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整体上促进中国就业,在第一产业减少就业,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智能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创造效应不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河北省主动提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对当前的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当前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经济转型方向,分析就业的制约条件,认为应当从完善再就业相关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稳步推进经济转型三条路径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实现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和互动效率分析可知,四川省的第一、三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有减少的趋势.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明显增加,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化程度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基本实现协调化,据此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转变升级,外来劳动力迁入量加大,广东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总结分析了历年来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变动规律和特点,发现广东的就业弹性在不断上升,3次产业间的就业人员的比重仍有调整的空间,3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也在不断趋于合理化.要使广东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能够加快,就要发展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的产业,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建设中小城市、郊区,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樊元  胡磊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8):140-145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表明第三产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同互动关系。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表现为相互促进的累积过程;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业人数的增长对第三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最后根据就业吸纳弹性来阐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三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就业增长依然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山东省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结构偏离度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山东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广东省以至国际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最后提出,除了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尤其是加强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外,还要提高就业者的素质,使其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增大,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高。本文从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重点探讨如何保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效应的协调互动,剖析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结合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除了经济增长速度外,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也是决定就业规模的重要参数,对扩大就业容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就业弹性系数和新增就业岗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要把握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存量和增量影响的趋势,并顺应其发展规律,运用财政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做出适时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一、劳动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实践表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实际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从实际有效汇率角度,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方程的方法对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印度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上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上升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但是长期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而印度卢比的实际有效汇率的提升在长期内提升了印度第二产业的比重并增加了该产业的就业人数,短期内对第三产业有负面影响,但是长期内依然有正的效应。总体上看印度卢比的升值对改善其产业结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煤炭部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司司长苏立功谈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是煤炭工业实现减人提效,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解决富余人员和待业青年就业,促使煤炭工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对煤炭工...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已经把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作为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而欧盟灵活保障模式在解决欧盟成员国就业问题上凸显了其有效性。根据对河北省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模式,从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失业保险的功能、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建立健全社会对话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河北省弱势群体灵活保障就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1990年~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现状,通过比较三次产业间相对生产率、就业弹性的差异,探讨了产值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针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产业的发展,劳动力资源才能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结合,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者的就业.基于此,本文认为,产业发展是就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产业提升决定就业发展.所以,推进我国产业的发展,是实施我国劳动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1998~2013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出与就业等数据,分别运用结构协调度和结构偏离度来测量制造业总体和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结果发现制造业总体的协调度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倒“U”型的走势,制造业三大子行业结构偏离度的走势虽各有特点,但与制造业总体协调度大体保持了一致性。此外,本文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对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和补偿机制同时存在。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机制,表现为就业总量减少;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则表现为就业总量增加。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技术进步和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分析,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更为积极和灵活的政策,推进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转移扩散、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东产业集群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产业集群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十分突出,产业集群的就业弹性较低。因此应加速发展产业集群制造业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加快产业集群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地的城市化进程,加大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7.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通过分析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以及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就业等之间的关系,本文尝试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同时,根据对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研究,文章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WTO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产值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9~2008年间江苏省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产值间关系的协整分析,得出江苏省就业人数与各次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构建模型对江苏省不同产业的GDP与就业人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不同产业的GDP就业弹性,比较分析了江苏省不同产业对就业吸纳作用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