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市产业集群式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是融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要走产业集群式的发展道路来加强两业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并没有出现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制造业对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依赖度减少所引起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化现象严重、金融市场建设明显滞后所造成的。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必须立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健全市场制度、完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以及扭转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力”不足;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小而分散”,对装备制造业“推力”不够.存在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层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这四大板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愈加密切,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从我国近1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实际看,二者明显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对沪、苏、浙、皖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除了上海外,其他三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未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为此,提出应协同发展、提升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业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出发, 利用 2001~2017 年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数据, 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效率变化情况, 并运用VAR 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效率的潜在影响。 研究发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效率在生产性服务业冲击影响下呈现不同特征, 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冲击的反应比其他子行业更加明显;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效率受到冲击持续时间较短;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效率受到冲击持续时间较长, 冲击时间周期明显要长于其他子行业。 因此,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产业互动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从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价值链3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浙江宁波为例,结合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发展现状,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宁波市制造业升级的互动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营对混合型运行功能的企业分工与组合,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并形成,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互动与互融的趋势.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强化企业虚拟经营能够加速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在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运用虚拟经营以期加快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工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构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产出变量,决定于作为投入变量的制度、基础设施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跨国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其对发展中国家促进作用高于发达国家; 物流服务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保险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发达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促进较大; 金融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促进较大。  相似文献   

11.
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机理入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关联,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研发策略。在弱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将在某个概率选择上构成混合纳什均衡,从而使得二者的技术研发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效应;而在强技术关联下,制造业选择技术研发先动、生产性服务业选择技术研发跟从将构成二者研发博弈的纳什均衡。最后,对不同技术关联程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进行了实证,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产业,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本文认为,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此,要准确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特点,全面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借鉴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分工条件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互相促进。本文使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以国际经验的归纳和比较为基础,全面解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最后,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分析的需要重新调整组合了国民经济部门数据,把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三大类.利用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和延长表系统地计算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主要产业部门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上海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出结论: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比较弱,其产业地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增加.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综合运用AHP-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改进了灰色关联模型。然后以安徽省为例,计算出2002~2012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总体及各细分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协调度在0.4~0.5之间,属于失调类型,其余产业协调水平均属于勉强协调类型。最后基于测度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凤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24-127
文章简要地探讨了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利用乔纳森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其中房地产业和科学技术综合服务业对广东省GDP增长的贡献最大。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财税[2016]37号文件的下发,自2016年5月1日起开始推行全行业、全国范围的"营改增"政策,在破解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上迈出关键一步,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税制环境。在国内外大经济环境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基本上全部流通链条均纳入抵扣环节,在保证各行业整体税负不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以往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发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很大助推作用。因此,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描述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而山东省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