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产业创新系统”框架,从知识和技术领域,参与者、网络以及制度三个维度对制药业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后得出:制药产业创新活动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我国制药产业必须遵循其演化规律,在组织与监管模式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与配合,才能逐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与突破。希望通过总结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演化规律,为我国制药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在艰难和困境中,开始“二次创业”——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于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出现了许多阻碍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既有认识、政策、人才、体制、投入等环境和体制问题,又有产业规化不具体、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重点不突出、产业规模不够大、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率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功效还不突出,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3.
刘刚 《工业经济》2007,(3):42-47
由于转轨过程中所存在的制度性因素以及政府、企业具体运作过程中的操作性失误,当前我国工业的产业组织总体呈现出规模经济水平不高、专业化协作程度偏低、地区间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企业运作绩效不高等不合理状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合理制定并实施产业进入与退出政策,以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我国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摩托车产业面临转型和急需高新电子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之际,由无锡创立达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08摩托车电子应用技术创新研讨会”,在我国摩托车产业集群中心重庆市顺利落下帷幕。此次会议目的是为芯片、电器装备、整车等摩托车产业链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推动全产业链联合创新,并建立摩托车产业电装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包装工业》2013,(11):12-17
为提升我国包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包装产业绿色转型进程,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三家作为核心发起单位,联合包装产业链中积极投身于绿色包装技术进步的优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绿色包装产业联盟")。联盟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并发布了  相似文献   

6.
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优于其他产业,该结论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结果还表明了我国典型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同典型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强,最后本文对这一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如何有效配置创新资源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为分析对象,依据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的区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分别测度了创新投入在两种创新方式下的效率值。结果表明:原始创新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最高,但经济效益产出弹性最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的影响,但对经济效益产出却产生负向的影响。此外,政府资助、金融支持、产学研合作、市场结构等因素在不同创新产出指标下对创新效率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加大原始创新投入扶持力度、调整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投入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经济共生体。共生技术是产业集群的生命线,促进产业群簇共生及持续提高产业群簇共生系统创新力和竞争力。产业集群共生技术创新动因趋向集成化,从创新动因角度看,共生技术创新模式分为外力推动型和内力驱动型,其典型组织模式有官产学研、企业技术联盟等,其有效实施途径有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组建重点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呈现出多极化特点。国外中药产品高附加值化、营销理念现代化给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技术优势加快中药产业市场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中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来细分市场,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产业创新路径选择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平 《工业技术经济》2010,29(3):124-129
以广东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广东产业创新中的技术进步因素贡献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得到两个结论:(1)广东产业创新中的技术创新水平仍较低,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还不及劳动贡献,广东产业创新仍具有劳动密集的产业特征;(2)虽然在模型中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其贡献较少,广东产业创新路径选择是一种引进外资、借鸡下蛋式,主要依靠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外溢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摩配》2007,(10):77-77
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摩托车产销第一大国.但这掩盖不了摩托车产业低水平增长带来的困境:一方面是巨大的产能扩张.另一方面却陷入低技术、低质量、低利润增长.国产摩托车虽走出了国门.却只能进入中低端市场。  相似文献   

12.
天然纤维素纤维无限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创新时代 2006年,一个被创新定义的时代给了我们无限创新的目标和飞翔的引擎。自主创新定义下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在中国最大的传统产业——纺织产业中这些创新无不发生在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四种基本形态--蜂窝型、专业市场领导型、主企业领导型和混合型一定抽象意义上的划分和特征分析入手,推演基于不同组织架构和分工协作体系视角下,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与产业升级可行路径.以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为例,从实证角度剖析了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和重要性.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化和升级是组织架构、外向关联度、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协同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网络产业组织,可以极大地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网络以及模块化的研发组织模式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的网络组织因素。因此,政府的制度供给应着眼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网络以及模块化研发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医药包装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全国包装业生产总值的10%以上,大大高于整个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增长率为22%。在全球经济趋暖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和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2004年,医药工业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幅可达25%。在新产品、新药剂型层出不穷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增强企业的创新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能力。方法对技术创新风险因子进行横向解剖,从本质上分析技术创新风险的来源及对其的控制。结果与结论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技术创新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因此,要加大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风险控制管理力度,从而降低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观意识风险。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创新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文章首先分析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目标层次;然后探讨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方向,提出衰退产业的信息化到新、绿色化创新和生命技术创新是其基本方向;最后阐述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路径,具体分析了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和创造全新产业等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高技术人才短缺,创新效率低下等等,因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DEA方法中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2R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行业间的差异,并根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增强产业竞争力.链合创新是一种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合作创新.构造一个由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产业链合作创新系统,该系统中制造商激励供应商是一种典型形式.本文分别从静态、动态、合作模式分析链合创新机制.研究表明,在合作模型下,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投入程度最大.但现实中通常会陷入"囚徒困境",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