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本论文通过对印刷色块在覆膜和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光谱反射曲线及色品坐标的实验数据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印刷覆膜(BOPP薄膜)对印品色彩影响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关系模型可以实现对印品覆膜后颜色变化的预测,从而对需覆膜加工的印刷品实现印前色彩预控制,以确保最终印品的色彩再现符合预期要求。此研究填补了目前覆膜印刷品色彩控制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索纸张本身颜色和印刷品颜色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对于纸张的使用和保存甚至文物的保存都有一定的意义。实验中选取三种纸张和三原色油墨,通过IGT印刷适性仪进行打样,分别将样条置入氙弧灯老化仪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老化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对老化前后样条的L*、a*、b*值进行测量,计算得出色差ΔE,并绘出老化时间与色差关系曲线。同时,观察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再利用拉曼光谱仪测量其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纸张本身和印品样条在老化前后产生色差,纸张本身的光谱反射率也产生一定变化,而印刷品光谱反射率曲线无明显变化,且纸张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但拉曼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纸张作为常见印刷承印材料,其性能的许多方面影响着印刷的色彩管理与最终印刷品质量。如纸张中的荧光增白剂虽然可提高纸张总亮度和白度,但不能被色彩测量仪器准确地记录,造成印刷品色彩与原稿不匹配。因此国际标准,如ISO与ICC系列的所有数据都建立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上。但实际印刷所用纸张均含有荧光增白剂,导致实际印刷结果不符合国际标准。为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控制与校正荧光增白剂对印刷复制品的影响,得到理想的颜色匹配关系成为目前印刷质量标准化技术发展的研究重点。本论文研究了在相同的印刷方式下,含有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的彩色印刷效果,通过分析样张光谱数据,找出彩色复制图像受荧光增白剂影响最大的区域与特征;通过色度值转换的方法,校正与补偿荧光增白剂对色彩特性数据的影响;证实色度转换方法有助于印刷色彩的正确匹配。  相似文献   

4.
在纸张抄造过程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来提高纸张白度的方法,在现代造纸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目前关于印刷复制的国际标准,如ISO、ICC的数据是建立在不含荧光增白剂纸张基础之上的,因此它的存在造成了印刷工艺中颜色复制效果的差异,从而导致实际印刷结果不符合国际标准。本论文通过对不同配比浆料原纸、不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纸张的ISO白度(蓝光漫反射因数)和色度的比对,以及对不同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样本纸张光谱数据和对印刷复制中阶调还原的分析,得出荧光增白剂添加量对纸张色度与白度的影响规律和光谱特征表现,以及在印刷复制过程中对颜色复制的影响,为纸张生产过程中荧光增白剂的添加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印刷过程中的墨量检测与控制是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考虑到光在纸张内部的多重内反射效应,本文以修正的Clapper—Yule光谱反射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数据,求出印刷品的理论墨层厚度,进而得到印刷放墨量的校正参数,为印刷品的在线质量控制和全数字化印刷流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覆膜,即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纸制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膜,更加平滑光亮,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还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彩色图像复制工艺中,直接在与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中对原色调进行变换,对彩色图像印刷质量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因此以色度学理论和方法,设计新的工艺规范,成为提高彩色图像成像质量的新途径。新工艺规范的核心是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中,以视觉感知颜色色Nh、饱和度C^*和亮度L^*,优化匹配源和目的颜色空间颜色。彩色图像数字化设备生成的颜色线性扩展到UPCS空间的CIERGB颜色空间,以CIELAB空间的L^*C^*h参数对外传递。CIERGB三原色允许出现负值,以使设备颜色空间在线性扩展中不会被压缩。彩色图像应用设备及系统的颜色空间中颜色以L^*C^*h参数优化匹配3PCS空间中CIERGB颜色对应的L^*C^*h参数。  相似文献   

