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杰  张自伟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10):34-36,42
对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ASBE27)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IFRS6),在准则制定背景、准则范围与框架、矿区权益取得、矿产资源勘探、矿产资源开发与生产、减值和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从总体上和具体项目上分析了两个准则的协调状况.从准则内容比较上看,我国ASBE27比IFRS6的准则框架更完整,并且在矿区权益取得、资源勘探、开发、生产等方面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今后,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在国际协调方面应坚持以下策略.一是提高油气会计准则质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准则进行修订完善,使准则具有前瞻性的考虑;二是在完善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扩大国际参与范围和程度,提高在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制定或修订过程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制订专门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对其会计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先后颁布了六个与石油天然气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则,我国也于2005年7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征求意见稿).本文就中美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重要方面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改进提出建议加强对我国国情下的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在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中增加基本名词解释,完善关于披露等会计处理的规定,增加关于涉外活动会计处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与石油、天然气一起构成我国三大化石能源.在我国,关于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已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那么,煤炭采掘业生产活动有没有单独制定会计准则的必要?本文的观点是,单独制定煤炭采掘业会计准则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姜翠英 《化工管理》2002,(11):45-45
入世对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一)理财环境国际化。我国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虽与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协调,但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还存有一定差距。而入世则要求我国会计准则尽快国际化,或者说,入世后我国企业财务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操作,在国际大市场的环境下理财。(二)融资渠道多样化。根据WTO的有关规定,我国入世后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限制,国内资本和货币市场将逐步放开,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加之我国金融机构改革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企业提供多种新的融资…  相似文献   

5.
王丽 《冶金财会》2009,(10):28-29
<正>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宣告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而且涉及到整个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的实质是一种规范,起着保证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可比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以尽快与世界经济体系接轨。本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与国际上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在建造合同的定义、类型、分立和合并、收入、成本、收入和费用和确认、会计估计的变更、披露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建造合同在会计准则虽然大部分已经与国际接轨,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田英 《冶金财会》2011,(12):42-43
<正>目前在我国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单位包括地质勘查单位、一般矿山企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等。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对矿业权益的核算有比较科学规范的依据,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而地质勘查单位和一般矿山企业对采矿权的会计核算依据是现行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1996年5月颁发)、财政部颁发的"地质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随着入世进程的步步推进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陆续颁布和即将颁布一系列《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为与国际会计接轨,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力系统会计工作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该如何应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琳 《冶金财会》2007,(3):31-31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它包括了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业务准则为主线,兼顾了石油天然气、生物资产等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涵盖了企业绝大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发布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对报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对我国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财务报表体系和财务报表内容和格式的改革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以期引发人们对此问题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化现状、技术贸易壁垒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单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从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阐述。对企业提高标准化水平,建立以企业为标准化主体的体系,促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标准已成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瓶颈。本文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标准与国际制造业技术标准进行了比较;对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标准水平,以及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3.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is often advocated as a means to remove technical barriers that reduce the welfare gains available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c standards are not currently harmonized internationally. If domestic organic standards reflect consumer tastes, and consumers have strong preferences for those standards, then harmonization to a common standard may reduce the benefits consumers receive from organic products. Through a consumer survey, conjoint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preferences of consumers in the US, the UK and Canada for organic foo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sumers in the three countries do not have a strong attachment to the current 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and that 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may be a legitimate food policy goal.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4)自1999年成立至今在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制修订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在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加大科研投入,才能真正做好采标和国际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09中国经济论坛:变革与振兴——中国经济60年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6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不足,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等前沿内容,反映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螺杆泵标准化工作的角度,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螺杆泵产品质量,提升我国螺杆泵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问题。论述了国内外螺杆泵标准的现状,对我国国家标准GB/T 21411-2008与ISO 15136-2009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国外螺杆泵标准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有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分析了这些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并就两个关键点进行了探讨一是在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时,应该如何选取方法和指标;二是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时,应当采用何种产业分类法。经过对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划分及与波特方法的比较,得出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结论以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三者为评价指标;用相当于ISIC二分位的国内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产业分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石油装备制造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进而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品牌,并提出了几点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总量扩张,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及其国际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全球经济增长、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互动与跃迁.国际分工体系的构成、国际竞争格局变动以及国际和地区经济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Product innovation and the trend toward globalization are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driving business today, and a firm's glob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strategy is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performance. Succeeding in this competitive and complex market arena calls for corporate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by which firms can effectively tackl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NPD.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c posture (ESP) literature, the present study develops and tests a model that emphasizes the resources of the firm as primary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us, of superior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s that these enable. In the study, global NPD programs are assessed in terms of three dimensions: (1) the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or behavioral environment of the firm relevant for international NPD—specifically, the global innovation culture of the firm and senior management involvement in the global NPD effort; (2) the global NPD strategies (i.e., global presence strategy and global product harmonization strategy) chosen for expanding and exploiting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3) global NPD progra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horter‐ and longer‐term outcome measures. These are modeled in antecedent terms, where the impact of the resources on performance is mediated by the NPD strategy of the firm. Based on data from 432 corporate global new product programs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business‐to‐business, services and goods), a structural model testing for the hypothesized mediation effects was substantially supported. Specifically, having an organizational posture that, at once, values innovation plus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a senior management that is active in and supports the international NPD effort leads to strategic choices that are focused on making the firm truly global in terms of both market coverage and product offering. Further, the two strategies—global presence and global product harmonization—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mediators of the firm's behavioral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impact on performance of global NPD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