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设计采用英维斯公司的 UNC132楼宇控制器,通过对温度场变化趋势的研究给出控制算法,并且由控制器根据冷负荷曲线对空调机组状态进行调控,对回风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对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及送风量进行调整,并在低负荷时对通风机组进行调速控制降低通风机转速降低了能耗。保证空调系统工作在最佳效率点,充分发挥空调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通过对空调系统最佳效率点的控制,在实际运行当中,可节约能源20%左右。  相似文献   

2.
某综合楼位于市内繁华地段,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为充分利用建筑现有消防水池,提高整体系统的使用率,现将消防水池改造成为蓄冷水池,采用水蓄冷技术,解决空调冷源的问题。根据夜间空调负荷的承担情况提出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的系统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水蓄冷与水冷涡旋机组联合运行的方案。通过对水蓄冷系统的初投资、年运行成本分析,表明水蓄冷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动态冰蓄冷技术 一、技术名称 动态冰蓄冷技术. 二、适用范围 建筑行业各种中央空调系统及工艺用冷系统.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特别是大型中央空调、区域供冷和地铁空调等空调负荷集中,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以上来自国外,且99%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主要包括盘管制冰、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其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  相似文献   

4.
空调冷热源的设计在空调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综合楼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选型出发,描述了污水源及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分析了污水源热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利用"污水源+板式换热器"替代冷却水塔提供冷却水的方法,从而为污水源热泵的选用和污水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产生热水,夏天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空调使用,系统可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冬天可以用作采暖。制冷机驱动热源温度75~90℃,系统可配备辅助能源或与热泵配合,全天候自动运行。太阳能空调系统适用于集中供热和中央空调。系统可用于建筑物及工农业生产上的太阳能冷-热并供系统,如宾馆、招待所、学校、医院、游泳池、水产养殖、温室种养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机电工业》2006,(3):F0004-F0004
风冷冷水机组动态加载测试系统是一套技术先进、可靠的测试系统。在这套系统上可以对70~700kW的风冷冷(热)水机组进行全性能测试,使其实现按照国标GB/T10870-2001、GB/T18430.1-2001的试验要求和美国制冷空调协会ARI550/590-1998中关于产品部分负荷的试验要求进行机组的全性能测试,测试温度可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7.
引进变频调速技术空调负荷随季节而变化,夏季冷负荷最大,风量也最大,设计风量就是按照夏季最大冷负荷计算的。但每夏超过设计条件的总时间不过数十小时,如采用定风量按最大需要显然是极不经济的。因为在一年四季中除了夏季可按风机额定转速运行外,其余三季均可减速运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受气温不断升高、空调负荷大幅增长,发电装机容量不足、水电来水偏枯等因素的影响,河池电网供电能力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全市用电负荷需求,今年第三季度全区电力电量双缺紧张局面将加剧,第四季度将面临全年最大电力缺口考验,缺点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如此紧张局势,河池供电局迎难而上,科学部署,拉开了有序用电  相似文献   

