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动力机械设计研究所(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承担着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高新工程和新一代大推力高压补燃液氧煤油为代表的多种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在工作实践中,该所各型号研究室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型号研制的新思路,开创了研制工作的新路子。研究所高度  相似文献   

2.
航天型号研制工作是一项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本管理也具有特殊性,且贯穿于整个工程研制过程始终,它与技术性能、研制周期及技术风险一样,也是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国际合作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为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管理》2014,(12):50-50
<正>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航天器总装、专业测试、环境工程试验与可靠性研究的技术实体,拥有热、振动、噪声、综合环境、磁、检漏、污染测试等各类试验设备100余台/套,是世界上几个大型航天器AIT中心之一,提供产品研制、鉴定、验收各个阶段的试验设计、实施、评价、咨询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涵盖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汽车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型号研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投资额巨大。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复杂性、需求的特殊性使型号在研制周期、在轨寿命期内充满了风险,且它在策划、计划、执行和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存在着不确定的内、  相似文献   

5.
目前,航天型号研制和飞行试验任务异常繁重,通过在研制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型号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航天型号研制工作中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工艺不完善、技术未吃透、方法不科学、系统工程理念不到位等问题。笔者结合型号研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通过深入细致地剖析、反思和总结,在思想认识与作风、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技术认识与状态确认、设计质量与可靠性等方面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共性与规律,以利于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呈现出产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大,型号研制和批生产数量大幅增加,发射试验任务空前繁重,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战略牵引作用日益突出,竞争愈加激烈的新形势。在这样的形势下,航天企业以研制为主的科研生产流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高密度任务的需要,不断暴露出从管理到技术,从设计到生产,从工艺到质量保证,从人员到基础能力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航天企业急需按照战略转型要求,全  相似文献   

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2所)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担了逃逸发动机推进剂的研制任务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所有密封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作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复合固体推进剂专业研究所,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以40年来形成的雄厚的研究、开发、生产实力和“追求卓越、领先时代”探索精神,披荆斩棘,攻关克险,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最终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固体推进剂技术及飞船密封产品,为历次的“神箭”飞天、“神舟”遨游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产品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它不仅着眼于管理、设计、研制、生产的某一局部环节,更是对工业工程全面管理的整体优化。产品体系建设不仅应用模块化、批生产和大规模定制的相关技术,更是对上述制造技术融合后的丰富和扩展。通过推进航天产品体系建设,可以解决航天领域个性化定制与批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有效缩短型号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保证质量和稳定性,实现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繁重的航天发射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出了推动航天  相似文献   

9.
为节省航天装备软件研制成本,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研制质量和产品化程度,本文从产品化管理体系、产品体系、产品化技术与信息基础保障体系3个维度,建设了软件产品化制度体系树,提出了基于领域平台的产品化架构技术,搭建了重用产品管理系统和软件工业化生产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面向航天领域的软件产品化体系。通过软件产品化与型号软件研制的融合实践,证明了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航天装备软件研制质量和重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作为航天型号伺服产品的主要研制单位,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专业技术跨越了九大技术台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航天特色的伺服控制技术理论体系,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研制和批生产条件,先后研发了30余种伺服机构(系统),并在参加的数百次飞行试验中全部达到使用要求,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伺服产品质量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