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寒潮来袭,许多高科技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紧迫性.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态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利用这一规律实现良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从产业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一方面可以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个整体上量化的掌握,便于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策略,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获得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产业集中度指数对河南省2000~2006年20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我们的结论是,Porterd和Krugman的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并不适合所有的产业;产业集聚要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增长,关键是培育河南省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技术、资本、管理和品牌方面的垄断优势;河南省总体的竞争优势在全国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加紧培育产业的垄断优势就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一、产业集群既是企业聚集,也是品牌聚集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众多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品牌集聚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纵观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难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品牌凝聚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共同属性、价值等核心要素,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产业集群缺乏具有核心内涵的集群品牌,品牌建设大多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整体安排,普遍存在对集群品牌重使用、轻维护、不建设的行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策略:明确集群品牌建设主体和品牌培植模式,形成品牌建设规划;加强集群企业协同管理,建立和提升品牌联动效应;建立集群品牌识别系统,规范集群品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公共服务载体。最后,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了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强劲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浙江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同时由于其仍处于成长和完善的时期,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完全形成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正如单个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在一定区域内聚集且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也拥有自己的区域品牌,它是指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其发展都离不开品牌的支撑。尤其在新兴产业中,当众多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时,谁重视品牌、谁打造品牌,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近年来,扬州市以LED和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光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伴随着产业优势的不断提升,扬州市的自主品牌培育是否得到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跨国公司借助其有效的产品线策略,在使品牌得到快速扩散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游戏规则。我们的博弈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利用其在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声誉上的巨大优势,跨国公司的产品线竞争不仅恶化了本土企业原有市场的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延伸产生了挤出效应。改变这种困境的政策选择是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进行激励,而非限制跨国公司的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产业间新的组织形式,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综述和归纳了众多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各种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集群产业集聚、集群组织与生产方式、集群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0.
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来源和动态变化,以及产业政策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形成中的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主要有三个来源,即由国家特征决定的比较优势、由产业内企业内生的竞争优势和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部门支持体系。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变动形式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一些“上游”产业政策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但其效果和作用也显示出很强的产业特定性。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间分工是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本文基于长三角地级市企业数据,在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上用E-G指数测算了长三角二位数产业的集聚程度、三位数产业集聚间的分工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溢出效应,从中揭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对整合离散的产业集聚,形成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通过三个步骤锁定地区竞争优势:①产业集聚内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使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离散化,进而导致次级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并产生了产业间的溢出效应;②随着分工的深化和趋于稳定,地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获得提升;③在区域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原有产业集聚被锁定在区域溢出效应明显的区域,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以上过程的累积循环形成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提高县域工业的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问题,利用地区优势生产要素、周边地区先进产业发展所形成的需求条件及市场机遇选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来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和促成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作用来促进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对于建立县域经济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利用微观分工的理论 ,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脑体产业分离的重要趋势 ,分析了脑体产业分离和脑体产业再分离的内在原因 ,既而指出了脑体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在脑体产业分离的全球化时代 ,企业如何应变局势 ,如何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以及如何融入全球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14.
产业聚集度是衡量某一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分析某一区域产业的聚集度,对于正确把握该区域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此从区位商的角度对河北省产业聚集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河北省产业的聚集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以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一件产品的生产被分割为不同的企业生产,一件产品的竞争力实质体现了整条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群体企业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供应链群体企业要求跨区域走向集中发展,以降低远距离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当产业集群出现集聚不经济时,这些利益共同体也需要向某一地区进行跨区域群体投资,本文试图从供应链竞争的理论依据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研究并提出了企业跨区域投资的三种模式:①众星捧月式的群体投资模式;②以价值链为主导联结的群体投资模式;③以生产要素共享为主导联结的群体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现代产业横向上的相互交融,使得我们很难判断一小企业在传统产业结构里的具体位置.同样,发展什么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变得模糊下清了。现代经济以知识为主的高级生产要素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有形低级生产要素,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趋势。在这个条件下,本文将传统产业结构纵向糅合并横向切断,分析商品的形成过程及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归纳出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三个核心元素的横向产业模式。警示企业或区域寻找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横向产业,是更切合现代产业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We use a formal value‐based model to study how frictions—incomplete linkages in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hat keep some parties from meeting and transacting—affect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capture. Frictions arise from search and switching costs and moderate the intensity of industry rivalr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efer industries with less, but not zero, frictions. We show that rivalry interacts nontrivially with other competitive forces to affect industry attractiveness. Firm heterogeneity emerges naturally when we introduce resource development. Heterogeneity falls with frictions, b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creases. Overall, we show that introducing frictions makes value‐based models very effective at integrating analyses at the industry, firm, and resource level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9%-9.5%,实际增长率应保持在8%左右。为了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提高消费率的重点是调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待遇。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增加资源供给的同时,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战略性产业选择的目标是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转移到现代化的基础上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业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战略性任务。要防止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来源的“空心化”。由于市场竞争,生产集中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生产要素不仅向优势企业集中,也同时向优势地区集中。  相似文献   

20.
At the center of Schumpeter's theory of competitive behavior is the assertion that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difficult to sustain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More recently, this assertion has resurfaced in the notion of hypercompetiti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wo large longitudinal samples of firms to discover which industries, if any, exhibit performance that is consonant with Schumpeterian theory and the assertions of hypercompetition. We find support for the argument that over tim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significantly harder to sustain and, further, that the phenomenon is limited neither to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nor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ut is seen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industries. We also find evidence that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increasingly a matter not of a single advantage maintained over time but more a matter of concatenating over time a sequence of advantage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