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北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河北省11个设区城市,选取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4个指标,建立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环境承载力是对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影响最大的指标;石家庄市的综合承载力最大,为0.083 8;唐山市的经济承载力最大,为0.016 3,综合承载力相对较低,主要限制因素为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关于河北省提高综合承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31个省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经济、技术、社会4种属性共18项变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Poly Analyst数据挖掘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31个省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经济、技术、社会4种属性共18项变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Poly Analyst数据挖掘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县域经济、社会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科技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特征,按照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出综合测评体系,用以客观真实地评价目前我国县域科技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加强县域科技能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改变矿竭城衰,实现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首要任务。评价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采用相对"脱钩"、"复钩"的系统耦合理论的脱钩指数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选取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作为表征经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指标,并对安徽省铜陵市19年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发展的减震器,是现代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6个与社会保障水平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作为山东省17个城市2009年社会保障水平综合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这16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然后对各个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但在这一繁荣表面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隐患。各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选取适度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北省经济年鉴统计数据,选取GDP、地方财政收入、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等指标构成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河北省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位于环京津地区、沿海地区和省会(唐山、石家庄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南北两端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缩小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发挥各城市的优势资源是提升河北省整体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关键,从而实现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发展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分部门的聚类分析,以评价湖北省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所处的地位.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的聚类分析,以评价现行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分析重点行业的专利数据,为示范区的发展献策献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测试地区间地缘经济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对河北省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据此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主体对比法研究中、美、日3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中寻找对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的启示。以专利产出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为研究点,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了多个专利指标与经济指标在宏观动态经济系统中的内稳态关系。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概念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时间序列计量方法应用于产业经济状况分析,在Granger因果测度条件下,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的单方向因果测度,定量描述专利发展对电子信息产业经济的FMO,OMO值。得出以下结论:授权数与GDP在Granger理论意义上存在弱因果关系;发明占比与GDP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专利数量和发明占比对GDP的OMO值为0.450,两者存在内生联系,对经济发展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工程咨询行业是伴随黑龙江经济快速发展而兴起的行业。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黑龙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给工程咨询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挑战,由于我国工程咨询业起步较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文章在阐述工程咨询业对加快黑龙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该行业进行SWOT分析,明确黑龙江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定位,并根据市场定位分析黑龙江省未来几年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各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总体评估,从微观层面剖析产业的竞争力状况,依据竞争力排名确定主导产业,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建议;同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产业现存的优劣势状况,提出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过程系统,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与创新支持4个维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并评价了2013年3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区域在创新过程系统不同维度的表现并不一致;高技术产业园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区域高技术产业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优化的基础。经济分析方法较多,实际优化工作中需要针对优化对象和优化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石化工业是典型的过程工业,文章结合石化企业特点论述了石化企业生产经营优化三种常用经济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指出边际贡献分析法只适合石化行业下游装置的局部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法可用于任何类型装置的优化分析但不适合石化企业整体优化,线性规划法作为最优化分析方法,更适合于石化企业的整体优化分析。同时指出,无论采用那种经济分析方法,都要综合考虑原料资源、装置能力、市场环境等各种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6~2015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甘蜜  陈思  黄曦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2):154-160
川南城市群作为成渝城市群中的一个重点工业经济圈,其工业经济与物流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区位商优势,对川南城市群工业发展以及物流市场进行了划分。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对川南各市综合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再通过与成都市各项指标的比较,提供了确定物流节点数量的方法,并运用聚类分析对川南各市进行了分类,为进一步物流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产业的第四次技术变革,为以发展汽车产业等战略性产业为主的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主要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技术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了解当前世界汽车专利技术的发展概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的当前的发展差距和机会。  相似文献   

19.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昆明市各县(区)域GDP及第一、二、三产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各县(区)域具有相似产业结构模式的县(区)域趋于集中;昆明市各县(区)域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宜良县、石林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五华区、东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嵩明县,第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禄劝县、寻句县;昆明市各县(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绝对优势区、发展优势区、发展平衡区、发展劣势区4种类型,本文对不同发展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较大的情况,对我国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及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工业增加值能耗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内部发展及结构变化对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的影响,提出尽快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结构、工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建议,为实现工业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