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了新的格局。工业重心的转移,使老工业基地经济呈现低速增长,东南沿海区域工业的振兴和高速发展,带来了这一区域的经济高速增长,形成新的工业重心。同时,工业重心的转移也使得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怎样看待这种趋势,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工业发展与经济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巨大变化,而工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寒潮来袭,许多高科技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紧迫性.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态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利用这一规律实现良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从产业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一方面可以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个整体上量化的掌握,便于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策略,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获得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研究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增长中的规律性现象.着重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关于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想;概括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本文对于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规律,对于加深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近儿年我国工业超高速增长问题,本刊已陆续刊登了许多有关的文章,这一 今}期再选咐《我国工业超高速增长分析及对策》一文。作者在分析工业超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后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工业领域深入进行治理整顿的问题。作者认为,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国民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种种可能导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潜在因素。对此,我们应有所认识和注意.  相似文献   

5.
陈凯 《山东纺织经济》2013,(12):11-13,7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贸易都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突出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重视出口贸易、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对本国科技水平提高、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我国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总体倾向。受这一政策倾向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加剧,贸易摩擦频发,技术含量低、贸易附加值少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技术溢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部分,分别从国家整体、分区域的角度,考察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从而为相关政策的推出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大城市经济发展将长期处于工业推动经济增长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心城区工业逐渐向郊区迁移,郊区工业的发展态势成为影响大城市发展进程和演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大城市郊区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使传统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把握顺应发展大势,走转型优化升级之路.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12月12日,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主办,主题为“新时代·新思维·新挑战”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第三次理事会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沭阳召开.  相似文献   

9.
老工业基地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分析其共性,发现是资源市场配置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在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国际贸易、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系统地分析了在环境污染进入效用函数的情形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贸易对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的影响,污染外部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约束等.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现实涵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各大产业联系紧密,物流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各大工业提供资源,推动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危化品运输的事故频繁发生,这一严峻形势我们不得不面对,关于危化品的运输管理也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疏于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从而造成恶性环境污染事故,严重的污染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单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业从数量扩张向素质提高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成就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能力的大规模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共和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短缺经济”性质。而且,我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保证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盈余。当工业生产的数量扩张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时,我国工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工业发展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都与素质低下有关。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宏观经济控制的各个主要目标都得以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素质低下所引…  相似文献   

12.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工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价格上扬、加工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础产业、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等高速增长阶段经常存在的现象,这次也不例外地呈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但是,这一次的高速增长与历次不同,在出现上述问题的背后,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的动因和方式正全面经历着一次蓄势已久的变化,出现了若干意义深远的新特征,预示着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公共投资的地域分配政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06-110
当前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地域之间差异巨大,协调整体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探讨其分析框架、政策措施及其措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共投资政策与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三区域连接的中国递推动态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CE)模型,定量分析公共投资的地域分配政策的不同选择对整体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产生的影响,并考察由此产生的产业间和地区间的相互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2019年1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些战略性考虑。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面临的转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当前存在的矛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路。作者认为,1986年初工业增长速度减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矛盾激化。这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在经历了初步工业化阶段、主层次均衡化阶段之后,正面临着转折,必须进入结构改造新阶段。下决心实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和进一步均衡化改造,才是推动工业持续增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使得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五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智能绿色增长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驱动我国煤炭产业智能绿色增长。而随着数字技术在煤炭产业应用的深化,煤炭产业自身的限制、行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技术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数字技术的驱动作用。基于此,数字技术驱动煤炭产业智能绿色增长的路径应从放大煤炭产业自身优势、推动行业平衡发展、加大创新技术研究力度三方面展开。同时,提出应继续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政策、加大行业外部投资政策支持、完善国家数字化转型决策咨询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和检验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工业产出在经济总规模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趋于增加,工业产出在水平值上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工业产出增长的波动性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重要成分,并对经济周期波动起到连带作用;由于经济周期波动也对工业产出波动具有反馈影响,因此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仍然是重要的政策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本驱动或资源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劳动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等不同的形式,大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资本驱动型。但这个结论是在排除了资源环境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本文在纳入资源环境因素后,对影响工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源环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的贡献,我国的工业增长仍属于资源驱动型。我国工业增长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还没有完全摆脱资源驱动型的特征。这一特征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对宏观经济政策包及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和学术界的争论比较全面的论述了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速度问题。作者指出,评价工业发展速度必须同经济效益、经济结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综合起来看,我国1981—1984年的工业发展速度总的说是比较正常的,而1984年底则不完全正常。作者分析了制约工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和速度过高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并分析了工业高速度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作者着重分析了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指出,近几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当然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分不开的,但速度过高也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仍在发生作用,因此,不能说1985年上半年工业的超高速增长主要是新经济体制的作用,更不能说这是新体制的特征。作者还探讨了如何使工业以适当的高速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