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经济活动的空间相关性,测算我国各省的能源效率值,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影响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影响,要素禀赋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区域间能源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选用劳动力、资本存量、能源作为投入指标,各省实际GDP和环境污染物作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 利用DEA - BCC 模型和 BCC - Malmquist 指数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 并对我国四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普遍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 其测算结果更加准确; 中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在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 相较于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更加明显; 能源效率在空间变动形式上呈现较大差异, 由高到低依次为: 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提高中国整体能源效率, 各区域必须根据其发展状况制定契合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面板数据为样本,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运用Tobit 面板数据处理方法, 研究环境规制与我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技术水平下降是主要原因; (2) 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均衡, 东部地区最高, 西部最低; (3) 用各种指标度量的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本一致, 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这种影响的大小和趋势可能会随能源效率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但条件均值回归并不能反映这些信息。 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对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 使用熵值法衡量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 并为了正确估计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 加入技术进步、 制度因素和政府影响力三个控制变量, 使用固定效应面板分位回归模型和我国 2000~2016 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对能源效率在不同分位点均有正向作用, 在能源效率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地区, 这种正向影响相对较大; 将我国划分为东、 中、 西三大区域, 研究表明, 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正向影响随分位点增加而变动较大, 中部地区这种正向影响则表现的更加平稳, 而在西部地区, 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则表现出相对平稳的负向影响。 因此, 我国应该根据区域特点制定合适政策, 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来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非径向DEA分析框架下SBM模型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运用全面的FGLS估计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三大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根据研究结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炜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48-154
本文在标准平滑转换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转换参数,利用2000~2014年间中国工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城镇化、能源消费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应。研究发现:当能源消费系数高于0.0587时,城镇化、能源消费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城镇化率每提高1%,会导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7.5667%;而能源消费每提高1%,则会导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1.2132%。进一步纳入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善于利用城镇化效应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才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与DEA框架下“综合能源效率”相比,将资本、劳动等非能源投入要素固定,仅仅缩减能源投入的单纯的能源效率更科学、更符合经济发展实际.本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比较分析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未考虑非期望产出、考虑非期望产出以及同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和环境管制的单纯的能源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效率存在区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效率明显高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在环境管制情况下,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的改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的改善程度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因地制宜的制定能源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部门取得了辉煌的增长业绩,在中国工业部门增长的背后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本文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的核心入手,剖析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通过构建考虑能源消耗的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系;一是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与技术变动同全要素能源效率表现之间的关系;二是全要素技术效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比较;三是工业部门的人均增加值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U型曲线关系;四是工业部门结构变动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DEA四阶段模型,将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解构为全要素能源管理效率(TFEME)和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TFEEE),对2005—200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能源效率现状、成因与提升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能源节约潜力大约为能耗现值的30%至40%;管理无效率和环境无效率是能源低效的共同成因;现阶段能源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外生环境改善,内源性管理效率提升的动力不足;TFEE、TFEME和TFEEE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东部领先、西部落后;产业结构、教育程度、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是区域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北京、天津、上海等应着重改善区域能源管理能力,江西和宁夏应重点优化外部环境,河北、山西、吉林等应从管理和环境两个层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0.
李婷 《煤炭经济研究》2010,(10):45-47,69
能源经济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度量各能源品种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文章引入了能源边际效率的概念,并根据基于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边际效率进行了探索性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边际效率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的能源利用水平,这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整体能源效率,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