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具体的贸易目标,尤其是能源产品的贸易目标对中国煤炭、化工、油气、新能源行业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进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并对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情况落后于预期,中美贸易额也相比往年同比下降较大,这些因素为中美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及未来的经贸合作前景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低碳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变革深刻影响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推动燃气行业向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多元化和生态链低碳化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向绿色转型给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给天然气行业带来供需失衡、现货价格走低和产业链震荡,使油气公司面临经营风险和转型压力;行业变革使得燃气行业面临存量市场总量缩减和上游主体进入下游市场争夺增量机会的双重压力,面临来自于一体化油气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立体竞争。燃气行业需要形成"资源池"和"渠道池"应对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燃气企业需要以技术创新寻找对冲绿色溢价的方法和路径;燃气行业要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十三五"时期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一体化和头部化等特征,燃气行业应以低碳发展和融合发展为抓手,通过在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领域开展投资与合作,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煤炭开采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对其影响路径的分析有助于制定政策应对疫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通过对煤炭产业链、煤炭价格、煤炭运输、企业微观生产与运作等影响路径进行剖析发现: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煤炭供给全面恢复,而其下游产业复工复产延迟导致煤炭短期需求锐减;煤炭进口受疫情影响短期暴增,随着供给恢复未来进口量将下降;煤炭价格受短期内供过于求影响持续走低,形势不容乐观;微观上,疫情并未对煤炭生产与运作造成严重影响,且对煤炭企业复工复产影响逐步缓解,但宏观形势倒逼煤炭生产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开展中长期订单合同管理,有序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及能源产业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与其他全球性能源危机进行比较,发现了此次疫情危机的“突发性”、“全面性”以及“双向性”等独有特点,并对疫情前后全球能源大国的能源产业链发展趋势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疫情冲击下能源产业链的“四阶段”模型,认为能源产业链均会经历“突发期”、“应对期”、“报复回升期”以及“缓和期”4个阶段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最后从“四阶段”出发,对疫后能源产业的恢复以及风险防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2年,受新冠病毒疫情、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中国能源政策特点主要是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地位再次凸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合理安排节能减排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更加聚焦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关系能源领域的顶层政策出台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国内外能源形势依然复杂,国家政策仍将以加强能源供给安全保障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节能提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高质量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随着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煤炭供需出现阶段性失衡,煤炭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首先分析了疫情对煤炭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从煤炭生产和进口两个方面考察疫情对煤炭供给的影响,并深入研究煤炭下游的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受疫情的冲击情况及对煤炭需求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疫情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并对2020年煤炭价格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疫情对煤炭供需影响差异较大,在供需失衡、国际油价暴跌等背景下,未来的煤炭价格将继续承压向下。最后提出了深化煤炭供给侧改革、完善煤炭价格调控机制、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能源总量自给率、油气自给率、煤炭自给率等3个方面对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了系统评价,重点分析了油气自给率低导致的能源供应风险。之后分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我国的能源效率,认为环境和能效也是能源安全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并提出了做好煤炭深加工规划,创建碳捕集与封存产业链,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以及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路径设计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及在全球的蔓延,美国WTI原油期货从每桶60美元一路跌至45美元,使本就疲弱的全球石油石化市场雪上加霜。在页岩油气开发、绿色低碳革命、信息化智能化等革命性技术的冲击下,世界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目前石油石化行业需求减缓,产能过剩,市场格局正在急剧变化,中国推行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意味着新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已经显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趋势正在加速,全球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本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主动拥抱新能源革命,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成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使石油需求骤降,从而引发国际油价的暴跌,油价跌回20年前的低位。从理论上说,油价暴跌将使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的价格优势凸显,从而导致水电、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削弱,影响新能源的发展。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低油价对新能源的影响有限,并不会阻挡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除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新冠病毒疫情后的复苏考验,全球油气市场呈现出4个“变”和5个“不变”:全球石油市场生产主体没有变化,“欧佩克+”减产机制仍然发挥作用,以布伦特、WTI为主的油价体系仍然发挥决定作用,低碳绿色的能源转型趋势没有变化;全球油气供应走向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美国在全球油气行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更侧重能源供应安全,全球能源消费心理变得更为低碳和绿色。2024年,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新能源蓬勃发展、局部性地缘事件突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油气市场将迎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1.
