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储能发展的主要困难是储能技术、应用研发和补偿机制。我个人认为,补偿机制(谁为储能付费)是最根本的。因为如果解决了谁为储能付费的机制问题,储能应用研发就会有动力,储能技术研发投入自然就会增加,实际上应该形成这样的倒逼机制。现在的情况是,依靠储能技术推动应用研发,依靠应用研发推动补偿机制,这种推进是很艰辛的,而且力度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
储能产业     
正6月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164号)。通知要求,"三北"地区原则上可选取不超过5个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该文件明确了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主体地位和电费补偿/结算机制,对加速国内各类型商业化储能应用市场的启动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技术是世界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它改变了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通过"调剂、优化、  相似文献   

3.
截至目前,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力补偿服务的工作方案》等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文件,开启了储能应用的良好开端,为国内储能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巨大的商业化应用空间,并有望催生出多种相关应用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储能系统在新型能源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能够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装备基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家层面对储能行业的相关政策,明确了储能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针对储能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的急剧短缺,详细阐述了储能技术学科及“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现状。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储能技术学院”,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针对该专业涉及多学科并深度交叉的难题,结合储能技术学科建设情况,对储能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并制定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方案》作出了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源—网—荷三侧协同发力,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将大规模发展,适应规模化需求的长时储能系统需加快部署,多元化的储能技术耦合发展,同时面临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成本疏导机制、技术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尽管储能技术在能源系统中极具应用价值,但各类储能技术的市场化程度有较大差异。从当前全球发展态势看,抽水蓄能和储热技术成熟度较高并已实现商业化运营;氢能、合成燃料、热化学储能等尚处于研发示范阶段;而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钠硫电池等整体处于从技术示范到商业运营的过渡阶段。目前抽水蓄能仍是全球储能装机的主体,但技术快速进步的电化学储能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正>10月25日,公司董事长马宗林在公司本部会见了中国电科院电力存储与转换实验室主任惠东。惠东就电网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变化、大规模储能技术、国外大规模储能技术现状、电力储能系统的能级和应用、张北储能  相似文献   

8.
正储能的大规模应用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电力系统安全与储能装置功能完善度及安全性密切相关。需要从系统角度统筹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提升涉网性能,加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从而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保障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储能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稳定性以及调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及并网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发展,而电力需求增长和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相对有限,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鼓励推动电储能建设,以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辅助服务、输配电、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存储及终端用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受制于电池储能电站自身技术经济性、现行输配电定价办法要求和电价应用体系及补贴机制的约束,电池储能电站规模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在总结分析当前主流电池储能技术经济特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外电池储能电站商业运营模式经验,提出促进我国电池储能电站规模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价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电力系统正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而储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环节。对新型储能电池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构建了电池储能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储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界及行业专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但新能源配储能存在利用率不高、成本难以消化、分散方式难发挥有效作用、配置的合理性及规模缺乏科学论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2年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社会核算矩阵(SAM),建立了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和"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分别模拟在电力生产环节和电力消费环节征收生态补偿税对贵州、广东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并考虑了税收的不同返还方式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任何税收的冲击对贵州的经济负面影响都比广东要大。因此,我国应该以差别环境税率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转移支付手段,根据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4.
正深冷液化空气储能技术,是将电能转化为液态空气的内能以实现能量存储的技术。储能时,电能将空气压缩、冷却并液化,同时存储该过程中释放的热能,用于释能时加热空气:释能时,液态空气被加压、气化,推动轮机发电,同时存储该过程的冷能,用于储能时冷却空气。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受到各国能源、交通、电力、电讯等部门的重视。储能技术已被视为电网运行过程中“采-发-输-配-用-储”六大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不仅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可作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规模迅速扩大,但仍面临许多阻碍储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例如商业模式有待健全,标准缺位存在隐患、电池功能似是而非。电化学储能的健康、规范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结合新兴业务扩大用户侧市场,加快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的进程,加速国家、行业标准出台,建立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储能技术创新等等。电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主要有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导储能、飞轮储能等,在电力系统发、输、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市场地位,并对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技术标准、打造全产业链等方面做出了总体部署,全面推动新型储能向规模化发展。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速较快,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储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但是,新型储能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同质化竞争严重。虽然当前我国储能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过度依赖配储政策。  相似文献   

18.
广角     
正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指导意见》要求,要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和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2022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着力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与技术创新,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加快推动自治区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是我国"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相关部门对储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这将会引导储能相关厂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中。在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在保证电力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安全、合理、高效地使用新型储能技术,逐步完善适应于新条件下的调频(AGC)、无功调节等辅助服务市场,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满足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