9.
华瑶  惠璟  张炜炜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21-123
夏季高峰负荷的增长主要源自空调负荷的急剧增长,本文分析了空调负荷的估算方法,并针对我国制冷空调负荷特性,指出完全靠增加发电能力来满足季节性的和不稳定的空调负荷并非明智的办法。提出应采取相关的经济和技术措施,以缓解季节性电力紧缺压力,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零碳建筑的零碳排放和超低能耗目标,提出了零碳建筑的技术路线。利用负荷能耗指标作为技术评价标准,以保定市某幼儿园实际工程为例,通过DeST软件模拟,分析了本项目全年负荷变化,冷热负荷指标以及负荷能耗指标,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零碳幼儿园全年累计热负荷指标为61.60 kW·h/m~2,全年累计冷负荷指标为75.99 kW·h/m~2,采暖季热负荷指标为18.36 W/m~2,空调季冷负荷指标为25.76 W/m~2;不同影响因素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外墙传热系数人员密度设备功率屋顶传热系数,对建筑冷负荷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员密度设备功率外墙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零碳建筑技术路线的运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零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降温负荷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温负荷对电网生产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大对降温负荷的分析愈发重要。建立了有效测算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及用电量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夏季降温负荷与夏季最高温度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电网降温负荷的单位温升负荷。并以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区域电网2010年6-8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其降温负荷、降温用电量、单位温升负荷的对比关系,为电网的生产调度和营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简化现有静承载力的评估测算过程,提高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桩基静承载力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现场钢管桩打入过程中桩头加速度以及整体应变波形的数据,得到最大锤击能量和最大桩头贯入度;利用准静态分析法计算得到钢管桩的静承载力,并将此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定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通过锤击钢桩激发冲击波求得的最大静承载力与设计容许承载力基本一致;2)桩先端部到达坚实层时,所受最大冲击力约为设计容许承载力的1.9倍;3)通过控制打桩时的锤击次数可以对钢管桩的贯入度进行施工管理。研究提出的静承载力分析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为钢管桩的打桩施工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桩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即二次优化法,并且用之求解了齿轮在胶合强度与弯曲强度条件下的综合最佳变位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揭示车辆超载对组合结构桥梁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减小车辆超载对桥梁疲劳刚度和剩余承载力等性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现有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基于疲劳荷载计算模型量化分析超载车辆的荷载放大效应,并以某实桥为例分析了不同超载程度下该桥疲劳刚度、抗剪连接度与剩余承载力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载程度的增加,组合梁桥疲劳刚度与剩余承载力的退化速率和退化量均有增大趋势,最大退化量分别为42%和32%,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抗剪连接度下降,但均保持在完全抗剪连接范围内。所得出的超载对疲劳刚度与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可为进一步完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疲劳损伤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于绷绳安装不当导致的修井机井架承载能力下降的情况,根据相似理论设计了XJ90修井机井架的实验室模型,利用石油井架测试仪器,根据井架检测行业标准进行布点,对井架的2根风载绷绳和内负载绷绳组合放松,测试不同工况下的井架各测点的应力值。根据应力测试结果对井架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对测试的各工况下井架的承载能力结果分析,井架后侧2根风载绷绳对井架的承载能力影响最大,内负载绷绳对井架的承载能力影响相对较小,松开两侧风载绷绳比松开单侧风载绷绳对井架承载能力影响要大,松开同侧风载绷绳和内负载绷绳比松开异侧风载绷绳和内负载绷绳对井架承载能力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内嵌碳纤维板条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对5根试验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对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刚度、荷载-应变、裂缝等进行了分析,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相比,内嵌板条加固梁同样可以改善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且内嵌加固梁加固效果优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同时对比分析了以不同黏结材料(环氧树脂、环氧砂浆、水泥砂浆)为不同加固情况对加固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热泵技术的原理,并结合某发电厂应用实例,说明了在电厂中可以采用热泵技术,循环水不再全部依靠冷却塔降温,而是部分作为各级热泵的低温热源,提高热电厂额定供热能力,减少了汽轮机的抽汽量,增加汽轮机的发电能力,提高系统整体能效。经过实际运行,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热泵循环技术在热电厂中应用前景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薄弱电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难以就地消纳问题,提出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运行策略,建立了计划接入总量下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双层规划模型。以光伏最大消纳为目标函数,光伏安装位置与容量为优化变量,建立上层模型;以系统净负荷峰谷差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各时段电价为优化变量,建立下层模型。针对光伏随机出力与负荷的时序性,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潮流法与细胞膜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河北省某贫困县光伏扶贫村网架结构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解决方案在实现光伏接入容量最优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薄弱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双层规划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为配电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出力具有的随机波动性特点,使其不能像常规电源一样输出稳定可控的功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为了使新能源的建设速度与电网建设及负荷发展相适应,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对当前阶段的新能源接纳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以某省份实际运行情况为例,考虑了调峰、网架输送能力等制约新能源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省内各地区功率平衡的最大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为各地区新能源的装机规模与建设时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缺乏对短期热点温度走势的预测,无法满足动态增容决策要求的问题,以SFPSZ-180000/220型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对比发现变压器的热点温度与负载率相关性最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局部地区负荷预测模型,为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提供数据;其次,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变压器热点温度时序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决策树3种数据挖掘预测模型;最后,对一般输入-输出的建模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基于时间延迟方法的预测结果,以及不同时间延迟下3种数据挖掘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外在输入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比BP神经网络和决策树吻合度更高,并且时间延时更小,预测结果精确度更高。有外在输入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可为变压器的动态增容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