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川西海相储层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先期几口勘探井的评价得出储层改造是该区获得工业气流的必要手段。针对储层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改造经验以及现场情况,采用了胶凝酸闭合酸压工艺技术。并优化、评价了酸液体系,同时对施工参数也进行了优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川西海相储层改造的酸压工艺技术。现场应用2井3层次,其中X N S-1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45.611m3/d),取得了勘探开发上的重大突破。为气藏下一步高效、经济开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姬塬油田辽阳油区的长6油层为含油富集区,但是开采难度大,主要表现为储层压不开现象,针对这些难题,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找到了储层压不开原因分析,确定了前置酸压裂的方案和新的压裂施工参数,使用特定配方的前置酸进行现场施工,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为该区域长6油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姬塬油田延长组油井压裂投产的特点,从地质特征分析入手,对可能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延长组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孔喉细微是主要的潜在伤害因素,注入水与地层水、储层岩石不配伍形成有机垢加剧了储层伤害,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滤失滞留、水不溶物、破胶残渣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不同的伤害机理分析探讨了解决对策,现场应用了酸化、前置酸压裂、酸蚀多缝体积压裂及高黏强溶蚀酸转向酸化4种工艺,整体改造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姬塬油田提高稳产水平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亮 《化工管理》2014,(15):169
边台潜山储层主要以片麻岩类岩石为主,曹台潜山中上部以混合花岗岩、浅粒岩和浅粒质混合岩为主,下部以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破碎粒间孔和构造裂缝为主;储层孔喉结构可分为三类,其中以Ⅱ类为主;储层物性较差,边台潜山储层孔隙度平均为3.1%,渗透率平均为0.77mD;曹台潜山孔隙度平均为3.2%,渗透率平均为0.60mD。  相似文献   

5.
致密油藏储层低孔,低渗、超低渗的特点使得只有采用大规模的体积压裂改造和对应的助排措施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而在压裂改造后采用常规的助排剂提高采收率仍然存在致密砂岩油藏纳米级孔喉流动困难,并且生产产量递减快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纳米压驱复合液压裂驱采一体化的技术思路,在压裂施工过程伴随压裂液注入纳米压驱复合液,增大储层改造体积同时一并改善致密储层流体的可流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连续油管定点喷射酸压是一种综合集水力喷砂射孔、水力压裂和水力隔离等多种工艺一体化的新型水力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相比,连续油管定点喷射酸压具有作业程序简单、施工周期短、作业过程安全可靠等特点。塔里木和田河气田3口水平井通过定点喷射酸压改造取得良好的效果,单井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庆深气田气藏储层埋藏深、储集空间复杂多样,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勘探难度也越来越大,通常需压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大量现场试验证明,在多种压裂工艺中封隔器分层+套管注入压裂工艺更加适用于庆深气田.该技术降低了施工摩阻和地面泵压,改造规模较大,压后增产效果显著.但压后采用套管排液求产流速低,容易导致井简易积液,建议更换较小直径的管柱排液求产.  相似文献   

