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管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会加大R&D投入的强度吗?本文以我国2006-2008年度披露了R&D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A股为样本,考察了高管的政治关联对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高管的政治关联及关联级别对企业的R&D投入有正向的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政治关联这类有价值的关系资源有利于高管对R&D投入做出积极的决策。本研究对于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内在关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2012—2021年煤炭行业26家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煤炭上市公司安全投入与短期企业竞争力和长期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并研究技术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对短期(当期)企业竞争力存在负向影响,对长期(滞后二期、三期)企业竞争力存在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在当期会对安全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的负向关系起到削弱作用,但在长期,技术创新对二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规模、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表明,规模、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相关;规模会影响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水平的S形关系。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作为研究样本,就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以及企业成长性对研发投入产生企业效益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短期效益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显著促进作用仅存在于当期;研发投入滞后期对企业长期效益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种负向抑制作用在当期和滞后初期不显著,随着滞后期延长显著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呈现倒"U"型;企业成长性对研发投入产生短期效益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对研发投入产生长期效益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市大数据企业概念的讨论,选出符合要求的部分企业,以其2011~2013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因子分析法计算其经营绩效得分,进行经营绩效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实证检验,并揭示其各个能力因子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大数据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其当期 、前一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成长能力与其前两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官员激励视角研究了在现行政府治理架构下,官员晋升竞争与财政分权对政府研发(R&D)补贴的影响,并将R&D补贴和治理环境内生到企业决策模型中,探寻我国企业R&D投入激励不足的原因。实证检验表明,传统以GDP为考核标准的晋升竞争显著降低了政府对企业的R&D补贴,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也会减少政府研发补贴,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所处地区治理环境对企业R&D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政府干涉越少、寻租空间越小,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研发活动,R&D投入强度也随之提高。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快地方政府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模式已从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逐渐转变为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腾飞的模式。资源型企业应加大R&D投入,开展自主创新,试图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检验资源型企业R&D投入的价值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沪深两市资源型企业2007~2009年的R&D投入数据以及相关财务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基于R&D投入因素,通过对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改进,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企业R&D投入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发现,资源型企业R&D投入会对资源型企业未来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上市公司,R&D投入可能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并反映到企业价值即股票市价当中。但是,R&D投入在带来公司价值提升的同时也能增加风险。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大R&D投入,创新资源型企业已有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创新研究,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改革,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带动企业持续R&D投入活动以及对R&D投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规模、债务水平、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与R&D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证实: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利于R&D投入;负债对R&D投入具有制约作用;股权集中有利于R&D投入。国有控股、管理层持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与R&D投入的关系受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在企业成长和成熟阶段,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而在企业衰退阶段,国有控股有利于R&D投入;在企业成熟阶段,管理层股权激励不利于R&D投入,而在衰退阶段,管理层股权激励对R&D投入有促进作用;在企业成长阶段,“两职”合一可能有利于R&D投入,在成熟和衰退阶段,“两职”分离更有利于R&D投入。  相似文献   

9.
以2006年~200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是否具有业绩后果。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政治关联程度与企业以托宾Q值度量的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正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该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是一种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和提升企业业绩的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源,对于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该政治资源的业绩后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 2011~2015 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企业研发效率, 实证分析了不同政府补助强度下政府补助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正 “U” 型关系: 当政府补助强度较低时, 随着政府补助强度增加,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却降低, 存在企业利用政府补助 “补血” 或 “贴金” 的情形; 而当政府补助强度达到 26.17%时, 政府补助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开始出现拐点, 此时随着政府补助强度的继续增大, 企业的研发效率才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与价值链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利用1998—2010年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和相关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及其沿价值链不同方向扩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纯制造类医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纯制造—扩张类医药企业,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创新实施价值链上的业务扩张可以改善其盈利能力;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与价值链扩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沿价值链向研发环节与营销环节的扩张都能有效提高、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公司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其面临的投资机会与现金流量的需求不同。为减少财务困境成本、避免投资不足,需要充足的现金流量才能支撑公司的健康成长。如果违背公司成长性规律,可能造成投资失误,甚至威胁公司的生存。因此,文章在建构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从成长性视角出发,研究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投资支出、成长性与现金流量、投资支出与现金流量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成长性公司的投资支出与现金流量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成长性高低,其投资支出与现金流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低成长性公司的投资支出与现金流量的敏感性要高于高成长性的公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先进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方法计算了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震荡中有所提升,东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大于西部。以此为基础,基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R&D经费投入、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科技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逐步引入高管团队特征变量、CEO变动变量、CEO变动变量与高管团队特征变量交互项对因变量研发投资及技术创新绩效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O变动对研发投资和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CEO变动可以部分调节高管团队特征对研发投资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高管团队持股与年龄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任期异质性和教育程度异质性与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主要源自于具有导向性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美范围内工业制造行业的 209家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结合企业 2009~2015 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和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可用倒U型曲线来描述,R&D 投入具有动态边际效应,研发投入为销售额的4%时,企业相应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水平。最后,本文建议企业应该加大R&D投入力度,同时注重研发投入的最佳阈值,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选取2011~2015年中国航空工业18家上市公司的指标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其股权布局、技术创新及业务管理3个层面的因素对绩效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国有持股比重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呈显著倒“U”型,且以营业利润率(OPR)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时其临界值为56.06%,而国有股比例均值是52.03%,尚处于临界值内,由此可知目前的国有持股尚能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但以总资产收益率(ROA)回归时则有超出临界值(51.32%)的风险;还有股权的集中程度、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对绩效均有正面影响,但后者有1年的滞延期;而销售成本率对绩效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发补助通过两种路径影响企业价值,不同规模企业融资实力、财务约束的差异导致补助影响企业价值效果的差异。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以股票回报率、财务业绩和市场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代理,对研发补助影响企业价值的效果及其规模差异进行了检验。发现补助并不能显著增加企业价值,但中小企业的研发补助显著增加了企业价值,对补助的负作用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为评价和改进我国补助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8.
郭宏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2):76-83
本文以创业板35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创业板公司自身特点,从基本指标和发展指标视角设计创业板公司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基本指标包括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指标,发展指标包括创新研发能力、企业管理技术阶层和全体职工基本素质水平,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创利能力等。依据所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创业板公司的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将样本公司分为发展能力高低两组,分别从所属行业、资本结构、公司业绩因素、公司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对两组样本公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1)创业板的355家样本公司总体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创新能力、营运能力和行业发展能力相对较差。(2)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行业信息技术行业集中度较高并且成长持续性效果较好,而第二大行业新材料与新能源行业成长持续性较差,究其原因是我国新材料与新能源是新兴起行业,行业总体水平较差,需要加强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