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uthor GOOYongsung LEE Youngin KIM Namwoo LEE Kunjae YOO Bongyoung HONG Sungjei KIM Joongdo CHOA Yongho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0,(5):76-78
本文采用铜导电油墨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进行喷墨印刷形成铜导电层,并研究基于铜络合物的铜导电油墨与柔性基材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I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以测试接触角来表征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性能的变化。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反应参数使接触角降低。再利用喷墨印刷在改性前后PI薄膜上沉积铜导线,在200℃氢气环境下进行热处理,印制铜线发生烧结而收缩。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和四点探针分析铜导线形状、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及电导率。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改性的PI基材上可成功沉积具有纯铜相的连续铜导线且具有良好的烧结微观结构,同时确定了铜导电油墨与基材表面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在深入研究纸张涂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多相流离散相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研究和分析喷墨成像系统中墨滴喷射飞行的物理现象,进而准确计算和预测墨滴与承印物接触前的能量分布;然后从墨滴成像过程能量转换的角度,结合其流体动力学条件,研究了墨滴与纸张涂层表面碰撞、渗透、扩散和铺展的作用机理,为解决喷墨印刷成像体系中的网点增大问题及提高喷墨印刷成像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喷墨墨滴沉积铺展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墨印刷是一种精确定量沉积技术,能将各种材料沉积在承印材料上成膜或成线。本文借助Fluent软件,利用VOF模型模拟了喷墨墨滴在碰撞铺展阶段的行为特征,数值模拟了墨滴喷射速度、墨滴大小、墨水黏度、墨滴与基板的接触角等因素对碰撞铺展的影响,并结合在电子产品制作中的应用提出了改善这四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为喷墨沉积在电子产品制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印刷领域,喷墨打印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打印方式,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渐上升。喷墨打印可用于家庭、办公,并在3D、电子和生物材料印刷方面有很大潜力。在高速喷墨打印中广泛应用的两种墨滴成形技术是,连续喷墨技术(CIJ)和按需喷墨技术(DOD)。按照油墨的基质划分,喷墨打印机所用的油墨可分为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相变油墨和紫外光固化油墨;按着色剂划分,可分为颜料型和染料型油墨。油墨固着时会与纸基发生多种反应,这些反应与着色剂的固着和油墨液相的运动有关,会影响印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涂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蕴智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1,(1):6-14
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的涂层对印刷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涂层结构的优化将会明显提高喷墨打印质量。本文系统介绍了典型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的涂层组成、表面结构和特性以及其对喷墨打印质量的影响;综述了涂布彩色喷墨打印纸涂层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涂层结构的检测技术做了重点评述,这些手段为深入研究涂层结构与印刷质量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表面施胶技术的不断发展,SMA类表面施胶剂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传统表面施胶剂相比,它们具有成膜性好、打印质量佳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非涂布喷墨打印纸。本实验以美国Hercules和Sartomer公司不同型号SMA表面施胶剂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SMA类施胶剂对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以得出最佳的SMA表面施胶剂。结果表明,H520在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几种施胶剂,其成膜性好,可降低纸张透气度,提高平滑度和Cobb值,对纸张白度和不透明度影响较小;同时可提高打印色密度,扩大暗调阶调范围;灰度梯级为90%时,密度提高约0.2,墨点清晰度提高5.4%。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色油墨在包装、防伪印刷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配色由于其众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配色模型作为计算机配色的核心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纽介堡方程配色、基于三刺激值配色、基于光谱配色、基于蒙版方程密度法配色、基于复频谱色度理论配色等5种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对不同模型的特性进行阐述,分析各配色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并概述了基于Kubellka-Munk理论的计算机配色流程。最后对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性油墨热风干燥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保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印刷与包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水性油墨逐渐被市场接受。但是,目前国内与水性油墨配套的印刷设备多数存在烘干效率低,从而导致印刷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论文以Logarithmic模型为基础,分析水性油墨的热风挥发干燥机理和过程。在热风温度为50℃,热风流速为6m/s的条件下,假设实验条件遵循费克第二定律:干燥初始阶段,固体基质的流体均匀分布;干燥过程中,扩散系数保持不变;表面传热传质阻力忽略不计以及保持体系一维扩散等。在该实验条件下,对水性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残留流体比例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Origin统计软件),以相关系数的平方作为评价模型的依据,并对Logarithmic模型进行修正,得出与水性油墨干燥过程吻合的改良模型。最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水性油墨干燥效率,而且能够为水性油墨印刷设备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相关印刷设备印刷速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uC831单片机遥控墨斗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胶印机的自动化程度,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ADuC831单片机的印刷机遥控墨斗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此方法能够实现电机的正反转以驱动各个墨键达到指定的位置,即能够控制电机根据相应的操作指令精确定位,实时反馈并能够对电机运行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经测试,该系统可靠、稳定,能够达到控制墨斗局部供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能够用于铜版纸打印的喷墨墨水,制备了一种铜版纸用快干型喷墨墨水,并对其打印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自制喷墨墨水与普通喷墨打印墨水在铜版纸上进行打印对比试验,进行色度分析、边缘锐度测试及物化性能、耐水性、耐老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喷墨墨水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压电式喷墨打印,干燥速度快,耐水与耐老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普通喷墨墨水,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铜版纸打印,但色密度偏低,色彩再现范围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