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原油外输计量中部分标准执行和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标准适用性改进建议,从加强标准实施、制度完善和计量器具的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了标准执行效果和流量计、含水接受器等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射线型原油舍气、含水率自动计量系统是基于油、气、水三种不同介质对一定能量的γ射线的吸收不同。通过检测γ射线穿过油、气、水的混合物后的透射计数。经过理论计算。实现对原油舍气、含水率在线分析。工作方式为全自动在线连续测量。该计量系统设计新颖、测量准确、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操作。特则是修正了由于原油中舍气(乳化或游离)对含水率测量的影响。使该仪表在安塞油田原油计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浅析含水原油油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量的计量与计算是石化行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性工作,在先进的计量工艺条件下,科学准确的计算方法是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对于含水率超过2%的原油的油量计算提出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马雷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20(11):31-33
江汉油田王一联合站是一座“五星级油气站”,主要担负着王场及周边油田的原油脱水、脱盐、脱气和原油集输等任务。目前,原油“三脱”处理集输量已经达到1000t左右.是江汉油田分公司原油生产的关键单位。 相似文献
7.
外输原油含水需控制在0.5%以内。2012年打井泄压造成站内集输系统各节点含水持续居高不下,极大的影响原油正常外输,影响时间长达35天。2013年,通过对各节点含水因素分析,找到了影响各节点含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措施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4年在打井泄压期间控制集输系统各节点含水不上升,保证了外输原油正常外输。 相似文献
8.
9.
当前采煤机摇臂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应用现有基于共振波谱法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对煤层厚度准确检测,其检测效率低,不满足采煤作业要求问题,引入自然γ射线法开展对其新的检测方法设计研究。基于自然γ射线法的煤层厚度辐射、基于辐射强度衰减程度的煤层厚度分布、采煤机摇臂煤层厚度连续检测误差校正,提出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对比实验方式证明,新的检测方法与基于共振波谱法的检测方法相比检测精度明显提高,检测效率更优,在实际应用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11.
尤道繁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9,15(9):17-19
介绍了低产油井计量的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影响计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根据计量车的主要优缺点、提出了4条改进意见:①小型化问题;②在线含水分析仪的现场标定问题;③工控机抗干扰问题;④工作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甘丛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7,13(9):20-22
编制计量检测体系文件时,仅按照CB/T19022.1是不够的,还必须参照完善检测体系的原则要求。在编制文件过程中还应考虑本企业的类型、体制、规模和环境条件,文件中只应写入与本单位有关的要素,符合本企业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傅光洁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9,15(10):30-32
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供水计量工作,采用先进的检定工艺方法——标准流量计法检定水表,从而使得检定水表过程与水表实际工况相仿,提高了水表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量,缩短检定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管道泄漏监测在成品油管道输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品油管道泄漏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关键是泄漏报警及泄漏点精确定位,介绍了航煤管道利用负压波法进行泄漏监测定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石油企业联合站破乳剂加药计量和加药速度调节的现状,对常用流量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变频控制原理,提出应用工程数学技术,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一种计量和控制的新方法,并以孤岛采油厂孤一联合站为例,进行了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
17.
电机车受电弓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电力机车的安全运行,需要实时监测机车供电装置并进行智能判断,故障出现时能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此设计了受电弓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并对传感器检测原理、看门狗电路、视频切换电路及通信电路进行了应用研究,最后对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该系统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国内外近15年中输油管道漏失监测技术的研究状况跟踪比较,简要分析了各种监测技术的监测原理和优缺点,得到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输油管道漏失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