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仍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纺织产业加快向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转移,与中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环境等优势息息相关。同时,中西部许多省市抓住机遇,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打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的转移,也加速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各地为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盲目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导致耕地大量圈占、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桐乡市濮院毛衫城开发园区的实证研究,认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应具备四方面条件:①应具有客观的市场需求,单纯强调政府招商引资的作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②应具备集聚效应的产业基础;③尽可能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④制定科学的土地供应计划,建立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供应新机制,对于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其脱贫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递减自然资源,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提供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工对象。根据周起业先生等人的计算,我国三大地区在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上的差异如下(见表1)。考察对比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拥有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优势递减和梯度。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页。位次明显低于其资源分布位次,而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位次又明显低于经济发展位次。如果以人均GDP额作为衡量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纺织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等形势的严峻,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纺织产业西移已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3月28日,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为顺应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律,提升我国茧丝绸行业国际竞争力,商务部近日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生态桑蚕优质基地,实现茧丝绸行业结构合理布局。“东桑西移”工程是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行业区域性优势。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说,东部地区作为传统桑蚕产区,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桑蚕业已逐步失去优势,目前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与东部地区桑蚕业下滑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中西部地区桑蚕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5…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贷款是人均产出的原因.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证实,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为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应该采取区域金融政策缩小区域间金融资源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一些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将逐渐西移,各种资金、技术、人力也将随之转移。加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在政策上会给中西部地区一定的倾斜,但国家财政资金紧张,很难拿出  相似文献   

9.
为维护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优势,并使之从源头上得以传承和发展,2006年,商务部启动并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这是我国茧丝绸行业史上最大的工程,其目的是引导茧丝绸业原料生产基地从土地资源紧缺的我国东部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桑养蚕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以优化蚕桑业区域布局,使中国从丝绸产品的品种、质量及成本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一年来初见成效,它有效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蚕桑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中西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桑园面积占全国的7.3%,…  相似文献   

10.
纺织区域布局的目标模式是: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实施总量压缩、结构调整、加速改造的政策,这类地区要向产品高档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中西部地区应发展纺织原材料,并利用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在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纺织传统加工业,并通过地区内和跨地区的协作发展,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东部地区着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则以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经济目标.在此背景下,采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我国地区发展阶段差异所带来的研发投入、出口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以R&D投入为表征的技术创新显著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分区域估计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地区R&D投入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出口成为中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受气源限制,我国天然气客车的使用区域集中在燃气资源开发较早、储量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客车在东部地区的使用多集中在城市公交或者短途客运。随着加气站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东部地区的省市也开始尝试在长途客运班线上投放天然气客车。此前青岛交运集团在青岛—威海的省级长途客运班线上投放了一批LNG客车,为了解其运营情况,《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地理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相对滞后,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尽管西部大开发早已拉开了帷幕,但是对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力度仍有待加强。如今,我国东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经营成本受土地资源、生产原料、劳动力等成本条件的上涨推动而一路走高,行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从而使得中西部的纺织服装产业开发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东中西部相互配合,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也成为全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据此,本文将主…  相似文献   

15.
与DEA框架下“综合能源效率”相比,将资本、劳动等非能源投入要素固定,仅仅缩减能源投入的单纯的能源效率更科学、更符合经济发展实际.本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比较分析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未考虑非期望产出、考虑非期望产出以及同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和环境管制的单纯的能源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效率存在区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效率明显高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在环境管制情况下,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的改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的改善程度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因地制宜的制定能源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环境条件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相时较少的严重不均衡现象.通过选取不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政策因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等指标,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差异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聊的区住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可以通过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措施,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以促使FDI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国平 《广西电业》2000,(3):1-5,77
经国家多次规划和开发,我国形成了十二大水电基地,其中有十大水电基地在中西部地区.充分开发和利用中西部地区的水电资源,有利于全国的电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西部地区的电能大体通过北、中、南三条主要通道和东部电网联结,实现中西部电能与东部技术经济资源的区位互补,优化电能资源配置.西部地区水电开发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对增加财政税收和就业,对相关的产业发展,对库区的脱贫和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西部水电资源开发必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开发性移民,充分利用水库的航运、交通、水产养殖、旅游等自然条件,并注重水电站的防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资本流动:基于投资与储蓄关系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目前最新提出的似无关动态协整模型,通过估计与检验我国各地区间投资与储蓄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状况与长期还债能力约束。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能力总体上还比较弱,但是在西部开发以前,我国区域资本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资本的长期流入,使得东部地区投资收益下降,长期还债能力减弱,同时也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这一趋势直至西部开发以后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9.
地域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基于效率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电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两个问题:地区单位产出能耗比较分析;基于电力投入的地区产出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单位产出能耗较高,尤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则较低;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力投入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以西部地区效率最低.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以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和安全地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考察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东部地区高过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时间趋势上,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中西部地区较缓慢且有反复;R&D人力投入和R&D经费投入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