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3种常用稠油降粘输送方法的降粘原理,并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针对掺稀降粘法,利用欢喜岭油田稀油资源替代部分稀释剂的稠油降粘方法更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稠油开采油井工程分析设计软件包是在充分总结稠油开采实践的基础上,面向稠油开发过程中各类油井开发的工程分析设计的计算工具。不仅能对蒸汽吞吐工艺、井简降粘工艺进行参数分析与优化,也可对稠油电加热开采、掺蒸汽、掺稀油、掺化学剂等降粘条件下的温度压力场和抽汲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是适用于稠油开采任意井型、多种机型、多种杆型、多种泵型的工程分析设计综合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3.
史卫东  王东生 《化工管理》2014,(33):137-138
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开采的稠油密度为0.93克/毫升,常温状态下如摩丝状、黑色不透明、在地层和井底流动性能良好、在油管举升过程中越接近井口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差、如果不采取降粘措施33℃就失去流动性而停产;目前采用掺稀油管线和混合油管线双管生产、稀油通过空心抽油杆在井下2000米处掺入油管与稠油混合达到稀释降粘采出地面,掺入稀油密度为0.80克/毫升或以下、掺稀油系统压力为8~10MPa、稀稠比为1.15、机械设备主要有16型与18型抽油机。监控示功图是该油田及时掌握油井工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常生产时每小时都必须对比分析。该油田示功图与常规油田相比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研究解释深层稠油井示功图的改进方法对于普及功图知识、判断油井故障、降本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电泵井多处于稠油区块且绝大部分采用掺稀生产,为提高其系统效率、使生产参数更加合理,开发了电潜泵掺稀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可对环空掺稀和空心杆掺稀两种降粘工艺下的电泵井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下泵深度和排液量,优选电潜泵泵型和泵级数,优化油井的工作参数,选择符合功率要求的电机、电缆等,计算井下压力、温度、泵效、功率、效率等工况指标。  相似文献   

5.
稠油脱水工艺的研究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稠油对原油脱水系统的影响,并介绍了在稳定原油脱水生产过程中,通过开展药剂实验选型,采用改造稠油与高温重油单独脱水工艺、提高温度以及运用稠油掺稀油原理,加大分水器处理量,合理调整参数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脱水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难题.为今后稠油脱水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和稀油的生产过程中,对油井产出液的含水率测定,经历过化验、含水分析仪两个阶段。含水分析仪在测定稠油含水率时,黏液粘在含水分析仪的探头上时而测得含水率100%,时而含水为零,含水分析仪在稠油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油水密度差的特性,通过两个液位计的位差计算出井流物的含水率。在油井的生产中期以前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蒸汽驱采油时,蒸汽注入的热量和干度对稠油降粘开采至关重要,而所有蒸汽驱采油都存在注入蒸汽热损失且主要发生在井筒段,因此,蒸汽沿井筒的热损失和千度损失计算的准确性对蒸汽驱开发效果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井筒注蒸汽中的主要参数对热损失的影响,对蒸汽驱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胜利油田高采出、高含水和低采油速度的现状,研制了具有降粘洗油效果的强化冷采降粘体系,对体系的降粘性能、原油匹配性能、油砂洗脱性能以及物模驱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降粘体系在微动力下可降低不同油藏稠油粘度90%以上,常规降粘率达到99%以上;体系具有良好的油砂洗脱性能,对不同油藏稠油的油砂洗脱率达到91%以上;物模驱油效果评价研究表明,体系可提高1#井稠油驱替效率15.5%,含水降低10%;该井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体系浓度为0.5%时,最佳注入量为800t。  相似文献   

