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市场结构范式的标准与构建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市场结构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构筑要件与基础。在熊彼特淋淳尽致地批驳了完全竞争模式的子虚乌有和容易感染经济萧条的霉菌的特点以后,各种市场结构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经济研究进入了无所适从的艰难时期,经济实践也陷入了盲人瞎马的混乱局面和夜半临池的危险境地。所以,建设市场结构范式是经济学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反垄断把垄断改造成为市场结构范式。  相似文献   

2.
多种条件约束决定了真实经济世界的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偏离古典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均衡模型关于效率问题的推演逻辑。短期边际成本定价趋势与固定成本长期补偿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完全竞争均衡结构内生着不稳定性。“产品竞争度周期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传统的市场结构进化理论。寡头结构有寡头垄断均衡和寡头竞争均衡之别,后者作为市场结构自然演化的结果,能够增进组织绩效和提高行业效率,并实现市场稳定。因此,市场行为基础上自然演进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有益的。市场从竞争到垄断都不惠顾社会公平问题。市场结构、组织效率与经济稳定之关系研究无论对产业组织理论创新还是对产业政策制定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审视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和完全可竞争市场理想化模型可知,在市场完全条件下,没有沉淀成本和交易成本,至少可以实现帕累托次优。一旦引入规模经济(自然垄断)、沉淀成本和交易成本概念,并且这些经济变量相互作用,市场很容易失灵,不仅为私人缔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还为政府管制提供了正当理由。尤其当政府管制本身遭受交易成本困扰时,就会出现"管制刃锋"问题,所以需要理性地权衡市场竞争、政府对私营企业管制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格局,正确处理竞争与垄断市场结构、私有与国有治理结构,以及确立政府管制结构的基本原则,对于深化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论和熵原理构建市场结构熵模型,测度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4种市场结构熵,并比较了这四种市场结构熵。认为竞争条件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熵最小,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熵大于或小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熵,是市场调节失灵的市场结构。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动态竞争角度来看,提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运行效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结构范式既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学术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实用经济问题。它不仅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设计。而且与工业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竞争性。寡头垄断被认定为市场结构的高效率范式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的具体运用,它必须满足规模效益、竞争性、公司治理、社会有效购买力、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获利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可以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措施、(对经营权的)充分竞争措施和配额投资措施把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改造为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范式。因此。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产业市场结构调整的理想归属和最后归属。  相似文献   

6.
产品差别化对市场结构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经典的豪特林模型只得出了产品差别最小化和最大化原则,由此模型得到的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但垄断竞争市场却无法得到。文章在豪特林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出统一框架,不但分析产品最大和最小差别情况,而且提出中间程度差别化的分析模型。得出所时应的三种市场结构。尤其是中间程度的差别化对应的垄断竞争市场。对这三种市场结构进行社会福利分析,得出在消费者不同质时,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竞争、垄断与合作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三维行为特征,其中,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普遍,并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基本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由此导致产业组织的垄断、竞争范式转变为竞争、合作范式。产业组织合作范式的确立,对于现阶段中国产业组织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和垄断既要遵循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又要符合电力工业自身的特殊规律;电力监管既要遵循监管经济学的共同原则,又要考虑电力产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垄断与监管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市场:起源、演进及挑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史料的考察,认为M型结构是内部市场的摇篮;指出随着M型结构的推广,内部市场定价方法不断细化,竞争机制逐步引入企业内部并打破内部垄断,以及价格机制参与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范围从基本活动延伸到辅助活动;阐述了内部市场对科斯关于企业本质的命题、企业管理范式、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逻辑完整性等提出的挑战;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开展内部市场理论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垄断结构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支配力上。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垄断结构及由此带来的垄断结构利润。在全球化与信息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的垄断结构是有效率的,并不会妨碍竞争,这可以用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创新与垄断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争议最多的课题之一,但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一直莫衷一是。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创新和产量竞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创新与垄断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从长远看,创新与垄断正相关,熊彼特假说成立。垄断势力可以是创新和产量竞争的市场内生结果,创新竞争导致垄断内生。而且,这种市场内生的垄断与社会总福利、消费者剩余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是产业发展的社会合意结果。据此,本文提出:企业因合法经营和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垄断势力是合法的,垄断是否市场内生可以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裁判合法垄断和非法垄断的根本性司法准则。  相似文献   

12.
软件供给反垄断规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探讨了在软件产品经营中存在的市场控制、标准锁定和捆绑销售等方面的垄断。首先,从广义价格机制理论分析限制软件市场控制型垄断的一般政策选择,即政府对软件市场的规制,应把重点放在创造竞争的环境上,让市场竞争去解决政府规制中难以解决的规制信息不对称、信息有意隐瞒与定价规制激励的难题。其次,分析标准性垄断和捆绑性垄断的经济学性质,指出政府对标准垄断规制应防止企业利用合理的标准垄断去施行有意的市场控制,对捆绑垄断应采取严格惩处企业单纯利用捆绑垄断来获得市场力量等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系统市场中企业策略性排他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系统竞争和组件竞争结合起来,分析系统市场中的企业策略性行为及其对市场竞争和创新的影响。在系统市场上.开放的系统竞争结构是较优的,但是企业并不一定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目标相一致的组织形式.而是更多地基于策略性需要来进行选择。在系统市场中.创新主导企业有激励通过策略性地选择许可比例来操纵市场竞争。在邻近市场结构中.在位创新垄断企业有激励通过排他性行为将关键技术市场的垄断势力延伸到邻近竞争市场.这些市场封锁行为通常会严重地伤害市场竞争,并阻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与完全竞争模型的描述根本不同,现实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利润差距在企业内质性假设条件下,无论是新古典经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还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产业分析方法,都把企业的利润归结为外在的市场结构因素,而动态地看,现实企业是异质的,它表现为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作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关键性要素,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难以模仿和替代。它构成了企业长期利润或竞争优势真正基础。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优势是内生性的。  相似文献   

15.
行政垄断是政府机构利用行政权力对竞争进行限制和排斥,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社会福利损失、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等问题。但现实中行政垄断是客观并普遍存在的.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行政垄断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发挥了市场调节无法实现的作用。本文借鉴新比较经济学的社会制度选择分析框架,建立了行政垄断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以此来重新思考行政垄断制度选择问题.最后应用该一般分析框架分析我国电信产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过程。为我国行政垄断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个一般分析框架和相应的理论指导乃本文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摘要:基于贝尔理论和有效竞争理论,分析了在传统电力行业发输配售一体化的垄断经营主体基础上,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构造适应竞争需要的电力市场主体的理论基础。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适用贝尔理论,核心问题是要确立传统自然垄断经营主体实行竞争性环节和垄断性相分离的原则,并构造电力行业市场主体;适用有效竞争理论,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规模问题。就有效竞争标准在电力行业市场主体构造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未来电力市场主体应当是“发电侧和售电侧”主体多元化,输配电环节实行政府监管下的单一主体垄断经营。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垄断和竞争哪一种市场结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实践中我国一方面提出要通过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企业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文章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