8.
对大多数丝网印刷者来说,覆膜从未成为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当油墨顺利转移到承印物上并固化后,印刷品就准备面市了。虽然可能还有一些附加工序,但我们可以认为,热敏覆膜和压敏覆膜的印后加工产品在丝网印刷产品中所占份额不大,直到数码印刷(digital printing,也称为数字印刷)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下面就针对国外覆膜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最近,作者从印刷包装类的报刊、杂志上读到一些介绍或评论环保油墨的文章,发现文章的前后有些不统一,甚至出现一些误解,使读者理不清头绪。本文从油墨的组分出发,在印刷过程中及印刷品的使用和废弃对环境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析,谈谈究竟何谓“环保油墨”。  相似文献   

10.
水性覆膜是对印刷品表面进行加工,达到提高印刷品表面光泽度、强度,增强美感效果,耐温、耐水、耐磨,提高印刷品档次和商品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衡量覆膜品质的优劣,也需要对覆膜的光亮度、强度、粘结力等几方面考查。玉田盛田公司水性覆膜机的开发问世,使水性覆膜工艺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水性湿式覆膜以其覆膜印刷品的高强度、高品位、易回收、无污染等特点深受广大客户青睐。水性覆膜工艺刚刚推广时,由于客户对此工艺不太了解,顾虑较多,怕出问题,鉴于此,曾事前为客户做了大量的试验,比如:湖北新华印刷厂,为检验印刷品水性覆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表面施胶技术的不断发展,SMA类表面施胶剂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传统表面施胶剂相比,它们具有成膜性好、打印质量佳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非涂布喷墨打印纸。本实验以美国Hercules和Sartomer公司不同型号SMA表面施胶剂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SMA类施胶剂对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以得出最佳的SMA表面施胶剂。结果表明,H520在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几种施胶剂,其成膜性好,可降低纸张透气度,提高平滑度和Cobb值,对纸张白度和不透明度影响较小;同时可提高打印色密度,扩大暗调阶调范围;灰度梯级为90%时,密度提高约0.2,墨点清晰度提高5.4%。  相似文献   

12.
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介堡方程是一种常用的颜色空间转换模型和方法,在色彩分析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广泛应用于印刷工程领域和图像分析处理学科。为进一步改善模型精度,降低分色误差,纽介堡方程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良。本文总结归纳了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简单分析了其应用局限性,并依据分色后加网计算引起的色元面积率变化揭示其产生分色误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IGT AIC2-5印刷适性仪测试纸张对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阶调区域,同一纸张对油墨的色彩再现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且依据4种纸张打印得到的不同油墨色彩再现性指标(灰度、色强度、色差和色效率)的测试分析,发现在铜版纸上,黄墨的灰度大于胶版纸,色效率低于胶版纸,青墨和品红墨的效果完全相反;纸张性能对青、品红墨颜色再现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暗调区域,而对于黄墨,在整个阶调的颜色再现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制定印刷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颜色视觉理论贯穿色彩学教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在论述颜色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强调颜色视觉属性和颜色视觉理论在印刷色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颜色视觉理论的高度用CIE色度体系的计算公式构筑颜色视觉模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的色彩意义,更好地掌握印刷色彩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数字印刷中的色域映射技术,包括色域的计算、裁切、压缩、拓展和应用等,探讨了色域映射的发展过程和方向,分析了数字印刷和色彩管理中常用的色域映射方法,并根据目前的色域映射技术发展方向和特点,提出了色域映射技术在高保真彩色印刷中的应用问题。本文认为,加强对色域映射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色彩还原质量,是保持数字印刷中色彩传递一致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G7工艺作为GRACoL组织开发出的一种控制印刷品质量的新型工艺目前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国内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干实际生产.本研究利用CorelDRAW12软件设计印刷测试版,选取密度值、网点增大值和L*a*b*值,分别绘制了NPDC曲线、网点增人曲线和色差图,分析、验证了G7工艺的可操作性及其质量控制效果;经G7工艺校正达到中性灰平衡后,用ProfileMaker软件生成了该条件下的ICC文件和印刷色域,为实际印刷操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设备颜色特性化是色彩管理技术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核心是设备相关颜色空间和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本研究首先定义颜色空间转换方法的鲁棒性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模糊控制的颜色空间转换方法、基于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方法和基于模糊神经辨识的颜色空间转换方法等基于人工智能的颜色空间转换方法的鲁棒性做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模糊神经辨识的颜色空间转换方法能够结合BP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特点,使其鲁棒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