煤炭消费步入平台期、供应已显宽松迹象、企业财务状况尚未根本性改善等行业发展现状与态势,一定程度决定我国煤炭行业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的发展韧性。在战疫情、促复产背景下,2020年一季度煤炭产量快速恢复,而煤炭消费量没有同步,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预计疫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长期需求,打破煤价正常运行周期,考验煤炭企业生存能力。同时,疫情也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的新基建、加强煤炭储备的全产业链配套要求、新兴产业领域阶段性降低发展预期和进入门槛等难得机遇。后疫情时期,为有效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煤炭企业树立底线思维,以生存求发展;强化"瘦身健体",聚焦核心业务;抢抓机遇、深化合作,科学布局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对全球及我国经济、能源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煤炭行业上下游均遭到重大冲击。阐述了新冠疫情对我国国内和国外煤炭市场的影响,展望后期煤炭市场走势,提出了促进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建议。研究认为,疫情对煤炭需求的冲击要远大于生产端,阶段性加剧了国内外煤炭市场供需宽松局面,导致市场价格短期内剧烈下跌。建议煤炭企业加强对煤炭市场的分析研判,坚持按需组织生产,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共同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货膨胀高企,大国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全球原油贸易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西降东升”,美国、中东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西升东降”的特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美元/桶左右;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替代东北亚现货价格成为世界LNG价格高位引领者,世界LNG流向快速从亚洲转向欧洲,欧洲能源转型回归现实使得LNG重要性提升,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煤炭与核能重新得到重视。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进一步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合作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一度发展较快。但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原因,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规模大幅下降;投资结构出现分化,油气类投资相对稳定,新能源投资异军突起;投资区域进一步向欧美以外的地区集中,“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能源投资占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比重持续上升;央企、国企仍是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主要主体。未来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规模可能仍会延续“L”型走势,但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主的油气类投资仍将保持活跃,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能源类投资规模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地缘政治因素比重将显著上升,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可能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集中。在新形势下,要确保海外能源投资健康、稳定、有序开展,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智库研究单位等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浩吉铁路开通对湖北、湖南、江西等"两湖一江"地区煤炭市场影响的问题,分析了近年来"两湖一江"地区的煤炭调运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域经济及煤炭需求的冲击、浩吉铁路的竞争能力及实际发运情况。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两湖一江"电煤需求下降6.5%、湖北省下降16.3%;浩吉铁路打开了"北煤南运"的新通道,较原发运通道各有优势,其后期发运量将逐步提升;由于"两湖一江"煤炭市场供需两侧的一增一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出要继续加大对湖北及周边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尽快恢复;要继续发挥好浩吉铁路和原有供应通道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保障区域用煤安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纪仁 《广西电业》2005,(12):11-13
未来15年。中国能源发展实行的是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因此.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如何,不仅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很大作用.而且对电力资源开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国电力的70%以上是火电。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世界油气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四低"(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将成为新时期油气行业的新特点。未来5年,全球油气供需将保持宽松,油气价格有望维持相对低位;油气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重组整合可能增加;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但主导因素将从资源转向技术与市场;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反映亚洲市场的油气基准价格有望逐步形成;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贸易格局,中美谋求建立新的竞合关系;各国能源政策将更加强调低碳、清洁,加快天然气发展仍是现实选择;油气作为主导能源地位仍将延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可能放缓。中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供需宽松可能常态化;中国将加速油气市场化改革,并推进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升级。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疑将成为国人2020年最为深刻的记忆和伤痛。新能源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常规电源一道发挥重要托底保障作用的同时,其受到疫情的冲击要远甚于水火等常规能源。总体来看,疫情的肆虐虽给新能源开发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也为其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化险为安、转危为机,促进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新能源开发企业必须面对而且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以来,全球油气行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冲击,勘探开发投资总额大幅下降,国际大油服公司及时调整战略,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精益运营,并把数字化作为战略重点,积极开展低碳业务并进军新能源领域。从国际大油服公司的做法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以精益创效益成为油服公司在新时期获得新发展的核心思维;市场化是工程技术服务向集约化、精益化发展的推动力;数字化"蓝海"是国际油服公司转型的重要领域;油服公司谋划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讨论了非常规油气能源的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产业的影响,得出了我国具有巨大的非常规能源储量与开采潜力,尽管地质条件与开采条件复杂,仍然取得了较大的地质勘探及开发进展,对煤炭产能需求、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市场等产生冲击,从而进一步压缩煤炭产能、促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重煤炭清洁化压力。最后提出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来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积极的转型升级拓宽传统煤炭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