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伴随当前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在生活饮用水方面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保证人们可以饮用到非常健康的饮用水,相关的单位需要积极进行准备,生活用水卫生情况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生活质量检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措施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及关注的程度也进一步上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为各种污染气体之后国家防治的重点内容。在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中,可以从估算方面加大措施可行性。石化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石化工业中挥发性气体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当下的石化行业VOCs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就估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相应的监管要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在某炼化企业油品储运装置的应用状况,通过对该装置不同区域、不同物料介质、不同密封点类型泄漏点进行全面统计,并分析泄漏原因及常用维修方法,同时比对近年来不同年份的检测结果,总结维修效果评估,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同类装置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起到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探讨食品包装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含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本文选择方便面外包装材料为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通过优化试验参数,对某种品牌方便面包装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货架时期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通过回收率和重复性测试来验证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分析的要求。同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并不超过国家标准;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速率有所下降,但迁移总量仍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有机化合物的总体称谓,挥发性有机物能够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也会对人体形成一定的伤害。文章主要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过程以及排放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挥发性有机物回收以及销毁等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先进的处理措施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的统称。随着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污染物的排放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环境,提升工作环境,回收挥发性有机物,洁净排放对尾气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尾气中VOCs治理是控制大气环境不受污染,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文章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尾气的排放及VOCs治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7.
政策     
《汽车观察》2008,(4):24-24
首个国内车内空气污染测定方法实施国内首部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标准出台。从3月1日起,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正式实施。《测定方法》中明确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等内容。媒体视角:《测定方法》所检测的对象,是建立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由于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室内VOCs的模型模拟和VOCs安全限量值的研究,分析了室内VOCs监测和净化技术,进而,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石化企业储运系统的逸散性气体带来的空气污染,逸散挥发性有机物是石油化工的特征污染物之一,通过对其高效治理,降低对大气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石油化工储运系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技术进行论述,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绿色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文章将就其几种治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其治理水平,提高对石油化工中挥发性物质的控制,促进石油化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GB/T 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目视比色法检测余氯时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四甲基联苯胺配制的介质浓度及配制方法,以及pH值、温度、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等因素对测定过程的影响,改进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活用水的污染程度,能让相关专业人员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对于水质予以客观精确的评价,设计出具体的方案来改善饮水质量,更好地保障人们饮用水源的安全性。文章旨在介绍检测饮用水质量的方法,并根据合格率和实际情况说明改善水资源的措施,以提升饮用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危害,目前已被列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主要整治任务。VOCs种类众多,不同行业特征VOCs排放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VOCs危害性影响差异巨大,因此需要对VOCs进行各组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掌握不同行业的特征污染情况,针对性开展减排工作,所以开发高效准确分析多种VOCs组分的检测技术是当下的重点研究方向。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的VOCs管控和监测技术进行了概括,并详细介绍了热脱附技术在VOCs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我国饮用水供水的现状来看,我国在水资源供应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采用相关的水质化验技术,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逐步受到更多的关注。耗氧量作为反映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根据标准GB/T 5750.7—2006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对水体中存在的悬浮物和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量进行测定。耗氧量含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表明饮用水中受污染程度的高低。通过饮用水中耗氧量的检测,对水质监控有重要意义。但高锰酸钾滴定法的氧化反应程度和进程较为复杂,对于准确测定水中耗氧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如加热时间、滴定温度等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进行总结,以提高饮用水中耗氧量的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产品码头在装船作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容易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如果不及时有效回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文章主要从油气排放控制的政策法规及环保指标要求、各类码头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处理要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充分了解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成品油及化工品码头油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码头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减少码头油气浪费,进一步优化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真正做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类健康及环境质量均有不利影响,VOCs控制已经成为当前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对VOCs监测方法研究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调研大量文献及监测标准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监测方法,通过固定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两方面对国内外监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中国监测方法存在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未来监测方法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中pH值和浑浊度两个项目的检测质量,通过对比实验,考查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和仪器设备的稳定性.通过对pH值的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30个样品平行检测的相对偏差最高为3.8%;对不同浑浊度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单个浊度仪平行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6.1%,三个浊度仪平行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7.2%.结果表明,pH的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明显差异,所有检测pH和浑浊度的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苗艳 《化工管理》2022,(33):14-16
目前,中国生活饮用水的生产及处理过程都会遵循十分严格的步骤。饮用水净化能力作为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也关系到生活健康与安全。二氧化氯应用到饮用水中有着十分明显的脱色和除臭能力,并且能够达到杀毒消菌的作用。采用离子色谱法能够有效检测出生活饮用水中的氯酸盐等成分。鉴于此,可以着重分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以及高氯酸盐等物质的方法,从而提出具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用于土壤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的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工程实例鲜有报道。文章介绍了电加热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在广西某有机污染场地中的工程应用,并结合场地特点、污染物种类、修复过程、修复效果、工程投资等进行分析。整个工程经过100 d的加热运行,场地目标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比较了卫生部发布的新《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与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的区别,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指标值等各方面做了比较,说明新《规范》是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