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20年,汽车工业是打品牌的20年。什么叫品牌?就是品牌知名度,即产品的品质和品牌要同步。"设计狂人"将如何支招?如果说李书福是中国轿车制造的狂人,那么雷雨成则是中国汽车设计的狂人。在中国汽车设计界,雷雨成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99年,他创立了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和李书福有很多类似之处,在认识上"惺惺  相似文献   

2.
《汽车观察》2016,(4):13
在3月20日举办的"思辩互联网汽车——第三届国际汽车安全高峰论坛"上,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企业造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泼了一盆凉水。他表示:"今后主导汽车工业的一定是汽车公司,而不会是互联网公司。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实干与梦想同样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大军,互联网颠覆传统车企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一场新的造车运动正在中国如发烧般蔓延。  相似文献   

3.
自我革命     
你可以认为当年"四个轮子加沙发"理论很幼稚,也可以质疑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跨入豪门的"别有用心",但请不要低估他让吉利脱胎换骨的决心。三年前,吉利的董事长李书福做了一个果断的的抉择,要将能赚钱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全部垂直停产。吉利发展的10年,李书福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销量增长了20倍,也得到了不想得到的东西,被扣上了低质低价的帽子。痛苦中,他自己想明白了一点:"老三样"的利润率逐年下滑,最终会走到死胡同,是到了彻底改变老路的时候。这对还在"上小学"的吉利来说无疑是留了一  相似文献   

4.
李书福是一个颇具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他的魅力就在于他一直以来的无畏与诚实,而这种无畏与诚实是中国农民所特有的,李书福是中国农民的优秀代表之一。人们喜欢的就是那个不受陈规约束义无反顾地冲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造就了一个神话的李书福,人们喜欢的就是面对媒体说老实话的李书福,他不应改变自己最优秀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张思远 《董事会》2006,(1):42-43
那还是2005年9月之前,当许多人听说李书福要把吉利汽车摆到有“汽车奥运会”之称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时,脑海中很容易就跳出了“行吗”之类的词句。但是李书福却很自信.他没有站出来解释。最后他却用事实让那些替他紧张的人,把“行吗”的那个“吗”字给去掉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敏感的IT人,陈颖剑期望为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铺垫。"互联网已经颠覆许多传统行业,汽车制造业也正在面临来自互联网越来越大的挑战。"上海通用汽车信息系统部执行总监陈颖剑表示,"不过,谁也不希望被颠覆,未来我们希望利用更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提供给客户更多服务。"2007年,陈颖剑开始担任上海通用汽车信息系统部执行总监,主持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敏感的他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震撼的颠覆力量。他期望,在汽车制造业未被互联网颠覆之前,预先为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铺垫。目前上海通用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整车销售,事实上,在成熟的汽车市场,大多数整车厂依靠  相似文献   

7.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1):28-29
<正>当年初出茅庐、初创吉利汽车的李书福曾屡有炮轰汽车产业政策的惊人言论,而今天,他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一段段的标准体"感谢"排比句,让汽车圈的人们不禁感叹,时事迁移,李书福改变了很多。在今年的第四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以一段中规中矩的发言做了他演讲的结尾:"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我感谢国务院,感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工商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各有关部委,在沃尔沃国产化项目当中给予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对各部委、各界朋友对沃尔沃汽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不得不说,李书福是个非常有语言天赋的人,这段排比句用得也非常精确。  相似文献   

8.
货车司机吴师傅的生活中出现了一拨能人,神通广大,只要有他们在,哪怕是开着改装过的大货车违章超载上路,都能一路绿灯。要是离开了他们,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来了。究竟是怎么个情况?说起自己最近开车到黄岛拉货的经历,吴师傅觉得很蹊跷,他说,自己开的是违法改装的大货车,本来开上路,就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被查到,就算被查,也认了,谁让  相似文献   

9.
李书福一入座,立即被围满了人,还没过几分钟,他的面前便堆起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杂志,名片也换了好几十张,他的手中始终拿着一叠名片,只要有名片递过来,他就热情地递上他的名片,而对方是  相似文献   

