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在南海某企业打工的女员工闲谈,无意中扯起企业加班的话题。该员工说她现在是得了“加班恐惧症”,只要一提到加班,心里就害怕,再过一个月,她就想辞工,准备到厦门那边找工作去,因为听到那边企业很少要加班,大都是8小时工作制,而她现在服务的这家企业几乎每天加班  相似文献   

2.
约瑟夫·熊彼特说,“所谓经济发展,就是女王穿的丝袜,一般工厂女工也买得起。”于是,有人说,“所谓经济发展,就是人手一个LV包包”。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连LV也不希望有这样一天,因为它的价值就在于只为少数人造梦。  相似文献   

3.
因为工作关系,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工作时间无法响应“朝九晚五”。近日有事要办,提早出门,遇见了久未谋面的“铁汉”。为何对他印象如此深刻,因为他有非比常入的毅力。记得去年夏天一个台风的早晨,  相似文献   

4.
死亡档案     
她叫春梅,今年,假如她能够活到今天的话,也仅仅是十八岁的年龄。但这美丽的年龄己经不属于她了。虽然她的死被某些人归为偶然,但事实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这样一个答案:必然。骑车人如此说骑车人S今年22岁,春梅是S之弟的女朋友。1996年8月22日下午S心急如焚地要到医院,尽快去掉春梅肚子里那块“心病”。在去医院的路上,春梅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籁地从脸上滚落下来、S说:“别光哭了,小心着点车。”她说:“死了才好呢,省得活着受罪。”边说边把车子骑上了快车道。S连连说:“快回来,危险。她回过头来,冲着…  相似文献   

5.
正"你看吧,每次加班回家往楼上一看,她那屋准亮着灯,有好几次都十一点多了,她是不把工作完成绝不罢休。""不仅说话干脆,干事情也是非常痛快!""像个汉子一样!"当我向身边的人问起温英姐的时候,大伙都积极地描述起在他们眼里的温英是什么样子。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待事认真,处处争先,性格直爽但又不乏小女人的性情中人"。温英姐是我的顶头上司,这几年没少给我们"上课",但不夸不捧地说,她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08,(7):88-89
安琳是位衣着得体又不失时尚的OL,出入CBD,忙,是她的口头禅也是工作的真实体现。每天.她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着,加班是常事,甚至节假日也要搭进去。安琳说道,我很忙,可我知道就算再忙个三五年,仍是现在这样子.我看不到工作前景,没有希望的忙耗尽了我的时间精力。我选择向阳生涯.就是希望职业规划师能帮我一把,我真的不想这么熬下去了。在向阳生涯的万余例咨询案例中.有近62%的咨询者都表示过当前工作忙却没啥意义,或是之前因为瞎忙而辗转跳槽多次。最终才寻求专业职业规划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石油的畅想     
赞“抽油机”你有一双坚实的“臂膀”你有一条不弯的“脊梁”你有百般不厌的“鞠躬”你有昂首挺起的“胸膛”你有对事业的“孜孜不倦”你有对明天的追好畅想你害怕“关节”有“炎症”因为“疼痛”会“发烧”你害怕没人对你“呵护”因为工作久了会“机体损伤”你害怕定期“关照”你的人不到因为总有一天你也会“老”你没有对成绩的骄傲你没有对收获的索取你没有向贡献要假期你没有向日夜辛劳要加班你没有对亲人说等候你没有对生活说辛酸不要担心下岗石油人为你解忧伤不要担心成为一块废铁石油人为你多思量不要担心你会“老”石油人永远为你着…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裁员,对企业而言可谓一种常态,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是成为众多企业用以降低成本的常见手段。然而日前,国内名列前茅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却因为“裁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三一高管多次对外否认大规模裁员,并回应称所谓“裁员”纯属误会,但依然没能平息风波,甚至还引发了分析人士对三一资金链状况等问题的担忧。毋庸置疑,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裁员通常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大规模裁员,常常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这也是考验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时刻。很多知名企业为了尽量减少裁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采取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甚至不惜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2000年~200G年,朗讯裁员8万人,共花了80亿美元来处理善后,员工离开朗讯,除了获得一笔丰厚的补偿金外,如果在5个月内没有找到新工作,还可以享受朗讯提供的就业培训。而《财富》杂志报道过的安捷伦公司“如何在削减工资并裁员8000人的情况下仍然使员工热情不减?”的案例,则更加令人动容:一个已经接到解聘书的安捷伦员工在正式离职前的最后一晚仍然在加班,直到晚上9点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办公室。三个月后,她如此评说她的老板:“我对他们不得不这么做感到难过。”对她以前的同事,她说:“以尽可能好的方式结束工作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安捷伦是如何做到的?说来也不复杂,多年来,它始终坚持致力于赢取员工的信任,还有更重要的是: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当企业陷入不得不裁员的困境时,应该如何应对?这恐怕是摆在全世界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门必修课。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三一此番交出的答卷可谓差强人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中国企业管理上的不成熟。《中国机电工业》辗转联系到了两位从三一离职的员工,采访并记录下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能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  相似文献   

