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外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凹版印刷的主要优点是图像色彩丰富、色调浓厚,凹版印刷其主要的优点决定了精美的外包装一般都要求用凹版印刷。但是影响凹版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的影响,操作工的技术水平,油墨的质量,设备的质量等等。而刮墨刀对凹版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刮墨刀调整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而且也对刮墨刀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印刷品的质量及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塑料包装材料的印刷是提高包装商品档次、促进商品销售、传递商品信息、阻挡光线幅照的重要手段,是商品进行包装的重要工序。防伪油墨印刷可以防止伪造劣质商品进入市场,保障商品的良好质量。塑料包材印刷品的印刷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1)印刷的牢度要好,即:印刷油墨同承印件之间的附着力要大,不会因印刷面的摩擦及外力的作用而剥离,为了提高印刷油墨在承印件表面的附着力,应正确选用油墨同承印件表面有良好亲合力的粘结料,提高油墨粘结料用量;(2)印刷品有良好耐酸耐碱、耐水、耐温… 相似文献
3.
印刷电子学为设计低成本的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在未来几年内,采用印刷技术,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纳米材料可能会带来印刷电子产业的变革。印刷电子产品可包括非常廉价的射频标签技术(RFID)、低廉的并可随意处理的显示器/电子纸、内部连接件、部分电子组件(如印刷电路板)、传感器、存储器以及耐用的用户界面。此外,印刷电路板可用喷墨印刷片基代替。直接打印的纳米粒子油墨还可用于电互连组件。在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如何使材料沉积和热压结更精确等方面,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互连部分的质量。适当的过程控制将保证印刷互连组件有适合的导电率。其中,印刷参数,如油墨温度、墨盒高度、片基温度(片基表面接受墨滴的位置是固定的)等,是印刷质量评价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为了使导电线路得到良好的分辨率和可重复使用的性能,这些参数非常重要。另一个关键技术是片基处理,它同样决定了线路板的质量和分辨率,由油墨与片基表面之间的化学交互作用(表面能)确定油墨附着在片基的质量。一个优化的表面可以在金属线路黏结和分辨率之间找出最佳关系。通过比较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可以得到表面能的最佳值。常见表面处理方式有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化学处理。在本研究中,对所用聚酰亚胺片表面采用电晕处理和化学溶液处理,用于评价表面能和确定最佳表面能值。 相似文献
4.
在印刷领域,喷墨打印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打印方式,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渐上升。喷墨打印可用于家庭、办公,并在3D、电子和生物材料印刷方面有很大潜力。在高速喷墨打印中广泛应用的两种墨滴成形技术是,连续喷墨技术(CIJ)和按需喷墨技术(DOD)。按照油墨的基质划分,喷墨打印机所用的油墨可分为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相变油墨和紫外光固化油墨;按着色剂划分,可分为颜料型和染料型油墨。油墨固着时会与纸基发生多种反应,这些反应与着色剂的固着和油墨液相的运动有关,会影响印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9,(3):74-76
当大批量生产多层聚合物基厚膜电路板时需要低成本的印刷技术。对于有超过6层导电层且不平滑的表面来说,丝网印刷是一个便宜、便捷的选择。为了研究丝网印刷技术的可行性,本研究在不同衬底材料的表面,如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酰亚胺(PI)和液晶聚合物(LCP),使用同样的印刷分辨率,常规的厚膜网版印刷,通过丝网的网孔在衬底上形成精细图形。最后,研究在双层PI衬底(拥有2层导体层,在导体层的两侧有1层绝缘层覆盖板基孔)上的印刷。丝网印刷的导体材料是银基纳米颗粒油墨,介质层是聚酰亚胺基材料。许多变量是妨碍这种经济适用技术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影响因素。例如,如果固化温度超过200℃,聚酰亚胺基板的稳定性就成为大问题。在本实验中,如果印刷面积小,层与层之间的对齐公差是允许的。然而,在印刷进行一段时间后,层与层之间的平整度会变差。测试用纳米粒子油墨是一种很好的导电系统,但是,当固化温度从230℃降低到200℃时,生产效率会受到极大影响。另一种实现多层结构的方法是层压法。本研究选择PET和PC层,重点是处理沉积胶层的PET层和片材的复合过程。多层结构中的板基孔和导线通过常规厚膜网印解决。先打孔,然后采用厚膜网印填补,最后印刷表面。层与层之间的黏合精度和对准精度〈±15μm。 相似文献
6.
当前塑料UV胶印在立体印刷、卡片、盒形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塑料承印材料的表面能较低,油墨难于附着在塑料表面,因此提高油墨在塑料表面的润湿性成为塑料印刷工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北京印刷学院与北京多彩印刷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际生产出发,用UV胶印油墨进行打样实验,探讨了在不同电晕处理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不同表面活性的塑料承印材料对UV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油墨转移性能、叠印效果、印刷密度等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引言:为无水印刷而开发的油墨技术以及无水直接成像印刷机的开发将推动无水印刷的兴起,同时也拓宽了无水印刷将来的发展前景。新型油墨无水印刷可以消除印刷车间内润版液的主要成分———挥发性有机成份(VOC)的发出,为此太阳化学制品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油墨技术DriLithW2,可以使印刷车间内挥发性有机成份含量几乎为0,DrilithW2的性能与其他无水胶印油墨相差不多,相比之下还具有一些更突出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清洗这种油墨的清洗剂成份中有93%的水和7%的无毒表面活性剂(该油墨溶于水),而传统的基于溶剂的… 相似文献
8.
9.