10.
远距离看,镜头的的李书福有时候更像演员,他也总有方法吸引镜头聚焦在自己身上:李书福用婚姻比喻走出去的决心,说“没有结过婚的人,很难真正明白婚姻的甜蜜与痛苦。走出去道理也一样。”  相似文献   

11.
王霉 《汽车与社会》2013,(33):38-39
今天的李书福是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同时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但李书福一路走来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张久 《董事会》2005,(10):8-16
当我站在法兰克福车展吉利展台上,举起照相机拍下这幅照片(见上图)时,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句歌词:“堂堂中国要让八方来贺。”你看眼前这幅照片不正是这句歌词的一次写真吗?在法兰克福车展吉利展台,即将亮相的吉利跑车(中国龙)身上披着五星红旗,车前站的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及他的部分伙伴,而围绕在国旗、跑车、李书福身边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则是来自全球四面八方有着不同肤色的观众,他们在为中国、中国汽车、中国的李书福捧场、喝彩。  相似文献   

13.
菲尘 《董事会》2006,(4):68-68
如果有人给你递过来一杯油漆,要你喝下去,你敢吗?当然不敢,谁都知道油漆是化工产品,有剧毒的。可是,有个叫张刚的天津人偏偏敢这么做——倒不是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因为他喝的是他自己发明的一种新型油漆产品——橘皮油漆。  相似文献   

14.
“是因为年轻还是因为冲动,为何我们的天空总是充满污秽?谁来给我们一片纯洁的天空。”这是一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的一段话。事实上,在互联网从业者的内心深处,经常有这样的拷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李书福依然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在10月12日公布的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单中,今年42岁的李书福以24亿元财富排在第56位。在中国富豪这个群体中,李书福远没有黄光裕、陈天桥和丁磊等青年“财俊”们耀眼,但在中国汽车界他却星光灿烂,是当之无愧的神人!如果说李书福是中国汽车界的神人,绝不是因为他最有钱,而是由于他在业内每次出人意料的行动,因此李书福又被业内誉为“狂人”。他最近一次“发狂”是在9  相似文献   

16.
十年     
《汽车观察》2011,(12):2-2
并非巧合。2001年10月9日,中国加入WT0的前一天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众多员工、高管彻夜狂欢,他们终于等来了生产权开放的这一天,结束了吉利没有"准生证"的历史。"不加入WT0,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吉利。"李书福甚至不止一次这样表达。2001年3月,在获得市场销售的资格之后,奇瑞第一辆轿车正式在全国上市。仅仅过了三个月,奇瑞的第一万辆轿车正式下线。这一年的10月27日,来自叙利亚的Hmisho兄弟买走了奇瑞的10辆车,他们完成了奇瑞的第一笔海外生意,也正式拉开了奇瑞出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规矩     
吕铿 《现代班组》2008,(3):49-49
不知从何时起,班里有了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管谁评了先进、得了资金,都要把钱拿出来给大家意思意思。新来的青工吴思似乎还不懂这个"规矩",他工作认真,在设备巡检中多次发现重大缺陷,连续受到车间奖励。尽管大家再三提示,可他还是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8.
张久 《董事会》2005,(10):17-21
那是在2005年9月13日法兰克福当地时间的上午9时,我在第61届法兰克福车展4号馆吉利展台,见到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我也曾几次见到或采访过他,李书福给我的印象主要有二:一是说话看似平实却又时常会说出几句语惊四座的话。而那些语惊四座的话,又常常会成为日后记者们大做文章的或“正”或“反”素材。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业部的大门紧锁,李书福进不去。他只好隔着门,跟里面的一个正在扫地的人说:“我想申请生产摩托车。”扫地的人把李书福奚落一阵子,让他回去。李书福没办法,胳膊里夹着一个小包,就只好悻悻地回去了。这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真实的一幕。在此后寻求造车的过程中,李书福一直是很多人嘲笑和蔑视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本人是DSI公司最大股东,适逢全球金融风暴DSI未能幸免,面临被他人收购和破产的困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深知DSI自动变速器技术属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技术行业,我有能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将我国极其缺乏的汽车工业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收购给中国企业。本人预言,谁掌握此技术谁就终将站在民族汽车制造工业前沿,领跑我国汽车工业,和世界垄断公司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