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制分流这场被人称为“静悄悄的革命”,在中国石化已经进行了三年,已有310个单位、3.6万人完成改制分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石化的结构调整。改制分流解放了辅业的生产力,形成了新的体制和机制,改制分流企业普遍运行状况良好,不少改制企业职工收入要比在国有企业工作时提高,用工总量由改制时的3.6万人增加到4.57万人,为社会创造了近1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
渤颂 《中国石化》2006,(3):33-34
国有企业的辅业要与主业分离,辅业单位实行改制分流,那么国有企业主办的集体企业本来就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为什么还要改制分流呢?  相似文献   

3.
改制分流企业(以下简称改制企业)职工权益的内容和实现形式与改制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改制分流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原则,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从国有资产的评估、职工身份置换的补偿、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劳动关系和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来保护改制分流企业职工(以下简称改制职工)的权益,以保证改制企业和职工真正走向市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功改制了800多家企业,分流职工13万人。这些企业改制之后,一方面继续服务母体企业,受惠于中国石化的扶持和国家的优惠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经过3年攻坚,持续重组改制,境内外上市,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集中力量解决了一些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在石化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面临的是最困难、最难突破、最需要突破的障碍。改革永无止境,减员增效任务长期而又艰巨,任重道远,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不懈,不断深化。非上市部分的改制分流就是推进“十五”减员增效,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跨越“生死线”,闯过“存亡关”,赢得新发展的攻坚战。这场与时俱进、意义非凡的战役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作为攻坚阶段重要战役和重要战略部署,在国有企业全面展开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已成为全党、全国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关注的改革命题。一、必须从国有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企业进入市场后竞争的不断加剧,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机构臃肿、人员过剩、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负担过重的…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八部委颁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裕人员的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改制分流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成为改制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任务。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天地新资产评估事务所(下称本所),作为实力雄厚的中介机构,根据国企改革的形势与要求,提出了改制分流的方案和层级,以超前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指出了改制分流实施方案的类型和关键环节。这里愿通过《冶金财会》以真诚的合作意愿,竭诚向广大积极改制的国有企…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8日,由武汉石化实业公司改制分流而成的武汉博达石化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行。这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集体企业改制分流试点后第一家挂牌运行的公司。它的改制成功,为中国石化系统集体企业的改制分流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9.
董巍 《中国石化》2005,(12):12-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国有企业要尽可能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党的政策层面对中国石化近年来实施辅业改制分流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虽然集团公司辅业改制分流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效显著,但是仍有个别辅业单位及其干部职工对实施改制分流态度不积极。这种不积极的态度,是由于“一个不清、两个担心”引起的信心不足造成的,即对辅业改制分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担心主体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担心本单位领导班子拿不出使企业活得了,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全国范围的改制分流工作开始启动。在改制分流工作中,无论范围大小,都有一项相同的政策,即“改制企业可用国有净资产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由此造成的国有资产减少,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冲减国有资本”。这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对全民所有制观念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10月17日至18日,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主输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这是继今年3月份改制分流工作会议后召开的第二次专题会议。就一项工作在一年内开两次大会进行部署,并且把企业党政工主要领导同时请来参加会议,充分表明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对中国石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历史作用,也充分表明了总部对改制分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这项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丁平 《中国石化》2003,(8):18-19
重组改制应有利于企业发展改制分流是我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我国国有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道必须逾越的“坎”,该项工作正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展开。改制分流是“抓大放小”的继续和发展,“抓大”就要抓好对整个企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分(子)公  相似文献   

13.
近日召开的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石化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实施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推进以改制分流为主要形式的减员增效,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改制分流成为当前及近一段时期内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去年以来非上市炼化企业改制分流试点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当前改制分流工作的一些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改制分流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石化进行减员增效,改制分流和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项改革,职工总数大幅度地减少,人员结构也日趋合理。但是近来油田系统“一线缺员”的呼声渐高,甚至有人认为,这一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削弱油田企业的发展后劲。油田企业一线用工现状如何,缺员严重到何咱程度,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15.
王鸣 《中国石化》2006,(10):29-30
仪征怡华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首批55家改制分流试点单位之一,也是仪化第一家成功改制的企业。仪征怡华商贸公司改制前已连续六年亏损,累计亏损达2600多万元。2003年4月改制后,公司一举扭亏为盈,当年就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实现利润613万元,年终股东分红率10%;今年1至8月份已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前后一亏一盈,反差为什么这么大?关键是企业改制后.通过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打造自主品牌和做大做强贸易主业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黄文 《中国石化》2004,(2):68-69
目前我们石化集团公司的改制分流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如何增强员工对改革的理解,及时把握员工思想情绪,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企业改制分流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制分流职工持股管理模式及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制分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分离辅业过程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简称“三类”资产),以对参加改制职工给予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的形式让渡国有资产,使分离的辅业单位改制创办成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改革模式。其核心是“两  相似文献   

18.
实行改制分流后,原来依靠母体公司“输血”的存续单位如何走向市场觅得生机?茂名石化机械厂交出了一份颇具说服力的答卷。 这个厂过去每年需由茂名石化公司补贴上千万元,其中2000年补贴1600万元,而实行改制分流后,2001年该厂在没有补贴情况下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44.01%,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润8.18万元。自主生存自主经营,开出良性循环的可喜开端。 茂名石化机械厂是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中型机械厂,过去一直以承担企业内部的配件制作任务为主,并由茂名石化给予补贴。实行改制分流后,在国…  相似文献   

19.
石磊 《中国石化》2003,(4):15-16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部署,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作为国有经济实体和经营主体的国有企业如何践行这一精神?四川维尼纶厂结合主辅分离和结构调整,以退为进,积极开展改制分流,努力探索实现辅业自立生存、主辅共同发展的改革模式,对进与退的辩证关系得出全新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曾跃林 《中国石化》2005,(12):37-39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近年来推出一系列企业改革改制的新举措,尤其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推出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政策,所涉及的人员众多,资产量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