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盆地茅口组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的影响,茅口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晰,影响了对茅口组储层的识别和评价。通过基于谱反演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减弱茅顶强反射对下部地震反射的影响。以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得到能较好区分储层和围岩的弹性参数,从而预测了储层发育的有利区。研究表明:纵横波速度比属性能较好地区分储层和围岩,预测结果显示茅口组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储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带附近区域,预测结果与实际井情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2.
陆西凹陷M31块九下段火山岩试油试采获高产工业油流,运用岩心、分析化验、地震、测井、生产动态资料,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对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研究区下一步的评价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历来是油气勘探的难题,本次研究通过对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沙三段火山岩岩性、岩相、喷发旋回、期次、分布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火山岩优势岩性、岩相带,探讨了火山岩储层的控制因素,再结合本区的油源条件及源储配置关系确定了有利的勘探地区,为后续火山岩勘探和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M区多目的层、重力流沉积背景,储层埋藏深、横、纵向变化快、精细预测难度大等难题,在对地震数据、地质数据和测井曲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应用拟声波阻抗反演和叠后地震衰减属性技术预测了砂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储层内部含油气性分布,精细刻画出有效储层的分布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落实有利目标区,实施井位部署,已实施井位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南合作区内储层河流相砂体具有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等特点,给井位部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精度三维地震在平面储层识别与预测上体现出较大优势,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通过三维地震最小泊松比预测储层在开发1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区块北部遇到困难。2018年重新处理解释和反演以及持续深化地震多属性研究,提出了平均泊松比、时间厚度与瞬时振幅等地震多属性综合评价储层的方法。经过近3年的井位部署应用实践,储层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开发效果明显,完钻井静态I+II类井比例达到90%。  相似文献   

6.
刘爱平 《化工管理》2015,(8):110-111
埕海潜山位于歧口凹陷南部埕海断坡区,由一系列北东展布的前古近系潜山构造组成,该区紧邻歧口生烃凹陷,发育多套优质储层,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地区.2009年针对其中部的张东潜山高部位部署风险探井g1井,于上古生界奥陶系峰峰组试油获得高产气流,证实了埕海潜山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深入研究了埕海潜山构造、储层和油源等油气成藏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提取振幅和频率类属性,开展奥陶系灰岩储层缝洞预测,对下一阶段预探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磊 《化工管理》2014,(15):125
针对利用单一属性预测深层浊积岩结果无法界定灰质泥岩和砂岩边界,无法进行浊积岩储层有效预测与描述的难题,对DY凹陷中带浊积岩井区实钻井进行了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区受灰质泥岩影响,常规地震方法难以准确预测该区有效储层,但是振幅类属性和频率类属性与储层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强度和瞬时频率联合拓展属性方法研究,划清深层浊积岩中灰质泥岩与砂岩边界,与实钻井吻合率高达80%。该方法突出了储层的特征,提高去灰质浊积岩描述精度,解决了薄层浊积岩砂体描述的地质难题。  相似文献   

8.
裂缝作为一种有效的储集空间和连通孔隙的重要通道,是储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的限制,加之火山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采用地震方法预测裂缝往往难度较大。地下岩层裂缝具有多尺度的特点,不同尺度裂缝在其强度、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主要利用测井响应和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利用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包括相干体、曲率体、倾角方位角等。  相似文献   

9.
港北斜坡区早在60年代就进行了勘探,在沙河街组钻遇油层,但由于产量较低,又零星分布,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存在构造落实难、储层预测难、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钻井资料出发,在层序划分、油藏模式建立的基础上,运用相干数据体、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结合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地质综合分析,预测储层有利相带和储层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本区受多幕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多期不整合,研究区内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岩性和“三面”因素控制,即主要受最大湖浸面、不整合面和断面控制。  相似文献   

10.
Z油藏阜三段的开发工作一直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制约,优质储层展布规律不清。本次研究以阜三段储层特征及滩坝砂沉积沉积相展布为基础,结合地震反演预测,摸清砂体平面发育特征;同时针对薄层储层高孔低渗提出大井距水平井网布署建议,并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分段压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新海27块顶部低阻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形态、储层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底部隔夹层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部署实施试验侧钻水平井获高产。在推广优化过程通过加强老井试采和水平井个性化设计,再次部署实施水平井5口,新增日产油能力85t,实现了顶部低阻油层规模建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曙103井区钻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研究,认识了该井区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对该井区杜家台油层储层进行沉积相及微相划分,描述了储层沉积微相特征,并分油层组建立了储层沉积模式,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裂缝性火山岩储层的改造工艺措施研究较为有限,严重地影响了对储层特征的认识。本文主要对影响裂缝性火山岩储层人工裂缝破裂与延伸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裂缝性火山岩储层改造工艺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了地震属性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和多波地震属性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储层含气分布的预测精度。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地震复合属性与含气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有地震数据资料推导出无井区目的层的含气量分布。运用纵、横波地震属性的多波差异性对初步预测的结果进行约束处理,实现对目的层的含气性分布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镇泾长8油藏储层沉积环境复杂,储层物性差、岩性致密、孔喉细小,泥质含量高,储层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强,油层薄、夹层多,储层流体流动困难,需要在确定储层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压裂技术。本文以镇泾长8段为例,对在用压裂液进行性能和伤害研究,优化液体的配方。结果表明:优化的低成本低伤害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压裂施工要求,岩芯伤害率小于25%,且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优化后的压裂液体系较优化前岩芯伤害率更低,伤害率仅24.3%。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潜山油藏作为一特殊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强,造成了油层动用不充分。为改善开发效果,有必要在落实储层分布特征,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基础上,开展水驱开发综合调整,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文章通过调研提出了对该油藏的开发的技术对策,并对该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作为资源巨大的非常规油气,受到勘探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因素制约。通过已有钻井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较高的频率衰减梯度响应。为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页岩气单井产量,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分频处理、提取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开展页岩含气性预测、优选页岩气藏的"甜点区"。该技术在实际资料的应用中,与实际钻探情况吻合程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页岩含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在西北部广泛发育,向西南部逐渐演变为滨浅湖。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孔渗相关性较好,主要为孔隙型储层。粒间、粒内溶孔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沙坝中十分发育,且微裂缝的发育有效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所以河道微相、滨浅湖沙坝与裂缝发育带的叠合区域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后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总体来看,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54区块主力气层上古生界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砂岩岩性气藏,储层致密,非均值性强,有效储层薄且相对孤立分散,含气富集区不明朗,开发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开发难点问题,利用AVO烃类检测及叠前参数反演技术对主要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厚度、有效储层厚度及含气性预测,在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了含气富集区。以地震储层预测成果为主要依据部署实施开发井54口,Ⅰ+Ⅱ类井比例较勘探阶段大幅度提高,开发效果良好。该区块的开发实践表明,所运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行之有效,值得同类气藏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世鹏 《化工管理》2015,(7):189-190
鄂尔多斯探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从南至北表层覆盖有巨厚黄土层,也有沙丘及风化砂岩等,且厚度纵横向变化较大,潜水面变化不定。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薄,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华北分公司在鄂尔多斯探区南部及北部实施了多个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本文针对鄂南黄土塬区复杂的表层结构和隐蔽油气藏特征,分析了聚能炸药震源激发技术,在解决震源子波不稳定和下传能量不足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提高反射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改善资料品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