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大发展世界
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 相似文献
2.
3.
生物质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样,面临价格高的难题。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刺激了生物质发电的蓬勃发展。2007年4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工作的启动,再次给生物质发电平添了一抹诱惑。然而,诱惑多了,人们往往看不到下面潜藏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发电现状
生物质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理论生物质资源约50亿吨左右。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全文针对影响林木生物质发电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电力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没有内部化的问题,比较了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的环境成本,在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核算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的相关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11):37-39
从终端能源供求来看。中国主要是缺油、气。中国的终端能源长期以煤为主.缺油少气.在未来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行能源,走向绿色、纸碳能源时,也是缺油少气,所以中国要特别注意缺油、气的问题。中国农村缺少油、气的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生物质主要在农村.生物质可以转化为油、气、电,应尽量用于转换成油、气。 相似文献
8.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发电企业碳减排的施行对我国践行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燃煤发电企业与生物质发电企业为例, 运用资源价值流方法, 在分析全生命周期流程企业经济成本与碳足迹的流动和结转的同时, 探讨各阶段经济成本与碳排放, 有助于企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碳控制和碳减排。经计算, 生物质发电经济成本高于燃煤发电, 但每kwh 燃煤发电的碳足迹是生物质发电的6.05 倍, 在仅考虑市场经济成本条件下, 传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优势, 但纳入环境效益和低碳经济因素,生物质发电则更有潜力。从生命周期阶段来看, 两者90%以上碳足迹均来源于生产阶段, 在此阶段如何寻求碳减排有效途径对企业低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第1个获得生物质发电CDM减排量签发的中节能宿迁项目为例,根据该项目实践经验,从CDM开发注册、运行监测到周期核证,分析讨论了CDM在生物质发电项目中的相关要点,包括CDM开发过程、内容及基准线情形分析、运行监测流程及建立CDM监测管理体系等。对于同类项目将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期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链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然而生物质电厂必须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行。本文针对生物质电厂盈利能力差这一现实问题,以电厂利润最大为目标,考虑燃料的收集、运输、预处理、贮存及使用环节,建立了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链的多期非线性优化模型。研究在现有的发电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下,电厂能否通过调整发电量、燃料收购量及燃料掺烧比例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本文通过将模型应用于东北某生物质电厂,求出电厂最大年利润和相应的决策变量值。证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厂可以通过改变燃料收购和使用模式,提升其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秸秆电厂投资运营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江苏省秸秆发电的现状,并根据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认为秸秆发电在江苏省还有发展空间。分析了秸秆电厂的工程造价和发电成本构成,论述了秸秆电厂运营的特点和提高秸秆电厂项目投资效益的途径,提出了需要国家政策扶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燃气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较小,发电用气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较低,平均上网电价较高。当前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政策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定位不清晰;天然气资源保障存在不确定性;气电燃料与设备运维成本偏高;上网电价的定价机制尚待理顺;电力市场改革快速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电力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电源结构向低碳转型;中国天然气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气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供给宽松期叠加市场化改革加速期,促进发电用气成本下降;燃气发电电力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这些都是天然气发电产业的机遇。展望"十四五"期间,实现"十三五"气电装机规划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受经济性制约,"十四五"期间气电发展节奏的不确定性较大;生态环境约束背景下,中长期天然气发电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路径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为充分了解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后对发电成本及环境效益的影响,计算符合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风电接入容量,建立了风电最佳接入容量优化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容量火电机组在不同功率下的煤耗特性变化,并通过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补偿调动火电机组调峰积极性;引入火电排污成本以充分体现风电接入后的环境效益,加入弃风惩罚费用来保障风电优先调度。采用粒子群算法并结合主动搜索技术(active explore bas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EPSO)对模型进行求解,有效解决了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以某地区实际电力系统为例,计算得出了在最经济运行模式下的风电接入容量,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风电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评估接入分布式发电(DG)后电网企业的综合效益成为指导企业决策的主要依据,为日后电网整体规划挑选最优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综合效益的基础上,从DG接入对系统网损、扩容投资、售电损失、生态环境等综合社会效益方面产生影响出发,分析各个部分相应模型,完善整体综合效益量化模型。以电网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经济性约束条件,保证DG的合理运行。由算例分析可知,电网企业整体社会收益增加,可实现经济接入并带来利润。既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又为电网企业应季规划电力分配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煤计划电”环境下开展火电厂边际利润分析具有现实意义,火电厂边际利润分析涉及变动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主要项目,介绍了单位变动成本的主要测算方法和要点,用Excel回归分析工具演示了测算变动成本项目的耗用量与发电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边际利润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发电企业的会计成本和边际成本测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分时段的固定成本分摊模型,同时对算例进行了具体测算。 相似文献
18.
伴随环境污染问题滋生的热电联产方案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热改造项目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对该项目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及经济评价。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创新地提出了热电联产改造项目新增成本费用与收益的界定方法。并通过财务评价,得出该项目经济合理性的结论。最后对该项目投产后的运营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评价结果表明,T厂2×330MW机组供热改造项目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为T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周边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