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伟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27(12):47-50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2.
低产油井新型计量装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产油井的计量技术已研究多年,但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图从分离器的结构上进行改造,从而进一步改进工艺流程,达到提高油井计量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参照国外油井计量的先进技术,通过改造传统的计量流程,以达到提高油田计量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李跃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1,17(8):13-15
稠油翻转计量分离器及其油井产量密闭计量工艺,采用计量设备进行容积式连续计量,该技术在计量设备内设翻转器和两个计量腔,计量时液体轮换通过两个计量腔,使其计量过程象流量计一样密闭、连续.解决了稠油油井产量计量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减少了计量误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又为钻井试油、"三次采油”、高含水期稀油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油井产量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5.
6.
付志臣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4,(5):19-20
影响油井计量准确度的因素不单纯是计量方式和计量仪表的问题,而计量间分离器的液—气分离效果,采、集、输系统压力的相互干扰,掺水、热洗、汇管、油井来液等流程切换阀组存在的渗漏,都直接影响油井计量的准确程度。下面结合近几年油井计量工作实践,简要叙述影响油井计量准确度的几个相关因素,以供从事油井计量工作的同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无源控制多相计量技术在油井计量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分离器计量和人工化验含水不能满足单井计量需要以及现有多相计量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对管式气液旋流分离技术、气液分离无源控制技术及相关配套计量工艺技术的研究,该技术经现场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为目前计量站油井多相计量工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通管式油井气、液计量分离器的技术要求、计量性能、校准设备、计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对单容积、双容积和具有气储存方式的连通管式油井气、液计量分离器的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单井计量时数据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文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0,16(11):31-32
在油田的生产管理中 ,原油的计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原油的交接、油藏管理以及油田的科学开发等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油田的管理水平。为了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 ,提高原油计量水平 ,我们二连油田于 1993年从美国EXAC公司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EX830 0系列纯油质量流量计。通过几年的使用我们认为该流量计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 ,是一种可靠的计量器具。质量流量计的原理和结构流体在旋转的管内流动时会对管壁产生一个力 ,这就是科里奥利力 ,简称科氏力。EXAC系列传感器内部有两根平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新井技术经济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原理,探讨符合原油生产特点的经济界限值标定方法,旨在为油田企业实行目标管理,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确定打新井的经济界限产量提供直观的方法和参数。以制定的经济界限值作为油田开发工作中打新井的最低要求,才能使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2.
油井计量采用的双容积单量方法.增加了地面建设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站内多井计量时很难及时进行油井产量的计量。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井口传感器记录抽油杆载荷与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信息,确定出泵的有效冲程,再由固化在仪器内的数学模型求得油井产量。该计量技术通过长庆油田24口井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不同产量下的测试误差分析可知,油井产量越高,测试结果越准确,对产量大于10m^3/d的油井,平均误差仅4.3%。 相似文献
13.
郭雪茹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1):52-55
文章主要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油井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问题,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不同油井含水经济极限模型,井据此将油井分为A、B、C、D四类井。同时,运用单因素影响分析法,反算油井可承受的最低油价、最低开井时率及最高单井年操作成本,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油井管标准体系的现状,在对国内外油井管标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油井管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以等同采用API、ISO油井管标准为基础、以“突出重点、突出技术、突出需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我国油井管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油井泄油器故障模式分析与改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河油田开发井自控式泄油器故障的统计分析,找出了该种泄油器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故障原因以及油田生产实际,将原泄油器滑套控制装置改为采用密闭弹簧钢球结构,并进行故障模式分析,消除了自控式泄油器的故障原因,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油井管驻厂监造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加强驻厂监造工作的相关措施,从而强调了实施油井管驻厂监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油井管的质量要求,指出了油井管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主要有管体本身的缺陷(理化性能不符合要求、无损探伤不符合要求、几何尺寸超差和通径不合格)、表面缺陷(裂纹、内折、外麻坑和表面擦伤等)和螺纹缺陷(黑皮扣、颤纹、乱扣和螺纹参数超标等),分析了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缺陷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油、套管损伤的严重性。指出:造成损伤的技术原因是套管的质量问题,驻厂监造是落实技术标准、保证油套管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为了保证油套管的质量,必须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标准及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石油企业联合站破乳剂加药计量和加药速度调节的现状,对常用流量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变频控制原理,提出应用工程数学技术,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一种计量和控制的新方法,并以孤岛采油厂孤一联合站为例,进行了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