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工业1998—2008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已从竞争型转向了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集中度对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为正效应,但对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剖析了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市场集中度提高提升市场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市场集中度对内外资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块化与垄断结构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的主导形态是呈横向一体化形态,具有合作竞争性质的模块化垄断结构。模块化垄断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保护这种高效的可竞争性模块化垄断结构,我们要重视其市场制度与规制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模块化:系统结构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物理模块、处理模块到价值模块,联系媒介、标准和性质趋向抽象领域和独立自由;从大型电脑、个人电脑到互联网模块化,硬件模块之间关系通过软件实现模块化,使模块化结构更加开放。模块系统利益结构由规模经济、局部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对立转向规模经济、差异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兼容,超级模块化和数码化是其关键;市场竞争、产权保护和金融选择等模块化利益机制推动了企业经营目标、模块化动力和模块创新模式演变。模块化不但有来自模块设计、模块化设计、“行路图”设计和组织模块化设计等自身竞争优势,也有来自数码化、创新文化、科学商业化和政府政策等环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个结论对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价值链形态演变与模块化组织协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国内外许多学者持模块化生产方式导致模块化组织的观点,但这只是表面认识。本文认为。价值链形态演变以及价值链边界的放松是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原因之一。而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则是价值链不断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着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一方面。协调生产方式的市场和组织在不断模块化:另一方面,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松散.并且以知识和交易等意识能力要素所决定的价值生产方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时代企业边界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大多基于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来研究模块化对企业边界变动的影响.较少见到运用数理模型的分析。本文在分析模块化时代企业边界的性质、企业边界变动的方式和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模块化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成本曲线法对模块的分解与整合、替代、去除、增加等模块化操作做了解释。结论认为,在模块化时代,企业边界变动的卖质是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模块进行的一系列模块化操作。 相似文献
8.
9.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市场效应: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步伐大致可以1992年为界限划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除少数几家谨慎进入的寡头整车商外,进入的厂商绝大多数为中小规模企业,且以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中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多,项目投资额普遍较小。这一引进步伐的意义并不在于引进了资金,引进了关键技术和加工设备,而是引进了观念,引进了现代汽车生产的信息和管理经验,为后到的跨国公司进入初步打好了各方面的基础。第二阶段,即跨国汽车生产寡头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潮阶段,其登陆的落脚点有两种:一是先以定牌整车为对象,以政策约束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汽车市场从2003~2006三年间经历了一个由喜到悲、由悲到喜的喜剧过程.演绎了一曲500-700万的慷慨战歌.逐渐由单纯走向成熟.并确定了汽车产业在生产领域的支柱地位.据专家客观预测.2007年-2010年在现有的产能条件下.新增2000万辆的期望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凹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Paula Basto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18(4):423-44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intra-fi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and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It is proposed that R&D expenditures enable a company to improve knowledge and assimilat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within non-routine collaboration activities. The hypotheses are tested by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ter-firm technical collaboration in Japanese Automobile firms during the years 1975–1995, using the method of first-order auto-regression on a panel data set.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D expenditure increases performance, but do not allow clear conclusions on the effects of collaborations. 相似文献
13.
Do laterally diversifying firms outlast new startups? Or does organizational inertia give the advantage to startups? We explore these questions here using the experiences of Americ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from 1885 through 1981. We advance and test an integrative model that allows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s of entry mode to vary across the firm's life cycle. We also compare the life chances of laterally diversifying firms by industry of origin, including especially bicycle, carriage and engine manufacturers. Findings show the potentially integrative value of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
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逆向物流通过对资源的再利用,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而汽车逆向物流是逆向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行业逆向物流决策和实施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是否实施逆向物流,以及怎样进行逆向物流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企业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中,随着价值链的延伸、分解和网络化,企业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价值网,价值的创造、交换和共享分布在整个网络中。在价值网中,逐渐形成了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组织模块,组织模块化构成了价值网的组织基础。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企业在网络经济中的竞争战略提供指导: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其所属的价值网的竞争,企业必须致力于构建基于价值网的竞争能力:模块化能力、控制协调能力、关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组织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理论界对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组织变化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沿单一线路推进——要么主要研究劳动力流动问题、要么主要研究产业组织变化问题。而很少有学者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为分析对象.运用实证方法对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组织变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效应.提炼、归纳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新结论。论文最后从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欠优化、劳动力配置不合理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模块化环境下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空间及策略选择——电子电器产业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模块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其影响触角正在逐渐延伸,电子电器产业即是其中之一。本文利用基于产品结构的产业分类方法对电子电器业的产品进行重新分类。通过构筑以零部件的技术变动性和市场需求特性为维度的空间结构图,可以看出,中国电子电器企业的竞争空间随着技术的变动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复杂程度提高而逐渐缩小,这是因为中国的电子电器企业过分追求享有模块化的加工组装便利效应而忽视了激励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此,本文从技术稳定型产品和技术变动型产品两个方面分别给出了中国电子电器企业的竞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