9.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稠油的开采和集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叙述了稠油的现状及性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稠油降粘工艺技术,通过深入研究稠油降粘技术,以此为我国稠油油田原油的开发提供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降粘效果前提下,降粘措施费用低、经济效益好是降粘措施实施优选的决定因素。本文将井筒降粘措施费用分为初期投资、日运行费用两部分分析,利用专业软件计算出相同降粘效果时,不同降粘措施所需初期投资和日运行费用。并提出根据不同生产时间需要的总费用对井筒降粘措施排序优选,避免单一从初期投资或日运行费用评价的不完整、不合理性,使经济对比评价更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11.
正智能化是买不来的,企业必须有一支自己的技术全面、软硬件过硬的管理队伍。1月2日晚8时,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10-6井站计转站中控室里,当班人员谷延粮发现751井电流升高,对比远程功图,发现载荷上升,随即和班长刘清毅对该现象进行诊断,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掺稀量不足,导致稠油进入井筒,引起电流异常,需要加稀处理。他们通过远程控制,立即调大掺稀参数,两个小时后,功图显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稀油紧缺、稠油举升与深抽工艺适应性差、稠油井作业难度大、机采井数不断增加等难题,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相继实现4项成果转化、2项技术引进、4项自主创新。其中稠油井掺稀接力举升装置、尾管悬挂装置、机抽井口高压变换器等3项工艺在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0年在现场推广应用以来,解决了稠油开采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稠油、特稠油的开采效率,原油日产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斯坦KMK石油公司拥有肯基亚克盐上稀油油田和稠油油田,稀油油田建设4座计量站和1座处理能力20×104t/a的稀油处理站。随着国际油价的上升,KMK石油公司拥有的稠油资源将启动开采。稠油油田开采初期产液的去向依赖现有的稀油处理站。稠油进入稀油处理站将给原油处理带来一系列过程变化。基于现有的原油处理能力,不同的进站稠油参数将影响处理过程参数的变化。就稀油处理站现有的工艺流程进稠油量的最大化,从而节约稠油油田开采初期原油处理环节的工程投资,满足稠油试采初期的原油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西北油田不断研究具有特色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自主创新形成了稠油掺稀开采、化学降粘、储层改造等十大技术系列,破解了稠油开采难的"魔咒",一举跨入我国陆上十大油田之列。来到塔河油田,星罗棋布的采油树静静地散布在戈壁深处;入夜,点点灯光在苍穹下熠熠生辉。谁也想象不到这里曾经就是被称为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国石化西北油田人用聪明才智创新勘探开发新理论,用不懈的努力发明新工艺、新技术,用一个个世界领先理论和技术,破解了超  相似文献   

15.
针对草古1潜山稠油油藏注汽热采效果不佳的状况,根据不同区域地质、油藏特点,先后应用井筒电加热、电喷泵及阀式泵泵上掺水等以井筒降粘为主要目的的新工艺开展了冷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实现了该区块的高效规模开发,同时也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的草古1冷采系列技术,为制定企业相关生产工艺标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鲁克沁油田集中掺稀系统是指稀油经稀油提升泵通过加热炉,输送到集中掺稀增压泵站增加压力,然后外输到各个掺稀阀组,由各个掺稀阀组通过高压流量自控仪输送到各个单井。集中掺稀增压泵的应用过程时常出现管线和附件振动过大,易造成管线焊缝或连接部位开裂,原油泄漏,影响设备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套炉提炉温降回压研究,提高注入井筒的稀油温度及井口进生产管线的混合液温度,降低了混合液粘度,达到了降低井口回压,节约稀油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采油二厂根据掺稀机采井的特点,通过加长机抽管柱的尾管和筛管的工艺方法,提高掺稀效果。在多口井应用后,平均单井注采比降低了0.08,节约了大量稀油资源。目前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掺稀机抽井中。  相似文献   

19.
稠油热采(蒸汽吞吐)井工程分析设计软件是面向采用热力开采的稠油井,进行各工艺过程参数优化设计的软件,包括蒸汽吞吐井产能预测、注蒸汽工艺参数确定,井筒降粘方式的优选、稠油井生产方式(自喷、机采)的优化设计、井眼轨迹和生产管柱绘制等功能.该软件即可用来进行热采井生产工程分析设计,也可满足热采工程方案编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双229区块为辽河油田新开发的稀油区块及普通稠油区块,该区块已建设施整体布局为三级布站方式。随着工艺技术发展,该区块三级布站方式已不适应生产需要,因此对双229区块采用平台计量、串接集油、一级布站、脱水就地回掺,无人值守的生产方式,解决站场负荷率低,吨油成本高等一系列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