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基处理是在工程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地基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针对具体情况着重介绍了采用换土垫层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化肥厂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厂地土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地表下深12M左右以内为Q_4,Q_3新黄土,都具有湿陷性,其下为很厚的Q_2老黄土,不具湿陷性。地下水埋深17—20M。为了消除湿陷性,改善提高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的指标,满足引进装置对地基要求变形小,承载力大的严格要求,第二化工建设公司进行了地基处理试验,首创了625FM——400FM的高能量强夯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建筑工程中的巨大隐患,这一隐患可以给工程的设计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对于湿陷黄土地基隐患的解决措施,并对各种参数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将8吨~40吨的夯锤起吊到6m~40m高度,然后通过脱钩器脱钩,使夯锤自由落体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以达到固结、消除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工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运用LEC法确定强夯施工各类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部,该区域温度梯度较大,属于典型季节冰冻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压实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仍大量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崩塌等病害。文章对压实湿陷性黄土进行一系列宏细观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周次对湿陷性黄土冻胀性能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季节性冰冻区湿陷性黄土冰冻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描述湿陷性黄土在工程中出现的特性与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施工时一般使用的方法。黄土湿陷性在我国地质中不是普遍现象,出现的原因、表现的特性都不一样,因此,做好细致的研究工作,才能在施工中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海涛 《水利技术监督》2013,21(5):68-70,72
介绍了捡财塘风电场工程地质情况,着重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几种不同方式对湿陷性黄土独立基础地基进行处理,从中比较并总结了不同施工工艺的特性;探讨了换土,旋挖桩,重夯夯实等技术措施的优劣性和工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固海扩灌工程,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勘察设计,提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参考,通过现场预浸水大直径桩基载荷试验成果,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固海扩灌)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物桩基设计提供了充分证据,缩短了该建设项目的工期,节省了大量建设费用.  相似文献   

9.
黄土的结构强度和欠压密状态是区别于一般土类的重要标志。湿陷性是湿陷性黄土的重要工程性质,湿陷变形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变形。本文主要探讨煤矿的采矿地质条件,计算出了充填黄土的最大下沉量和最终压缩系数,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地区河闸施工作为工程实例,该工程所处地基属流土破坏型土层,施工难度较大,经分析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并对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要求及相关施工技术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分析。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后,显著提高了河闸建筑物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河闸建筑物的工后沉降,使地基承载力满足河闸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掌握苏州地铁基坑的空间变形特征,实现对其变形的高精度预测,利用数理统计及极限学习机开展基坑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及预测研究。首先,基于基坑变形监测成果,开展基坑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其次,利用小波去噪、极限学习机及混沌理论等构建了基坑变形预测模型,以达到基坑变形的时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效应分析方面,基坑竖向沉降变形及侧向水平位移均以西侧相对最大,其与近接既有住宅楼相关,近接既有建筑物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施工阶段条件下,基坑侧位移随深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三阶段的侧位移增量相对最大;在时间效应分析方面,小波去噪能很好分解基坑变形的趋势项和误差项,但去噪参数对去噪效果影响较大,去噪过程应进行参数的优化筛选;粒子群算法能有效提高极限学习机的预测精度,混沌理论也能有效弱化误差序列,所得变形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均小于2%,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且通过外推预测,得出基坑变形在后4个周期仍将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率相对较小,后期在时间效应条件下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开展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变形特性研究、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常采用明挖基坑进行施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由于结构体量大,整体埋深较深,因此基坑支护费用较高,有的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费用甚至超过管廊主体结构费用。在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规模确定的情况下,管廊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往往决定了综合管廊整体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控制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的造价是控制综合管廊整体造价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地下综合管廊常用基坑支护方案的适用条件、造价指标、优缺点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时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原则,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方向,并以某综合管廊项目基坑支护为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优化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桩基础的特殊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阐述了桩基础监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重点介绍桩基础施工质量监理的要点和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状态,提高实际工程质量,以路堤下CFG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分别建立类端承桩复合地基和类摩擦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分析导出CFG桩复合地基工作的受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相关文献中基础工程的现场桩土应力实测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修正后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类端承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修正后的计算方法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的需要。研究成果可提高实际工作中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准确度,为进一步完善CFG桩地基工程设计及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研究中忽视碎石桩侧向膨胀的问题,在对筏板基础下碎石桩排水荷载条件下加固软土地基的性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利用PLAXIS 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桩间距、直径和桩长等参数对筏板基础长期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对筏板基础整体沉降、弯矩和碎石桩侧胀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土中碎石桩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筏板基础的沉降和弯矩;2)碎石桩的侧向胀形分布取决于其位置的深度;3)筏板基础的沉降、弯矩和侧向胀形随着间距与桩径比的减小、面积置换率和碎石桩长度的增加而增加;4)采用长厚比为0.75的碎石桩加固软土,可以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筏板基础下碎石桩改良软土的侧胀性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后类似工程加固设计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改变桩长、桩径、桩距等设计参数,可以使承载力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有较高的承载力,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50%-300%,对软土地基承截力提高更大;沉降量小,变形稳定性;工艺性好;由于大量采用粉煤灰,桩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灌注方便,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可节约大量水泥,钢材,利用工业废料,消耗大量粉煤灰,降低工程费用,与灌注桩和预制桩加固相比,可节省投资30%-50%,章介绍水泥粉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结合湖北省某变电站在岩溶发育地基上成功建站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岩溶地基的勘察方案、岩溶发育的规律及机理、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岩溶发育地区变电站站址地基基础的处理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事宜等内容。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地基基础处理时采取的措施得当,在岩溶发育的灰岩地基上仍可修建变电站。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不同载荷边界条件下的基坑变形预测和控制,以天津市某地铁站深基坑为研究对象,研究超载、卸载条件下基坑变形特征。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推导基坑北侧和南侧的变形规律,并将分析结果与无超载、卸载条件的普通基坑进行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土体蠕变等方面的对比,最后,根据超载与卸载产生主动土压力对水平位移的影响,制定了基坑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载荷边界条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地层的变形影响明显;2)北侧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远大于南侧,北侧变形常超过变形报警值,南侧则相反;3)北侧土层水平蠕变最大速率和竖向蠕变最大速率均大于基坑南侧,普通基坑水平蠕变的最大速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控制边界载荷有利于控制土层变形速率;4)基坑北侧的主动土压力明显高于基坑南侧,由于卸荷作用,基坑南侧地连墙底部产生被动土压力,使基坑侧壁向迎土侧移动;5)合理安排开挖进度,加强支承刚度,减少地表超载,是控制荷载边界条件和基坑变形的有力措施。研究可为城区复杂荷载边界作用下的基坑监测、施工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谈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初步探讨对建筑物定位、建筑物桩位、建筑物承台桩位和桩基础竣工等测量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昆明某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桩锚-土钉墙联合支护体系的基坑支护方案,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水平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处土体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最大水平位移接近15mm,最大沉降接近22mm,周边建筑物处土体最大沉降接近20mm,均小于变形预警值,达到基坑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