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2.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HJ4mm〗  相似文献   

3.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的技术界限等参数;并在目的区块研究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聚合物驱油的油层从注入聚合物的注入周期、注入粘度以及注入强度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长垣T区块的B油层组平均孔隙度为19.3%、空气渗透率10.7×10~(-3)μm~2,为低孔、低渗油藏,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注水压力上升快、注水量大幅下降、冬季关井数量多等问题。为了缓解区块注入难题,通过室内实验,从主剂浓度优化、复配剂类型和浓度优选等方面入手,优选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活性水降压增注配方及配套工艺参数,并评价了活性水降压增注指标。矿场试验表明,所用配方能够有效降低T区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对目的区块油藏的非均质特性、开采特征及影响开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区块地质油藏储油层的地质类型复杂,层内层间连通情况复杂并且油层分均质性高。在油层开采油层合采合注的开采方式下,最终导致了开采油层剩余油储量控制的程度下降,注入水上窜现象严重,在注采的过程中出现了采油井和注水井再利用的情况以及井网不适应等因素,使油层处于低开采阶段。针对开采油层地质特性、油藏非均质行、开采等矛盾并结合成功实例,在单组砂岩体精细的刻画以及储油层剩余油分布的特性基础上,以减少开发目的层位非均质特性为目标,进行细化分布开采以及开采井网之间重新组合的研究,并提高开采油层剩余油储油量的控制程度、并进一步提高水驱开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调剖措施来调整注入井波及系数,提高油层的动用厚度,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为确保调剖措施后注入剖面的改善,调剖作业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从优化注入井调剖管理模式、完善技能培训方式、改进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制定措施,保证调剖作业施工质量。某采油厂作业大队通过加强上述几方面工作,浅调剖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1.19MPa,深调剖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3.3 MPa,单井砂岩吸水厚度增加3.5m。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老区进入了整体注水开发,区块生产矛盾突出,后期调整困难,剩余油分布零散,寻找挖潜方向难度大。部分老区存在着油层薄、钻遇率低、丰度低等问题,动用难度较大。因此低产低效区块逐年增多。所以必须转变观念加大低产低效区块的治理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指导低产低效区块开发的科学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低产低效区块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区块的优选主要是通过最小混相压力试验,确定该区块的最小混相压力,其次优选储量规模大、初期产量高、主力层联通性好的目标区块进行二氧化碳驱,然后根据目的层的原油密度与二氧化碳密度对比结果优化注采井网,最后在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油田注聚区块欠注和注入压力高的状况,研究聚合物注入速度、浓度及岩心渗透率对注入性的影响,注入过程中压力梯度变化规律,分析注聚欠注井注入特征,研究堵塞机理,认清注聚过程中压力逐渐升高导致欠注的原因,提出对不同因素导致欠注的注聚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增注。  相似文献   

11.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油层岩石地应力的大小和方位决定了压裂裂缝的形态,对油田开发井网部署、工艺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老油田加密井的岩芯实验,对重复压裂地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水力压裂再造梳妆打扮裂缝,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造特征研究、沉积相研究、油层分布特征研究、试采特征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落实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平面、剖面的分布特征,确定采用水平井的开发方式部署4口水平井,实现石西10井区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13.
双301区块的开发特征:一是初期采油强度高,递减速度快;二是低含水期长,中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三是采油速度高;四是常规注水调整效果差。本文主要从布井方式,注入水水质及储层、微相等地质特征入手,应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手段,对双301区块的开发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火山喷出岩近物源快速堆积后,形成的凝灰质砂岩储层。受其中凝灰质的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异常复杂,单井曲线中存在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的现象,即低对比度油层的问题。为了提高这类储层的解释精度,改善开发效果,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的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建立电性标准,降低了孔隙结构对油层判别的影响,实现了储层的精细分类。分类结果为油井的优化射孔提供了依据,经试油投产的证实区块产油量得到了提高,油水层识别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5.
Q40块稠油油藏于2007年工业化转驱,大部分注汽锅炉采用燃油(气)湿蒸汽发生器,但经过7年汽驱开发,地面注汽系统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设备老化导致出现注汽管线热损失大、井底注汽干度低等问题,注汽设备无法满足蒸汽驱后期开发调控需求;二是单一注入蒸汽,只能从注入蒸汽量来控制蒸汽波及速率,无法对纵向油层动用进行有效调剖。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利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装置产生过饱和蒸汽和烟道气同时注入油层,既保证了井底注入蒸汽干度,极大地提高了蒸汽热利用率,同时也改善了蒸汽驱后期井组平面、纵向蒸汽波及不均,指进、超覆现象较为严重等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彩南油田的基本情况 1 储层状况及原油性质 彩南油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沙漠覆盖区,主要开发层系为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等油藏,迭加含油面积55.87km^2,动用地质储量4700×10^4t。三工河组平均油层中部深度2345m,西山窑组平均油层中部深度2250m,为同一压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低渗油藏储量品质差、储层致密、油层分布特征复杂,直井小规模压裂开发油井初期产量低且递减快,现有技术难实现油藏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国内外调研,结合各油藏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对比不同井型优缺点,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不同井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各项开发指标和最终采收率,经综合评价,确定最优井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LHP油田龙13-15井区加密调整后油水井数比高,水井负担重,提高供液和控制含水之间的矛盾突出的特点。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应用综合模糊评判方法优选调剖井层,并结合动态分析,制定整体调剖方案。预测了该方案下的开发指标变化情况,并结合经济评价,给出LHP油田龙13-15井区整体调剖后的经济效益,为整体调剖方法是否适合该区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曙2-6-6断块主力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由于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井网加密、层系调整和强注强采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为进一步动用剩余油,提高区块开发质量,进行了断块治理对策研究,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晋芳 《化工管理》2013,(10):134-134
针对低渗单元因油层渗透性低,构造复杂,储层连通差低,压力传导较慢,从而使注水井启动压力不断增加,注水难度增加的现状,通过加强低渗油藏分析,强化注采井网完善,加大攻欠增注配套技术应用,提高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提高地层能量,实现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