸水性及保水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美国Biomet公司和麻省总医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E-Poly的新型材料,这是一种利用维他命E稳定化的交联低密度聚乙烯。维他命E是一种天然抗氧剂,可提高制品的寿命,如用于整体替代关节的植入轴承。  相似文献   

20.
曹颖 《化工管理》2022,(8):23-25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污染物隐蔽性高,易积累,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被人体吸收,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文章从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危害以及现有的修复技术出发,详细总结了包括碱性物质、黏土矿物、磷酸盐类材料、硫化物、生物炭、有机肥、有机药剂在内的无机和有机稳定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稳定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