9.
一座大型建筑竣工后,要由专门的行家作出质量鉴定才能验收,一项新产品的问世,同样要由专家进行评审,才能确认是否可以批量投产。在一般人眼里,能够担此重任的,没点专门的学问是不行的。随便拉出一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二杆子,你就是“赶着鸭子”,他也不敢“上架”。然而,如若用于对人的评价,则好像无需什么专家不专家,也用不着学问不学问似的。那可真是“说谁好谁就好,不好也好;说谁不好谁就不好,好也不好”。上级评价下级,可以张口就来;百姓评议领导,也可任着性子放言。有的只言其表,不及其里,有的以偏概全,不及其余。因而往往发生错看、错用的情况。于我们的事业,无疑是不小的损失。 其实,评价人,也是一门挺深奥的学问。 法国大文豪莫里哀写过一则叫做《恨世者》的喜剧,其中有这么一段:“一个求爱者当他的爱情高涨到极端的时候,就是这样——连爱人身上的毛病也是可爱的。面色苍白的妇人,就说她是肤色白皙堪与茉莉花相比;黑得令人害怕的妇人,则称她为可爱的‘栗色美人’;瘦的说她是身段苗条举止灵活,胖的说她是凝重庄严。”这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 单是情人之间的事,却也无关大局,然而若是关 系到企业用人、社会选人,也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郭娟 《IT经理世界》2013,(19):34-36
中秋过后,美女李腾飞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不明原因的发烧一直在持续……”,整个假期,她和她的团队都在加班。李腾飞现在是北京纤丝鸟制衣公司的电商总监,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之前,纤丝鸟已经存在20余年,这2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一些同行经不住其他行业高利润的诱惑纷纷跨界甚至转行,纤丝鸟对此“不闻不问”,专心于以保暖内衣为主的制衣业。  相似文献   

11.
许诺     
那天,在朋友家里,我结识了一位女孩。当她从朋友的口中得知我有作品常见诸报刊后,便一见如故地和我攀谈起来。看得出,她也是位文学爱好者。临走时,她诚恳地对我说:“我有一篇散文稿,自己始终感到不满意,能不能帮我修改一下?”我爽快地应道:“一定尽力!”于是,我们约好星期五我在办公室等她。到了那天,我边整理手边的稿件,边等那位女孩。忽然,一个念头闪进我的脑海:“何必那么认真呢。我和她仅仅是一面之交,再说,人家也未必能拿着一篇稿子跑那么远的路让你这无名小辈修改?”想到这儿,我便骑上自行车下厂去了。第二天刚上…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房     
《工业会计》2004,(5):68-69
房,永远是个人的终生伴侣,从生到老,不离不即,买房的话题,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老百姓因为太看重置业这件大事,未免对于开发商,物业公司有点”千夫指“,但是其中也不乏事实的反映,特别是一些中肯的意见,希望言者有意,听者有心  相似文献   

13.
丁圣光 《中国石化》2005,(12):12-13
看中央电视台的“魅力名镇”颁奖晚会,一个获奖的边陲小市的女市长说过一句话,叫我肃然起敬。她说:“宁可GDP增长得稍慢一点,也要保护好这一方水土!”  相似文献   

14.
有效会议     
开会要有效,没有效率的会议纯粹是浪费时间,还可能带来很多经理们所始料不及的负面效应。曾经听一位朋友说,早上上班最怕听到的就是经理说开会,因为这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一天必须坐在乏味的会议室里说一些无聊的话,而最终也没有任何收获。办公室经理已经知道公司的这种习惯,她会早早预订下晚餐,因为会将很长。  相似文献   

15.
“干同样的活,为什么付增德班的能耐就那么大?”这曾是一件让领导和员工们都相当纳闷儿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厂里付增德班的人均工时最多、员工收入最高、质量水平最高,但是加班却最少。这事不让人纳闷儿也就怪了……  相似文献   

16.
现代班组     
《现代班组》2009,(1):16-16
【编辑留言】加班赶个急活儿,班长请大家吃顿饭是挺正常点事儿,可要是他们“吃惯嘴”了呢……  相似文献   

17.
专心致志刻苦学习孙丽娜1995年毕业于吉林水电学校,同年8月分配到鞍山供电公司从事用电营业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孙丽娜不但没有退缩,却认为这是很难得的实践机会,暗下决心要尽快适应岗位,掌握过硬的技能。她对待工作始终坚持一个信条: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尽力把它做得最好。为此,她在工作中勤奋上进、不耻下问,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她从来不用“可能”、“差不多”这样的词来回答问题、下结论,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她也不会含糊放过,总要追根究底、弄到水落石出为止。当师傅们感慨万千地说…  相似文献   

18.
难以想象,阳光灿烂的周艳泓谈起车来竟然是怕字当先。因为她自小就晕车,而且晕得厉害,有时坐公车都呕得一塌糊涂。当然这不是她怕车的最主要理由,她与车打交道的时间虽不长,却三次历险,庆幸的是每次都化险为夷。她调侃地说:“我当属大命之人,应有后福。” 第一次她声称是最恐怖的一次。用她自己的话说:小命差点儿丢掉。那是1998年3月,她从杭州去上海赶“三八”妇女节晚会,而3月9日要回北京参加她与世界情歌王子胡里奥的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在沪杭高速公路上,车子突然冲上护栏,将睡在后座的周艳泓掀到前面,如果没有玻璃,她肯…  相似文献   

19.
“扭亏”关键是扭转人的思想──记河北省丰南市第二板纸厂厂长卢凤来李建国“当一天党员,就要干一天党的事业,当一辈子党员,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60年代入党的卢凤来,步入90年代,这句话他依然挂在嘴边,不仅对自己这样说,也对别人这样说,不仅要求别人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业》2007,(11):33-33
身披“义卖报纸,关注失学儿童”的授带,在漳州城区中山公园门口,有个小姑娘宏亮的嗓门特别引人注目。由于她出色的表现,这一天,她卖出了三百多份报纸。这是城区营业厅年轻的姑娘小蔡。这一天本是休息日,她却被营业厅主任洪素云抓来卖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