天津王朝包装印刷制品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瓦楞纸板的图案印刷,但要获得高质量的印品,涉及的可变因素很多。设备、油墨、板材和工艺等的不断改进使今天的许多印刷原理必须服从于明天的变化。但有些问题是相对不变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提高印品质量,瓦楞纸版印刷机油墨网纹辊所具有的良好印刷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谈及瓦楞纸印刷用的网纹辊之前,我们应先对网纹辊作些解释。大多数网纹辊(或称传墨辊)所采用的表面有三种,即有刻纹的铬表面、有刻纹的陶瓷表面和有纹理的或称无规则墨孔的陶瓷表面。辊子镀铬或涂陶瓷之前要刻花,其机械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媛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1,(5):72-74
目前,胶印已被广泛应用于报纸、杂志及商业印刷,因其具有印刷质量优异且成本低廉的优势,也用于除纸张之外的其他承印材料(如薄纸板)的印刷。由于胶印工艺较复杂,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印品质量,在印刷业中需要一种智能自动化系统来保证印品质量满足要求。虽然目前整个印刷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但在印品质量评价和控制方面仍以手工作业居多。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彩色胶印中印品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智能化技术,其他印刷方式的相关例子也有提及。 相似文献
11.
陈蕴智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1,(1):6-14
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的涂层对印刷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涂层结构的优化将会明显提高喷墨打印质量。本文系统介绍了典型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的涂层组成、表面结构和特性以及其对喷墨打印质量的影响;综述了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涂层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涂层结构的检测技术做了重点评述,这些手段为深入研究涂层结构与印刷质量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目前常用的数码印刷材料及印刷品的耐臭氧性。一些数码印刷品已经进入收藏领域,并且数码印刷藏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但在收藏过程中数码印刷品会劣化,收藏者需要知道哪种数码印刷品易受臭氧破坏及被破坏的程度如何,从而采取措施来防止藏品劣化。目前还没有关于各种数码印刷技术、着色剂和纸张类型对印品耐臭氧性影响的综合性研究。除此之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臭氧对图形图像的破坏,本研究主要探讨臭氧对文档与图像的影响,同时也粗略比较了数码印品和传统印品的耐臭氧性,以使人们对现代印刷品的收藏风险有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13.
荧光喷墨油墨由溶剂、树脂、荧光粉、助剂等组成,其中溶剂是荧光喷墨油墨的主要组分之一,对其发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溶剂对荧光喷墨油墨发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含有不同溶剂的荧光喷墨油墨样品,测试其荧光强度,计算了油墨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探讨了油墨样品的荧光寿命。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荧光喷墨油墨样品的发光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影响很大,对荧光寿命影响较小;同时,当其他组分固定不变时溶剂的表面张力和黏度直接影响着荧光喷墨油墨的表面张力和黏度。 相似文献
14.
Anni Maeaettaenen Petri Ihalainen Roger Bollstroem Martti Toivakka Jouko Peltonen 方一编译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1,(2):67-70
近年来,低成本的纸和类纸基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电子领域。以纸或类纸为基材,采用功能墨水(如导电聚合物、半导电聚合物和碳纳米管)可以制备诸如晶体管、电容和感应器等电子元件。目前的相关报道很多,如在报纸上印制有机光电二极管,在微生物纤维素膜上印制电子纸显示器,在纸基上印制可折叠热致变色显示器及在真空沉积聚对二甲苯涂层纸张上印制高性能有机薄膜晶体管阵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IGT AIC2-5印刷适性仪测试纸张对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阶调区域,同一纸张对油墨的色彩再现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且依据4种纸张打印得到的不同油墨色彩再现性指标(灰度、色强度、色差和色效率)的测试分析,发现在铜版纸上,黄墨的灰度大于胶版纸,色效率低于胶版纸,青墨和品红墨的效果完全相反;纸张性能对青、品红墨颜色再现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暗调区域,而对于黄墨,在整个阶调的颜色再现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制定印刷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胶黏剂在涂层固化过程中的再分配对涂布纸的涂层结构和印刷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胶黏剂的迁移机理对于提高涂布纸质量和印刷适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考察了涂料固含量对胶黏剂迁移的影响以及胶黏剂迁移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随着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Ranger的壁面效应作用机理相矛盾;而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仅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进而影响印刷光泽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表面施胶技术的不断发展,SMA类表面施胶剂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传统表面施胶剂相比,它们具有成膜性好、打印质量佳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非涂布喷墨打印纸。本实验以美国Hercules和Sartomer公司不同型号SMA表面施胶剂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SMA类施胶剂对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以得出最佳的SMA表面施胶剂。结果表明,H520在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几种施胶剂,其成膜性好,可降低纸张透气度,提高平滑度和Cobb值,对纸张白度和不透明度影响较小;同时可提高打印色密度,扩大暗调阶调范围;灰度梯级为90%时,密度提高约0.2,墨点清晰度提高5.4%。 相似文献
18.
UV油墨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先福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0,(6):1-8
UV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UV油墨具有固化速度快、印刷质量高、无VOC排放等优点,作为一种环保型油墨,在各种印刷方式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UV油墨体系的主要成分——预聚物、单体等的结构特点及UV固化机理;结合UV油墨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UV喷墨油墨分散性及其评价方法、流变学特征;根据实验研究结果,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UV油墨的固化速度及氧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考察了UV胶印油墨的转移率及其在低能表面承印材料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研究纸张涂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多相流离散相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研究和分析喷墨成像系统中墨滴喷射飞行的物理现象,进而准确计算和预测墨滴与承印物接触前的能量分布;然后从墨滴成像过程能量转换的角度,结合其流体动力学条件,研究了墨滴与纸张涂层表面碰撞、渗透、扩散和铺展的作用机理,为解决喷墨印刷成像体系中的网点增大问题及提高喷墨印刷成像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