8.
环江地区地表水矿化度高压裂液体难以配制,长8储层厚度大,物性差且泥质含量高。通过多项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测试,引入体积压裂技术,阐述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和注水井酸化等方面储层改造技术的适用性,并强调了施工操作的关键工序,指明了提高单井产量的方向。为了缩短建井周期、增强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行了联作工艺规避井下风险,提高新井时率,从而实现了深层位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南区块作为中石油和道达尔合作区块,钻完井方式一直领先于国内水平。其中储层改造方式采用88.9 mm油管通过TAP阀进行水力分层压裂。项目启动以来,改造效果良好。但近两年来,压裂TAP阀压不开地层的情况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施工绩效和经济效益。现场压裂施工团队分析原因,提出增加送球液量的解决办法。并成功应用到了现场施工,绩效大大提高,同时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效益,为苏南项目"降本增效"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可能提高Y油田薄隔层井压裂改造程度,通过岩石力学理论计算得到储层最小水平地应力剖面,分析了储层最小主应力与自然伽马值的关系,即最小水平应力分布与自然伽马值分布近似成正比关系。以此为依据,开展现场试验,明确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越大,薄隔层能够实现遮挡的界限值就越低。给出了储隔层自然伽马差值与薄隔层井压裂界限的关系,大大提高了薄隔层井压裂成功几率。利用研究方法可有效指导薄隔层井压裂施工,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获得更高的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11.
狮62井是柴达木盆地高温深部储层的一口探井,其压裂改造面临较高的挑战,井深超过5500 m,具有岩性复杂、天然裂缝发育、储层致密、温度高、施工压力高等难点,以往的压裂工艺技术适应性较差.通过开展压前井筒综合评估、高温压裂液体系优选、措施改造工艺优化等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应于柴达木盆地酸处理降破裂压力、大管径油管浅下降摩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致密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文章以大民屯凹陷安福屯地区沈352井沙四下亚段的细粒沉积岩和雷家地区雷93井沙四段的细粒沉积岩为例,采用铸体薄片观测法及扫描电镜法分析致密储层岩石裂缝及孔隙微观形态特征,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相结合分析全孔隙直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类型可分为晶间微孔、溶孔、有机孔、构造缝、成岩缝、溶蚀缝;孔隙直径多以中孔为主,见一定量的的大孔和微孔。研究致密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对该类储层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帅 《化工管理》2013,(16):129
在试油作业中,射孔、测试、压井三道工序不可避免的与储层接触,也不可避免的对储层造成伤害。如何减小伤害,就需要从这三方面的具体工作入手研究。文章在研究储层敏感性的大思路下,深入剖析试油各个工序工程要点对储层的伤害机理,进而确定合理的施工作业措施,有效地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植物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的问题。本文从降低压裂液伤害率入手,室内合成出压裂液稠化剂和交联剂,降低了压裂液稠化剂使用浓度,经复配形成超低浓度线性胶压裂液。室内评价显示,该体系大幅度降低压裂液残渣并减少其对储层伤害率,耐温抗剪切、表界面张力均满足低渗储层压裂改造中压裂液性能要求。经现场应用,该体系同比植物胶压裂液在靖安油田试油产量提高了17.9%,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冷35块冷95井储层的物理性质、岩石成分及储层中的流体性质和注水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分析研究,对冷95井3 013.5m储层潜在敏感性作出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冷35块冷95井3 013.5井段储层为弱速敏,水敏性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临界矿化度为5 000mg/L,盐酸酸敏指数约等于零,为弱酸敏或无酸敏,土酸酸敏指数偏大,酸敏性损害中等偏弱,应力敏感性损害程度为强损害。  相似文献   

16.
石长富 《化工管理》2023,(13):70-72
体积压裂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开采中应用广泛,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体积压裂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开采过程中实际应用,文章简析了致密油储层特点和改造难点,以及体积压裂技术的特点和施工影响因素之后,就体积压裂技术在致密油储层开采过程中涉及的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常规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改造后下完井管柱,如果采取压井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效率低、井控风险高,还不可避免的造成储层二次污染。采用不动管柱分段压裂工艺,同样存在一定缺陷,而带压拖动油管进行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每完成一个层段的改造后起出一定长度的油管,使喷枪对准下一个层段,不但可以具备连续油管拖动工艺简化作业程序、降低作业风险的优点,同时可以改进其在深井、高压、大排量施工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带压作业拖动油管配合水力喷射气井改造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榆树林油田缝网压裂方案设计水平,建立了缝网压裂储层改造体积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排量及总压裂液量对储层改造体积的影响。施工排量对缝网宽度影响较大,排量越大,缝内净压力越高,形成的缝网宽度越大,最佳施工排量为7 m~3/min;施工液量主要影响缝网长度,注入压裂液总量越多,形成的缝网越长,具体到单井,应根据井网及砂体展布,优化总施工液量。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缝网压裂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对能源需求量日渐提升,石油消耗量越来越多,这也使得酸化压裂工艺在砂岩储层中的应用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够提升石油开采效果。文章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酸化压裂工艺概述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从酸液配方体系、普通酸压技术、高导流裂缝酸压工艺、酸化压裂技术的运用实例四方面,论述了酸化压裂工艺在砂岩储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压裂液费用是水平井压裂施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储层改造呈现大砂量、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压裂液用量大量增加,压裂施工成本升高[1-2]。近年来,国际胍尔胶价格大幅上涨,压裂液成本随之大幅上涨。为了降低水平井压裂液成本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对压裂液配方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压裂液使用成本。结果表明,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