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邮政产业属性界定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邮政产业的信函传递网、实物配送网、邮政汇兑网不存在显著的纵向关联;长途信函传递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与较弱的范围经济性,而实物配送网与邮政汇兑网则不具有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邮政产业不具有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邮政产业的重组改革不宜简单采用电信重组的以拆分为主要形式的反托拉斯政策,而应对邮政实行三网分离的分类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垄断性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国内外有关经验证明,垄断性产业的这种改革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所制定并实施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简要分析垄断性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其面临的问题,着重讨论市场结构重组后垄断性产业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公用事业中,自来水产业属于垄断性较强的产业之一.但是,根据自来水产业的业务特点,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竞争性业务和自然垄断性业务.鉴于此,为提高自来水产业的运营效率,应对其进行市场结构重组,并实施分类管制政策.本文在探讨自来水产业市场结构重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发达国家的自来水产业改革趋势,进而分析中国自来水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及其政策.  相似文献   

4.
自然垄断产业垄断的"自然性"探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般认为,在自然垄断产业中的竞争性业务领域中,应当放松管制,引入竞争,而网络部分的生产经营则依然是自然垄断的领域,政府在这一领域仍然要实行进入管制,限制竞争,以获取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带来的利益。本文认为,在自然垄断领域中是否应当保持进入管制政策,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理论假设进行推论,而是要对有关产业管制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了应当在自然垄断领域内引入竞争的理论假说,并用电信产业的统计数据对这个假说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论自然垄断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就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的几个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关于自然垄断特性的认识,指出了传统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对自然垄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在对自然垄断状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度和可维持性的状况来决定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在自然垄断与经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了人们所忽视的自然垄断对于经济效率的正面影响;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认识,提出作为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应是一个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同步进行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2年"反垄断与规制政策:新问题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包括反垄断立法与执法进展、语音网间互联结算政策、行业垄断与收入差距、合作研发的经济效应与反垄断政策、垄断行业服务质量规制、买方市场结构、多归属情形下产业间平台合作、电信重组中的单边效应、责任医疗组织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中的临界损失分析等反垄断与规制政策研究领域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电工业》2004,(8):42-43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而制定和采用的调整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的产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权衡垄断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和规模经济带来对消费者利益的增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应该由政府直接投资、垄断经营。对我国电力、电信、公共交通及自来水等自然垄断产业,政府事实上长期实行着严格的管制,同时也为之付出巨大的政府管制成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自然垄断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必须对政府现行管制体制进行改革。  一、政府管制与管制成本  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控制,一是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二是出于对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三是出于政治上稳定的考虑。  政府的管制…  相似文献   

9.
判断垄断与否不能简单地根据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指标,市场效果最终要看企业行为对消费者利益的影响。石油行业是政府监管下的竞争性行业,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跨国企业和小型专业企业并存的行业。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市场组织特点是,资源和市场的区域性分割与局部过度竞争并存,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和体制因素的影响。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要靠改进管理体制而不是扩大规模。石油石化企业进一步重组应明确几个问题:(1)做大不等于做强,重组应以效率为目标;(2)要首先将企业改革为真正的企业;(3)市场制度建设要先行;(4)下一轮重组应是企业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政行为。健全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和有序引入竞争应是今后石油天然气工业改革和重组的重点。政府要建立国家能源管理体制,实行石油战略管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法;针对石油行业制定有关促进竞争和反垄断的政策;在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政府规制;进行石油市场供求信息服务;根据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经济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改革实施厂网分开后,原有发电资产经过重组已逐步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发电侧市场竞争格局,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大重组和大整合已是必然趋势。国家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进一步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进行管制改革和市场结构重组,把原有的高度一体化垄断性市场结构改造成以竞争为主的市场结构,变政府行政性配置产业资源为主为以市场价格信号配置产业资源,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1.
管制机构对垄断性产业的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分析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独立性的管制机构的优越性,讨论美国和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管制机构的特点,最后探讨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垄断性产业除存在自然垄断外,还同时存在行政垄断,这是中国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行政垄断又可分为合理行政垄断和不合理行政垄断,这是行政垄断的两重性。为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需要根据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和行政垄断的两重性特征.制定有效的分类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制约,而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是设计一个适合国情的规制定价机制必须考虑的前提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特征如何影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定价机制激励强度的权衡。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我国目前制度特征的电信产业规制定价总体模型——基于收益率规制并加入动态激励因素的规制定价模型.最后对未来的规制定价机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过程中,独占传输网络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厂商可能对下游市场新进入者实施接入价格挤压。接入价格挤压从属于价格歧视。尽管一定条件下的接入价格挤压具有正向的竞争效应,但垄断厂商将具有同等效率或更高效率的独立厂商驱逐出市场则应该受到规制。接入价格规制包括政府直接规制定价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定价。直接规制定价中整体价格上限较为可取,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需要采用基于福利后果分析的合理推定原则,但从短期来看采用直接规制更有效率。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接入定价规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推行大部门体制,这需要探讨与此相关的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改革问题。本文以中国能源产业大部制改革为背景,并以电力产业为例,讨论政府行政部与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区别与联系;在能源产业大部制过渡时期,现行电力管制机构的定位问题;在能源产业最终实现大部制后,电力管制机构将采取的理论模式及其特征;最后,本文对电力管制机构的动态发展趋势作了预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价格规制合同设计中信息租金与配置效率的协调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特性使政府规制成为必要,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规制企业所具备的信息优势使政府在设计规制合同时必须面对和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本文在考虑了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含有信息租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函数,分析了企业信息租金的存在形式及其与配置效率的冲突关系,并提出了政府如何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减少企业信息租金之间进行选择的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于自然垄断产业采用何种所有权结构的规制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都存在着多样化的选择。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民营外生规制、国有内生规制和混合所有权规制三种不同组合模式,并认为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较好地兼容了其他模式的优点,可以成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与治理进程中的一个可取路径。欧盟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经验,从实践上证明了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的可行性,尽管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本文认为对于转型改革时期的中国,针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混合所有权规制模式的改革路径,通过股权开放的形式放松民营资本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行业管制,并有效、平稳地建立起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0年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产权私有已成为世界各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改革也已展开。本文对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有关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产权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相适应、市场开放后的管制变革以及独立监管和依法监管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examines price behavior in tight oligopoly. The investigation proceeds from the premise that tacit cooperation is the rational response of firms comprising tight oligopoly. The study’s thesis is that cooperative conduct in tight oligopoly will reflect one of two general pricing patterns: (1) shared monopoly pricing, or (2) mark-up pricing. A unique empirical test of this dual price hypotheses is developed. The test focuses on the nature of price responses to cost and demand changes as reflected in a price equation that is estimated for each of fifty four-digit SIC industries. The study’s results indicate infrequent, but still notable, instances of shared monopoly pricing. More common is evidence of mark-up pricing, a general category within which demand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 in roughly half of the industries examine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