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玉贵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101-104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中企业产权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和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导致国有产权交易定价存在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对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防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中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年薪制的内容所谓年薪制是以年度为结算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 ,并视其经营成果浮动发放风险收入的工资分配制度。其实质是 :企业所有者———委托人与企业经营者———代理人 ,通过委托———代理契约的确定 ,使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职工的收入分配相分离 ,而与其劳动成果———企业经营效绩相挂钩。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是经营企业 ,企业经营的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者劳动成果的唯一标准。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正常运转 ;二是企业的年度利润 ;三是企业的远期收益 ,如企业知名度、商标价值等无形资产的升…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 ,从而需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企业治理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企业治理之所以成为必要 ,关键在于现代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即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自身利益的影响 ,一般具有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 ,存在不同的效用函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 ,并存在代理人“逆向选择”和“…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企业只需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计划指标 ,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相对稳定 ,因此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往往侧重于对被管理者的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市场的竞争 ,企业经营者素质高低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数 ,企业经营者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盛衰。因此 ,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管理 ,已经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笔者从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就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管理谈点认识。一、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马宁 《冶金财会》2004,23(7):41-41
一、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由于两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所有委托厂长(经理)代理管理全民财产。财产所有(投资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要监督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出资。而监督的主要依据是经营管理提供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正确和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为了准确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充分协调国家所有者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利益,笔者在阐述了EVA业绩评价指标的明显优点—考虑了所有的资本成本和指出我国现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显著缺陷—所有指标均未考虑权益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建议将EVA引入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将EVA引入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企业代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特点及成因1 .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特点由于制度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 ,在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 ,即国有企业代理人 (经营者 )利用所掌握的企业经营控制权 ,片面谋求代理人利益最大化 ,损害委托人利益 ,从而影响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随着改革的深入 ,内部人控制问题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1 )花光用光的短期行为。只顾眼前的名利和地位 ,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拖欠债务过度投资。 (2 )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蓄意提高进货价格或高息融资 ,以捞取回扣。利用职…  相似文献   

8.
一、国有股份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层次矛盾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核心,是要求以现代法人制度实现国家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以从根本上实现企业高效率经营的动力激励机制。然而,在国有制基础上构建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在本质上异于西方以个人股东为基础的股份制企业法人制度:从产生机理看,西方股份公司是在分散的个人产权基础上逐渐集中化的自然演化过程,而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实质是在高度集中的国有产权基础上逐步分散化的非自然化过程;从二者的所有权属性看,西方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一般是纯经济性质,而我国股份化的国有产权仍带有超经济性质的因素。这二者使得在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后各自的委托代理关系呈现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是要解决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关系。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控制距离的长短以及管制的强弱。传统体制下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基本采取了严格管制的模式 ;在目前的改革实践中 ,则倾向于设置“隔离带”,延长控制距离的模式 ,但过长的代理链条又使委托—代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应该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相适应 ,区分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 ,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状态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责任不对等而使委托—代理制度出现新的问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如何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便成为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如此。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的流失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密切相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性与改革过程的不可逆性造成了企业经营者行为失控。1998年国家出台稽察特派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